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1.0 可编辑可修改 阿旗中医医院“治未病”工作实
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治未病”理念和实践,是落实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宏伟目标的重要举措;是增强全民健康意识、提高健康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弘扬中医药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提高
中医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率的重要动力。 为深入开展“治未病”工作,探索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我院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方案》要
求,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二、加强组织领导
(一)成立“治未病”健康工程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1、建立质量管理工作机构,落实工作人员,做到有人管,有人抓
质量管理工作。 2、制定“治未病”科发展方针、目标、任务,营造“治未病”理
念及内涵文化。
3、制定质量管理工作职责,明确工作目标任务,严格考核。
1
v1.0 可编辑可修改 (二)成立“治未病”健康工程工作专家组。主要职责:
1)积极开展”治未病”诊疗方案和相关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 2)深入管辖区利用“问题导入法”、“专家巡诊”、“标杆管理”等方法,针对发现的问题,指导乡镇医院查找原因,及时整改,持续改进。
三、基本原则 1、坚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从中医整体观、辨证观出发,认识人
的健康状态及其和谐发展,研究规律,创新技术。 2、坚持以个体人的健康状态为核心。以身心健康及其与环境和谐一致为目标,注重对生命全过程的健康监测,研究预防和保健技术方法。 3、坚持以实践为核心。科研来源于需求,成果服务于实践,提高
“治未病”服务的技术水平。
四、实施计划措施
(一)2011年具体措施
1.初步构建“治未病”工作平台 设立“治未病”科,建立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服务载体;购
置计算机及相应的应用软件;制订相应管理制度。
2
v1.0 可编辑可修改 2.初步开展“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 以中医“治未病”理念为核心,开展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的健康状态辨识、检测/监测、分析/评估、咨询/指导、干预等“治未病”服务
各环节、全程的“治未病”服务。服务对象 面对社会所有人群,包括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疾病人群和康
复人群。
2、明确重点。 ①丰富和发展“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各个环节的服务技术方法
及产品,并使之形成体系。 ②中医“治未病”的传统理论内涵和现代理论研究,推动“治未
病”的学术继承和发展。 ③ “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技术标准和服务规范的研究,建立
“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质量控制体系。 ④“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效果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的研究,科
学总结服务效果。
3、实施科研专项计划。 按照“治未病”科研规划纲要和“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技术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根据“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的现实需求,结合
3
v1.0 可编辑可修改 我单位的实际,开展有关“治未病”的科学研究。
4、“治未病”专业人员的培训。 积极参与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治未病” 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治未病”的理念及其内涵,以“治未病”为核心理念的新型健康保障模式及其服务模式,“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
的主要内容、方式方法, 现代健康管理的理论及其方法等。同时积极参与“治未病”健康
文化传播、健康管理、健康保险等方面的培训。
5、研讨交流与传播推广。 在开展“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以及医疗服务的同时,利用各种方式加强宣传,成为“治未病”健康文化、知识与方法等传播的重要
窗口。
五、加强督促检查 1)接受上级组织“治未病”工作顾问和专家咨询组成员对工程实
施及工作开展评估指导。 2)积极配合“治未病”健康工程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我院“治未
病”实施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3)对辖区内的所有的乡镇卫生院和街道服务中心进行指导和督
4
v1.0 可编辑可修改 查。
治未病科发展规划落实
方案 为深入开展“治未病”工作,探索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
务体系,我院决定在门诊楼七楼筹建“治未病中心”实施方案如下:
一、目标 经过5年的努力,初步形成中医特色明显、技术适宜、形式多样、服务规范的“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框架,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基本满足开平市人民群众日益增长
的、多层次多样化的预防保健服务需求。具体目标包括:
1、建立、完善体检中心。
2、建立较为系统和完善的“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体系。 3、创新“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的内容和方法,建立规范的技术
方案和服务流程。
二、组织结构
成立“治未病中心”领导小组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