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综合
1 .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近日,新昌人民翘( )首以盼的第五季中国诗词大会选拔赛已在山城如期举行。一座天姥山,半部全唐诗。天地山北连会墅岭,南接关岭,重峦叠zhàng( ),蔚然生秀。李白梦游,社甫归帆,数百诗人,纷至沓来,佳篇名作,如浩hàn( )星辰,甚是壮观。天姥山由此成为中国诗歌文化长河中一座绕不开的高峰。
(1)给文中加点字“翘”注音。(______)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重峦叠zhàng(______) 浩hàn(______)星辰
二、现代文阅读
说明文阅读 “晒”在古代也流行
①如果要用一个字概括当下人的生活状态,非一个“晒”字莫属。晒吃,晒喝,晒玩;晒喜,晒忧,晒老,晒小……真是无所不“晒”。现代人喜欢“晒”,其实,古人也有各种“晒”。
②“晒”有多种含义,古人最初的“晒”可以说是“晒”的本义,即“在阳光下曝干或取暖”。古人晒得最多的是书。每年的农历七月七日是七夕节,这一天人们会晒书晒物。东汉崔寔《四民月令》中有这样的记载:“七月七日,曝经书及衣裳,不蠹。”古人在七月七日拿出衣物书籍来曝晒,主要是为了杀虫消毒。但谁能说在晒的过程中没有借此炫耀呢?
③到了唐代,晒书风俗更盛。朝廷干脆把七月七日定为“晒书节”,规定三省六部以下,各赐金若干,以备宴席之用,称为“晒书会”。文人晒书,正好借此机会梳理一下藏书,温故知新,更多的是让书受阳光的照射,免遭蠹虫之灾。
④古书记载的古人晒裘、晒衣,取的也是“晒”的本义。《太平御览》卷三十一引《韦氏月录》曰:“七月七日晒曝革裘,无虫。”革裘即皮衣,这不是平民百姓都能晒的,当然是那些豪门贵族的专属。《晋书·阮咸传》记载着一件事:一年七夕,阮氏家族的富豪们都拿出华贵衣服来晒,顿时满庭院流光溢彩、炫目无比。见此情景,清贫的阮咸不慌不忙地用竹篙挑起一件粗布短裤,有人问他在干什么,他说:“未能免俗,聊复尔耳!”阮咸的举动颇有点像今天有
第 1 页 共 9 页
些人以“炫穷”来对抗“炫富”。
⑤汉武帝时,建章宫内太液池旁有专门的晒衣阁,每年七夕的时候,常见宫女在那里晒衣服。唐朝的皇帝也继承了这一传统,宋·蔡确在《失调名·七夕》中云:“骊山宫中看乞巧,太液池边收曝衣。”可见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皇帝老儿都热衷于此事。
⑥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古代的“晒”的含义也逐渐演变,由原含义延伸,泛指将自己的罕有物或特殊技能等展现给别人的行为,与人分享,任人评说。古人自然不能利用手机玩“晒”,但也是“晒”之有道。其中最常用的就是用诗文来“晒”。
⑦现代人喜欢“晒”美食,其实古代人早就有这个爱好了。唐代诗圣杜甫一次在吃了美味的鲂鱼后,晒出了《观打鱼歌》:“徐州秃尾不足忆,汉阴槎头远遁逃。鲂鱼肥美知第一,既饱欢娱亦萧瑟。”宋代苏轼更是一个吃货,有一次吃了一位老妇人做的环饼后,即兴题道:“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经他这么一晒,老妇人的环饼香飘万里,大赚了一把。
⑧《汉书》曾记载西汉时期的东方朔晒工资,只有可怜的“俸一囊粟,钱二百四十”。一囊粟,是指一袋没有脱壳的小米;钱二百四十,是指二百四十枚三铢钱。这些就是东方朔刚参加工作时一个月的所有薪水。
