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
此题。
(1)常见的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应首先考虑BaSO4和AgCl。确定E是BaSO4。 (2)由生成物BaSO4逆推导反应物D中必含Ba2+,阴离子再逆推导HCl得出D中含Cl-,因此可确定D是BaCl2。
(3)由于生成物D是BaCl2,可逆推导C中含Ba2+,可能是BaO或Ba(OH)2。 (4)由气体B加入石灰水,可确定F是CaCO3,逆推导确定B是CO2。
(5)由A的分解产物中,B为CO2,排除C为Ba(OH)2,确定C是BaO,逆推反应A是BaCO3。
此题答案:A—BaCO3;B—CO2;C—BaO;D—BaCl2;E—BaSO4;F—CaCO3。
[例3]在下图所示的有关物质转化关系中,各物质均是我们初中化学所学的物质。C为一种黑色粉末,D为一种气体。
请根据框图中物质的转化关系及相关信息,用化学式填写下列空白: (1)若F为可溶性碱,G为蓝色沉淀。则A为 ;D可能为 。 (2)若G为蓝色沉淀,H为难溶性盐,则I为 。
(3) 若G、H都属于盐,且G为蓝色溶液,则I可能为 ;F可能为 。 解析:由题中框图关系可知,黑色粉末与一种气体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A、B两种物质,应为氧化铜被还原。因为D点燃可生成B,所以D为氢气,B为水,或D为CO,B为CO2,C为CuO,A为Cu。因CuO可与酸反应,所以I为酸,E为铜盐,当G为蓝色
_
沉淀Cu(OH)2时,F应为可溶性碱,H为盐。因H为难溶性盐,则F为Ba(OH)2,H为 BaSO4,I为H2SO4。若G、H都属于盐,且G为蓝色溶液,则根据复分解反应的规律H为难溶性盐,若I为HCl,则E为CuCl2,F为AgNO3,G为Cu(NO3)2,H为AgCl;若I为H2SO4,则E为CuSO4,F为BaCl2,G为CuCl2,H为BaSO4。
答:
(1)A为Cu;D可能为H2或CO。 (2)I为H2SO4。
(3)I可能为HCl或H2SO4,F可能为AgNO3 或BaCl2。
[例4]2003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水——二十亿人生命之所系”。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自来水常用二氧化氯(ClO2)来杀菌消毒,它能转化为可溶解性氯化物。为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有氯离子,应选用的化学试剂是 。
(2)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某工厂有甲、乙、丙三个车间,各自排放的污水中均无沉淀物。各车间的污水分别含有以下六种物质中的各两种:KOH、K2SO4、AgNO3、Ba(NO3)2、KCl、HNO3。为防止污染水源,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配合工厂进行污水检测,结果如下表。
试剂 现象 车间 甲 乙 蓝色 紫色 白色沉淀 无明显现象 石蕊试液 氯化钡溶液 _
丙 红色 白色沉淀 可确定丙车间排放的污水中含有 和 。为变害为利,化学兴趣小组与工厂研究设计如下图污水处理方案。请回答:沉淀A是 ,若各步处理均完全反应,最终排放液C的溶质是 ,在农业上它可用作复合肥料。
解析:氯离子可通过硝酸银来检验,若生成白色沉淀则证明存在氯离子。
甲车间排放的污水使石蕊变蓝,说明含有碱性物质KOH,与之能共存且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含有K2SO4或KCl;乙车间排放的污水不使石蕊变色,且不与氯化钡溶液反应说明必含有Ba(NO3)2与KCl,则甲车间排放的污水中含有KOH与K2SO4,丙车间排放的污水使石蕊变红,说明含有酸性物质HNO3,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含有AgNO3。 甲乙混合生成沉淀A为BaSO4,继续与丙混合,生成沉淀B为AgCl,最后溶液中只剩余KNO3。
答:
(1)为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有氯离子,应选用的化学试剂是硝酸银。
(2)丙车间排放的污水中含有HNO3和AgNO3。沉淀A为BaSO4,最终排放液C的溶质是KNO3。
[例5] 在一定条件下,托盘天平的两盘上各放一盛有等质量分数等体积稀盐酸的烧杯,天平成平衡状态,当加入下列各物质反应后,天平一定保持平衡的是( )
_
A. 分别加入等质量的Mg、Al,金属Mg完全溶解,金属Al有剩余 B. 分别加入等质量的Al、Zn,两种金属完全溶解 C. 分别加入等质量的Na2CO3和CaCO3,盐酸有剩余 D. 分别加入24.75g Al和24g Mg ,两种金属完全溶解 答:A. Mg ~ 2HCl ~ 2/3Al 24 73 18
设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73g,Mg、Al的质量为m,则当金属Mg完全溶解,金属Al有剩余时,18≤m≤24,即Mg不足量,产生氢气的质量以Mg计算,Al有剩余,产生氢气的质量以盐酸计算,所以二者不同,则天平不平衡;若m=24g,则Mg 恰好与盐酸完全反应,产生的氢气的质量均为2g,此时天平时平衡的,所以天平一定保持平衡的不能选A。
B. 因为Al、Zn两种金属完全溶解,所以酸过量,则等质量的两种金属产生的氢气质量不等,则天平不平衡。
C. Na2CO3~CaCO3~2HCl 106 100 73
因为两种盐质量相等,盐酸有剩余,所以产生的CO2的质量不等,天平不平衡。 D. 因为两种金属完全溶解,所以酸均过量 Mg ~ 2HCl ~H2 Δm 24 2 22 24g (22g) 2/3Al~ 2HCl ~H2 Δm 18 2 16
_
24.75g (22g)
可见,天平两边实际增重相等,所以天平平衡。D为正确答案。
[例6]在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少量金属析出,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滤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 ,析出的少量金属为 。
解析:在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会发生置换反应,金属与盐发生置换反应时,金属与盐中的阳离子金属活动性差距越大,反应越容易发生,所以先发生:Fe?2AgNO3?Fe(NO3)2?2Ag,当银离子都被置换出来后再发生:
Fe?Cu(NO3)2?Fe(NO3)2?Cu
当有少量金属析出,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仍有银离子存在,则只发生了Fe+2AgNO3= Fe(NO3)2+2Ag,还未发生Fe?Cu(NO3)2?
Fe(NO3)2?Cu。因此滤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Fe2+、Ag+和Cu2+,析出的少量金属为
Ag 。
答:滤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Fe2+、Ag+和Cu2+,析出的少量金属为Ag 。
[例7](1)将H2O2溶液滴入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红色消失。甲同学认为这是由于H2O2是二元弱酸(H2O2
?H??HO2),消耗了OH-,而使红色褪去。乙同学认为
H2O2具有强氧化性,将酚酞氧化,红色消失。试设计一个实验论证甲、乙两位同学的解释中谁正确。 解析:依题意可知:
甲——H2O2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酚酞未被消耗。 乙——H2O2氧化酚酞,NaOH未消耗。
(初级中学)初级中学化学常见的几种题型总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