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民族声乐唱法元素之浅析
朱增帅
【摘 要】【摘要】我国的民族声乐文化具有漫长悠久的历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以传统的观念深入于人们的生活中,不仅渗透了人们的精神文化世界,还影响着人们对民族艺术的审美。随着时代的发展,对民族声乐有了新的要求,本文就新时期下民族声乐的唱法元素进行浅析,阐述了新时期民族声乐的各种唱法元素并对其进行分析,旨在探讨新时期下民族声乐新的演唱艺术之旅。
【期刊名称】北方音乐 【年(卷),期】2016(036)019 【总页数】1
【关键词】【关键词】民族声乐;唱法元素;新时期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我国民族声乐得到了蓬勃发展,对民族声乐唱法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开展,但对其科学的划分,却因为其唱法艺术的多样化,而不能仅凭借片面分析达成定论的。我国的民族声乐的最大的特性就是其具有丰富的民族性,是我国民族传统的文化组成之一,民族声乐的产生揭示了我国大众人们的情感需求。民族声乐的唱法包含着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和风格特点,其丰富的唱法元素之所以发展到今天,究其原因是民族声乐文化多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历史的沉浮中不断的去芜存菁,各种元素相互渗透、融合和发展。
一、新时期民族声乐的唱法元素类型
我国的民族声乐集合了我们传统民族文化的独特韵味,其行腔悠远绵长,表现在声音、情感、腔调、咬字之中,是一种综合的演唱技法,它与西方声乐艺术
有着本质的不同,民族声乐在历史的演变和发展中,不断吸收各种演唱技法的精华,其民族风味愈加浓厚,艺术特色具有高度的识别性,其唱法元素大致可分为四类。
(一)行腔以字,情声润腔
润腔在民族声乐的唱法元素中属于最为基本的元素,它是通过演唱对声乐作品中的旋律和强调进行情感赋予,使声乐听起来更加圆润、具有神韵,起到对声乐作品的装点作用,充满了厚重的行腔色彩,从而使作品更加具有内涵,以此彰显民族声乐的特征。通过使用润腔的唱法元素,对声乐作品进行修饰和润色,使演唱者表现出了延绵、婉转的旋律起伏,使声乐要表达的情感更加细致化,增添了节奏感,打破了工整、严肃的演唱形式,将情感表现的淋漓尽致。润腔的唱法元素对装饰音的把握尤为重要,通过连音、断音和依音的技巧对声乐作品进行修饰,使声音极具感染力,更使民族声乐的演唱更加具有魅力。 (二)咬字吐韵,中式美声
虽然美声唱法起源于十七世纪的意大利,但是在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史中,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就被引入,其音色具有优美、变化弹性、气声统一、平滑干净的特点。美声的音乐作品被赋予了高度的男子气概,通过铿锵有力的声音,塑造出了慷慨激昂的艺术形象,成为了演唱家喜爱的一种唱法元素。在新时期下,中式美声艺术得到了新的发展,不仅保留了西方美声中混合共鸣的特点,还对中国咬字进行了新的吐韵处理,这一唱法技巧体现在了一批优秀声乐作品中,较为著名的有《凝聚》、《怀念》和《山丹丹花开》。 (三)雅俗共赏,戏曲唱腔
我国民族声乐的最具辨识度的一种唱法元素就是戏曲唱法,上世纪八十年代开
始,我国对中国传统戏剧赋予了不一样的表现形式,即是将通俗的音乐的节奏与戏曲旋律相互融合,加之现代化配乐和作曲突出民族乐曲的特点,创造出符合时代特点的表现形式和审美理念,满足可不同生活层次、文化水平的人们的需求。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刀马旦》、《水浒传》和《大宅门》影视剧主题曲等。
(四)跌宕清丽,原生原态
原生原态的唱法是一种演唱风格的表现,并非是指某种特定的唱法,这种原生态的唱法通常出现在我国不同的民族和文化环境中,代表着各族民众不同的风俗习惯和特有的声调韵味,可以说几乎每个民族都具有其特有的原生态演唱风格。例如,西北民俗乐曲中的高亢和跌宕起伏的声调,江南烟雨中吴侬软语的婉转悠扬,西藏高原中高音嘹亮的嗓调等等。这些原生态的唱法风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越加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不仅还原了各民族的文化风俗,还将其民族特色表现的原汁原味。
二、新时期民族声乐唱法元素的异同
民族声乐的各种唱法元素都是基于对乐曲作品的理解中完成的,通过演唱将其在声音的表现中赋予了丰富的内涵,以情感的表达为依据,加上发声技巧和方法,不断的对乐曲进行打磨,塑造出富有感染力的声音。对各种民族声乐唱法元素的研究不仅可以使声乐工作者切实的感受作品的风格,还能对其精神文化进行领会和表达。
新时期民族声乐唱法元素的共同之处表现在,它们不仅都具有这深刻的文化和精神的内涵,还都具有充满个性的民族风格与演唱的音色技法。民族声乐作品的演唱基础,就是作品中所代表的思想感情,声乐作品中的词曲是情感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