⑨不过,比起东方朔来,“晒”工资最大的玩家还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他一生辗转多地,转任多职。这位可爱的白乐天不管到了哪里,都没忘晒一晒自己的工资单。白居易早年做户曹这类小官时,说自己“俸钱四五万,月可奉晨昏”。到了35岁,官至县尉,他写下了《观刈麦》:“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可见,那时他的工资有了明显的提高。37岁时,他得了个左拾遗的职位,工资一下子翻了几番,于是他写下:“月惭谏纸二千张,岁愧俸钱三十万。”50岁时,白居易官至杭州刺史,此时他的工资已很高,生活也很安逸,他不禁感慨,“云我五十余,未是苦老人。刺史二千石,亦不为贫贱。”54岁,白居易转任苏州刺史,他在《题新馆》中又写道:“十万户州尤觉贵,二千石禄敢言贫?”白居易官至太子少傅时,工资更是达到顶峰:“月俸百千官二品,朝廷雇我作闲人”,工资高,还清闲,惹得后世的苏东坡也艳羡不已,“我似乐天君记取,华颠赏遍洛阳春。”在临死前,白居易还念念不忘留下《自咏老身示诸家属》,最后晒一晒工资:“寿及七十五,俸沾五十千。”
⑩古人中高人比比皆是,在那个时代他们居然也可以晒自己的朋友圈,而且晒得还很不一般。唐代诗人刘禹锡写有传世名作《陋室铭》,短短81个字,却是言简义丰。他不但晒自己的房子如何超凡脱俗,还晒出了自己的朋友圈,结交的高雅朋友,更晒出了自己的生活情调。可以说,刘禹锡的《陋室铭》晒得很高明。
2 . 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古人在七月七日拿出衣物书籍来曝晒,主要是为了杀虫消毒,但也有借此炫耀之意。
第 2 页 共 9 页
B.文人晒书,既可以梳理藏书,温故知新,又可以让书接受阳光的照射,免遭蠹虫之灾。 C.古人不能利用手机玩“晒”,唯一的办法就是用诗文来“晒”。
D.唐代诗人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晒出了自己的房子、朋友圈和自己的生活情调。
3 .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的说明对象是古人“晒”的行为。
B.从全文看,作者是按照“晒”字的发展演变这一逻辑顺序来说明古人各种形式的“晒”。
C.第②段中“古人最初的‘晒’可以说是‘晒’的本义”一句中的“最初”不能删去,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D.选文第⑧⑨两段主要使用了作比较和引资料的说明方法,具体形象的说明了古人常用诗文来“晒”工资的行为。
4 . 请根据选文有关“晒”的内容,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和生活实际,探究哪些“晒”有意义,哪些“晒”无意义,请各举一例并说明理由。
(链接材料)“晒”,在广东方言里有“炫耀”的意思,如:晒命:向别人吹嘘自己的身世。“晒”,也有“公开”的意思,如:权力必须晒在阳光下,必须加强监督。“晒”,在网络上流行就是本着“分享你的一切,晒出你的一切可以晒的东西”的指导思想,在网络上展示自己的资源、与人分享等,如:晒心情,日记;晒房子,晒衣服;晒摄影作品,晒旅游心得等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老胡
①我不喜欢老胡。但是,父亲去世一年后,他娶了我妈。
②我们都知道,我们母子俩需要一个男人。后来便遇见了老胡,他是小城的一个包工头,离异。
③我讨厌他。母亲炖的排骨,他总是跟我们娘俩平分;他站在路边看着刚放学的我半天搞不定自行车的链子,却袖手旁观;他暑假把我带到他的工地上,给他手下的人打工,看我晒得又黑又瘦却是喜欢得很,虽然他给了我工钱;他对母亲好,给母亲买衣服从来都舍得,对母亲从来没有吼过,对外婆也是大方得很,所以,他们都说母亲的命不薄。
④我知道他也不喜欢我,他总是嫌我太女孩子气,他不喜欢我说话用那么小的声音,甚至不喜欢我白白的衬衣领子。他说,爷们儿要有个爷们儿的样子。
⑤3个月之后,我在学校打了架,一个同学拿了我的笔,硬说是他自己的。这笔是老胡给的,给的时候说不值
第 3 页 共 9 页
钱让我拿去用,第一天就被班里最强悍的男生拿了去,还放肆地在笔端上刻下了自己的名字。他一脸的鄙夷:“就凭你的后爹,能给你买这派克笔吗?”最终,我们动了拳头。老胡被叫到老师的办公室训话,开始还低眉顺眼地道歉,后来,知道了原因就跟我们戴着瓶底眼镜的老师好一顿激辩,他主张这架打得没错,领我出办公室的时候,还是雄赳赳气昂昂的。
