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论概略》读书报告
文明?还是野蛮?是该如何定义的,是如何能定义一个国家的开化程度是否到达文明的阶段,如何定义一个人的行为表现是否是文明得体?福泽谕吉在这本书中告诉我,实际上并没有一个确定的判断标准来判断一个国家是否文明。福泽谕吉说“文明是人类智德的进步” 文明是人类智德的进步,所以我们不能够用同一个确定的判断标准来评判不同时代的文明,评判不同文化下的人,然而现实的生活中,即使是现在的摩登社会,很多的人都是在用同一个标准来判断事物,用自己的人生经历认知来判断一个人的文明与否,例如,扎克伯格的捐赠事件,一部分的人会他是在用另一种方式来躲避美国沉重的遗产税,一部分人, 例如我,在不知道美国的遗产税的情况下,在听到这个消息的第一时间,我的反应是,综合很多中国富人在公益上的保守和很多的以压榨人民的利益来掠取资本利益的情况下,我的第一反应是扎克伯格真是一个伟大的、无私的有社会责任感的人,真是一个伟大的父亲。很多的时候,如果我这么想着,无论扎克伯格是否是为了躲避遗产税,这个的捐赠举动在一定的程度上对社会的发展进步都是有帮助的,在这个角度来看的话,这个捐赠举动是文明的。很多的时候,在信息化的时代,我们可以很轻松得知不同文明领域下的人对于同一件事的看法,有的时候,褒贬不一,我们的思想有时候是倾向一边的,有时候是犹豫不决的,这种时候你可以一直保持评判性的理性思维,也可以用所谓的智德的进步来衡量一下。
人类智德的进步又是一个不确定的事情,有的时候,我们并不能确定
什么样的智德发展方向才是人类智德发展的正确方向,而有的时候我们需要对一个行为做出判断,判断行为的延续和发展是否是恰当的。所以这种时候,我们可以往回看看,和之前的行为文明相互的比照一下。福泽谕吉在这本书中,用了很大的篇幅来描述文明的相对性,摆出了很多假设情况和中国、美国、欧洲、日本的国家制度和社会情况的对比状况,来表示,文明是一种相对的行为,例如,福泽谕吉提出孟子的“天无二日。民无二王”思想的落后性,因为福泽谕吉年代的日本已经有了没有王的国家,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说孟子的思想的文明程度不够,而应该是社会在变化中,对文明的定义有了新的标准、概念。从前的君主制度,现在的君主立宪制、共和制,这个社会是在前进的,而现在的君主立宪制、共和制是符合这个社会的智德进步的要求的,是文明的。
文明的评判是相对的,相对于同一个时间段的其他国家下的情况,相对于同一个国家的不同的时间段。无论是规则还是道德理论,我们都是需要看它们是否符合我们自身的、集体的、社会的智德进步,以此来为我们的行为做出指导。
【读后感】《文明论概略》_84187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