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一次函数知识点总结
4.1.1 变量和函数
1、变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 常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只能取同一数值的量||。
2、函数:一般的||,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和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把x称为自变量||,把y称为因变量||,y是x的函数||。 例如:y=±x||,当x=1时||,y有两个对应值||,所以y=±x不是函数关系||。对于不同的自变量x的取值||,y的值可以相同||,例如||,函数:y=|x|||,当x=±1时||,y的对应值都是1
3、定义域:一般的||,一个函数的自变量允许取值的范围||,叫做这个函数的定义域||。 4、确定函数取值范围的方法:
(1)关系式为整式时||,函数定义域为全体实数; (2)关系式含有分式时||,分式的分母不等于零; (3)关系式含有二次根式时||,被开方数大于等于零; (4)关系式中含有指数为零的式子时||,底数不等于零;
(5)实际问题中||,函数定义域还要和实际情况相符合||,使之有意义
4.1.2 函数的表示法
1、三种表示方法
列表法:一目了然||,使用起来方便||,但列出的对应值是有限的||,不易看出自变量与函数之间的对应规律||。
公式法:即函数解析式||,简单明了||,能够准确地反映整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与函数之间的相依关系||,但有些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不能用解析式表示||。
图象法:形象直观||,但只能近似地表达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2、列表法:列一张表||,第一行表示自变量取的各个值||,第二行表示相应的函数值(即应
变量的对应值)
3、公式法:用含有表示自变量的字母的代数式表示因变量的式子叫做解析式||。一般情况下
||,等号右边的变量是自变量||,等号左边的变量是因变量||。用函数解析式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就是公式法||。 4、函数的图像
一般来说||,对于一个函数||,如果把自变量与函数的每对对应值分别作为点的横、纵坐标||,那么坐标平面内由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就是这个函数的图象. 5、描点法画函数图形的一般步骤(通常选五点法)
第一步:列表(根据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从小到大或从中间向两边取值);
第二步:描点(在直角坐标系中||,以自变量的值为横坐标||,相应的函数值为纵坐标||,描出表格中数值对应的各点);
第三步:连线(按照横坐标由小到大的顺序把所描出的各点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
4. 2 一次函数及其图像
1、一次函数及性质
一般地||,形如y=kx+b(k||,b是常数||,k≠0)||,那么y叫做x的一次函数.当b=0时||,y=kx+b即y=kx||,所以说正比例函数是一种特殊的一次函数.
第1页/共4页
注:一次函数一般形式 y=kx+b (k不为零) ① k不为零 ②x指数为1 ③ b取任意实数 k(称为斜率)表示直线y=kx+b(k≠0)的倾斜程度||,b称为截距
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是经过(0||,b)和(-
b||,0)两点的一条直线||,我们称它为kb||,0) k直线y=kx+b||,它可以看作由直线y=kx平移|b|个单位长度得到. (1)解析式:y=kx+b(k、b是常数||,k?0) 必过点:(0||,b)和(-
(3)走向: 依据k、b的值分类判断||,见下图
(4)增减性: k>0||,y随x的增大而增大;k<0||,y随x增大而减小. (5)倾斜度:|k|越大||,图象越接近于y轴;|k|越小||,图象越接近于x轴. (6)图像的平移: 当b>0时||,将直线y=kx的图象向上平移b个单位;
当b<0时||,将直线y=kx的图象向下平移b个单位.
b的正、负决定直线与y轴交点的位置;①当b>0时||,直线与y轴交于正半轴上;
②当b<0时||,直线与y轴交于负半轴上; ③当b=0时||,直线经过原点||,是正比例函数
2、正比例函数性质:
一般地||,形如y=kx(k是常数||,k≠0)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其中k叫做比例系数. 注:正比例函数一般形式 y=kx (k不为零) ① k不为零 ② x指数为1 ③ b取零 (1) 解析式:y=kx(k是常数||,k≠0) 必过点:(0||,0)、(1||,k) (2) 走向:k>0时||,图像经过一、三象限;k<0时||,?图像经过二、四象限 (3) 增减性:k>0||,y随x的增大而增大;k<0||,y随x增大而减小 (4) 倾斜度:|k|越大||,越接近y轴;|k|越小||,越接近x轴 3、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的画法.
根据几何知识:经过两点能画出一条直线||,并且只能画出一条直线||,即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所以画一次函数的图象时||,只要先描出两点||,再连成直线即可.一般情况下:是先
选取它与两坐标轴的交点:(0||,b)||,横坐标或纵坐标为0的点.
k>0 b>0 经过第一、二、三象限 b<0 经过第一、三、四象限 b=0 经过第一、三象限 .即
第2页/共4页
图象从左到右上升||,y随x的增大而增大 经过第一、二、四象限 经过第二、三、四象限 经过第二、四象限 k<0 图象从左到右下降||,y随x的增大而减小 4、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图象之间的关系 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是一条直线||,它可以看作是由直线y=kx平移|b|个单位长度而得到(当b>0时||,向上平移;当b<0时||,向下平移||,).上加下减||,左加右减 5、直线y=k1x+b1与y=k2x+b2的位置关系
(1)两直线平行:k1=k2且b1 ?b2 (2)两直线相交:k1?k2
(3)两直线重合:k1=k2且b1=b2 (4)两直线垂直:即k1﹒k2=-1 (5)两直线交于y轴上同一点: b1=b2
4.4、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解析式
1、一般步骤(一设二代三解四还原):
(1)根据已知条件写出含有待定系数的函数关系式;
(2)将x、y的几对值或图象上的几个点的坐标代入上述函数关系式中得到以待定系数
为未知数的方程;
(3)解方程得出未知系数的值;
(4)将求出的待定系数代回所求的函数关系式中得出所求函数的解析式. 2、一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任何一元一次方程到可以转化为ax+b=0(a||,b为常数||,a≠0)的形式||,所以解一元一次方程可以转化为:当某个一次函数的值为0时||,求相应的自变量的值. 从图象上看||,相当于已知直线y=ax+b确定它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的值. 3、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
任何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都可以转化为ax+b>0或ax+b<0(a||,b为常数||,a≠0)的形式||,所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可以看作:当一次函数值大(小)于0时||,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4、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3页/共4页
(1)以二元一次方程ax+by=c的解为坐标的点组成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相同.
(2)二元一次方程组?acx?的图象bb?a1x?b1y?c1ac的解可以看作是两个一次函数y=?1x?1和
b1b1?a2x?b2y?c2y=?a2cx?2的图象交点. b2b2 5、关于点的距离的问题
方法:点到x轴的距离用纵坐标的绝对值表示||,点到y轴的距离用横坐标的绝对值表示; 任意两点A(xA,yA),B(xB,yB)的距离为(xA?xB)?(yA?yB); 若AB∥x轴||,则A(xA,0),B(xB,0)的距离为xA?xB; 若AB∥y轴||,则A(0,yA),B(0,yB)的距离为yA?yB; 点A(xA,yA)到原点之间的距离为xA?yA
2222第4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