⑥出校门正是放学的时候,他拦在门口,等着那几个男生。他说,来,你们一个一个来打,是爷们儿就要有爷们儿的解决方式。于是那天傍晚,很多人围在学校旁边的胡同里,看我怎样地歇斯底里。最终,我拿着那支派克笔一瘸一拐地跟老胡回了家。他揉揉我的脑袋,夸奖我“爷们儿不错,像我的儿子”。
⑦这件事情,母亲始终不知道,这成了我们两个人的小秘密,有了秘密的两个人总会有些小小的亲近。 ⑧高考的那年,我意外地失利,成绩只能上个专科。母亲征求我的意见是否复读,被他一口拒绝了。他说,复读什么,浪费时间,浪费钱。我和母亲都沉默着,毕竟是继父,大抵是计较的。填报志愿的时候,他也说得轻松无比,他说,别管有用没用,挑个自己喜欢的。最终我报了警校。
⑨我毕业的时候,为了爱情执意要去千里之外的城市闯出一番天地。老胡生平第一次对我大发雷霆,我知道我应该留在他和母亲身边尽孝,但是那个城市里有我梦寐以求的爱人和生活,我最终是自私的。
⑩走的时候,是凌晨4时的车,摩托车坏掉了,为了赶时间,老胡在楼下随便找了辆邻居没锁的破自行车,用袖子擦了下后车座,让我上车。我有些迟疑,他却已经蹬上了车子,我小心地坐着,小城的街道很空旷,他的后背努力地向前弯,他的衣服被清晨的风吹起来,我突然便落了泪。我上车的时候,他说,存折在你的口袋里。我打开,一笔一笔,有百元的,也有千元的,我想像着他拿着它们去银行一点点地攒起来,为一个与他毫无血缘关系的儿子的未来做准备,而这个儿子,从来没有叫过他一声爸爸。
?我看着老胡,眼圈就红了,我说:“爸爸,你多保重。”老胡一巴掌拍过来,说:“怎么跟个娘们儿似的。”可是,车开出去之后,我看他扭过头去擦眼泪,比娘们儿还娘们儿。我以为他会一直在我的生命里,给我坚强的爷们儿样的支撑,没想到时光已经让他那么脆弱。半年之后,我回家,带了我的女朋友,带了他爱抽的烟,还有一身好西服,而他已经躺在了床上。
?我请了假留下来照顾他,那是我们生平最快乐的日子。天晴的时候,我推着他去近郊的每一介景点。过马路的时候,即使推着他,我也会握住他的手,那是我第一次真正地握住他的手,厚实而温暖。他像个孩子般地听话与依赖。他的笑容始终没有停过,跟问候他的每一个人说,这是我儿子,老胡的儿子。
?公司有急事,我对老胡说我要回去处理一下,我说,我只要两天,你等着我。可是,只隔了48小时,我回来的时候,客厅里已经有了他的遗像,他最终没有等我。
第 4 页 共 9 页
?他最后的时光,我却不在他的身边,这成了我一生的疼。 5 . 下列是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小说的情节有明暗两条线索,“我”的心理变化过程是明线,老胡对“我”的态度变化过程是暗线。 B.小说的人物语言符合人物的身份特征。如第6段中,“是爷们儿就要有爷们儿的解决方式”,就很符合老胡作为包工头,处理事情简单粗暴的特点。
C.这篇小说以“老胡”为题,一是因为老胡是小说的主人公之一,二是为了突出“我”与继父的情感超越了与生父的情感。
D.小说地?段,前一句说“我只要两天”,后一句把“两天”改成了“48小时”很有深意,虽然表示的时间相等,但暗含的情感不同。
6 . 小说开头部分写老胡对“我”“袖手旁观”,嫌“我”“太女孩子气”等,这种写法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7 . 根据⑤至⑩段内容,概括出老胡是从哪方面关心“我”的
8 . 仔细品味第⑩段中画线句子,联系上下文,揣摩“我”此刻的心理活动。
9 . 小说最后—段,“这成了我一生的疼”—句含义深刻,请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谈谈你受到什么启示?
三、文言文阅读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0 . 给加点的字注音。
诲二人弈(____)鸿鹄将至(____) 11 . 用“∕”划分朗读节奏。 使 弈 秋 诲 二 人 弈 12 . 解释加点的字。
①惟弈秋之为听(_____) ②思援弓缴而射之(_____)
13 . 用自己的话说说,为什么两个条件差不多的学生,跟随一个老师就学,效果却不同? 14 . 读完这个故事,你受到怎样的启示?
第 5 页 共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