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于路轴线;严格按碾压试验确定的参数施工。
⑤已铺土料表面在压实前被晒干或含水率过低时,应适当洒水湿润。
碾压完成后,由试验员按要求做试验,合格后由质检员报监理人员签证验收,合格后进入下一道工序。如不合格,则及时补压,再行试验。
3、路基土方压实度控制 1)路基填土材料:
采用能被压实到规定密实度能形成稳定的填方路基的材料,不准使用沼泽土、淤泥及泥炭,及液限>50及塑性指数大于26的土。同时土中不应含有草皮、树根等易腐朽物质。
填土材料的填前试验:
通过土的重型击实试验,求出填方用土的干密度与含水量关系曲线。以便确定各类型土的最大密度和达到最大干密度的最佳含水量,用于控制填方作业。
2)填前压实试验:
试验的目的是确定正确的压实方法,确保土方工程达到规定的密度。内容有:压实设备选择、压实工序、压实遍数、压路机的行走速度,以及确定填料的有效厚度。
在现场准备试验场地,面积为10m×50m。压实试验中,应详细记录各种已定的填筑材料的压实工序、压实设备类型,各种填筑材料的含水量界线、松方厚度和压实遍数等参数,压实试验必须按规定达到密实度的要求为止。
3)软基处理措施:当遇到软弱地基时,应清除淤泥,抛填片石,必要时应用土工布进行处理。以加强路基。
4)填土:
将填料土运至现场,用平地机,按上列试验的摊铺厚度整平,在土样最佳含水量附近时,用上列压实试验确定的参数将土样碾压到规定的密实度要求为止。经检查合格,监理批准,才能填筑上一层土。
①采用符合图纸及规范要求的土料填筑。
②在填筑之前,对填料进行含水量等指标的试验,控制填料在最佳含水量情况下进行填筑。填土高度小于0.8m或
不填不挖时,原地表进行清理后,将表面翻松深0.3m,然后整平压实,压实度不小于95%;填土高度大于0.8m时,将原地面整平后分层压实,基底80cm以下范围内压实度不小于93%。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后才开始填筑。
③分开两次填土,其第二次填土至设计标高须加沉降高度,180天后固结度不小于90%。
④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最大层厚不超过30cm,按照横断面全宽分成水平层次,逐层向上填筑,并形成2%~4%横坡以利排水,且使每层填料铺设的宽度超出每层路堤的设计宽度50cm以上,以保证完工后的路堤边缘有足够的压实度。
⑤每层压实后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才摊铺下一层。 ⑥尽量采用同一性质的填料进行回填。用不同性质的填料回填时,把不同性质的填料分别分层填筑,每层填料厚度0.3~0.5m。
4、雨季施工如何保证压实度
本工程的施工工期较紧,如遇雨天,将直接影响到填土的含水量。若土的含水量过大,超过最佳含水量5%时,增大
压实功能就会出现“弹簧”现象。为保证压实度,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1)施工前制订详细土方施工计划,合理安排人力、物力,力争在非雨天多投入设备和人力,加大工作量。
2)施工时,保证表面的平整度和横坡符合验收规范的要求,以确保雨天渠底不积水。
3)压实后的经雨水淋湿,因有横坡将水排至现有排水系统,故雨水的影响深度一般不太深。
4)如出现“弹簧”现象,则进行换土处理。 5)压路机行驶速度规定:光轮压路机最佳速度为2~5km/h,振动压路机为3~6km/h。碾压开始用慢速,随着土层的逐步密实,速度逐步提高。
6)下雨天填筑时,采用砂性土填筑。 五)质量控制:
1、通过土工试验,确定填土的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密实度等土的力学性质指标。
2、填土部分采用砂或亚粘土,并清除有机物物质和稀
泥等有害物质,然后分层填土压实,分层厚度为30cm。
三、铺装工程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本工程铺装主要包括广场铺装和园路铺装两大部分,铺装工程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效果。为此,我们要加强施工力量、加强施工质量监督,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实施,具体如下:
一)、施工淮备 l、材料准备
园林铺装工程中,铺装材料准备工作任务较大,为此在确定方案时应根据铺装广场的实际尺寸进行图上放样,确定方案中边角的方案调节问题及广场与园路交接处的过渡方案,然后再确定各种花岗石的数量及边角料规格、数量。因为在实际施工中,往往会遇到上列问题。
2、场地放样
按照广场设计图所绘的施工坐标方格网,将所有坐标点测设到场地上并打桩定点。然后以坐标桩点为准,根据广场设计图,在场地地面上放出场地的边线,主要地面设施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