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礼仪教育如何渗透到教学改革
本文关键词:教学改革,渗透,礼仪,护理,教育 护理礼仪教育如何渗透到教学改革本文简介:在以往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的社会背景下,整个社会将工作的重心置于生产力水平的提升上,工作中讲求效率,质量却差强人意。伴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事业的建设与推进,医疗事业蓬勃发展,一系列新政策、新理念、新思路为医疗事业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但也对医护人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其中,护理礼仪作为提升护理质 护理礼仪教育如何渗透到教学改革本文内容: 在以往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的社会背景下,整个社会将工作的重心置于生产力水平的提升上,工作中讲求效率,质量却差强人意。伴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事业的建设与推进,医疗事业蓬勃发展,一系列新政策、新理念、新思路为医疗事业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但也对医护人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其中,护理礼仪作为提升护理质量、提高就医体验的重要途径,理应得到重视。高职院校作为我国输送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平台和基本载体,在新形势的要求下,应当重新审视教学现状,明确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科学高效的方式将护理礼仪教育渗透到教学改革之中,提升护理专业人才质量,满足社会大众对护理工作的要求。因此,探讨将护理礼仪教育渗透到教学改革中就成为值得研究的一项课题。 一、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教育现状分析 对症方能下药,只有明确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教育现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以科学高效的方式推进护理礼仪教育。 (一)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偏低 与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相比,高职学生的学习成绩相对较差,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对基本概念认识不到位,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成绩要比普通高等学生困难。同时,高职学生自我意识也比较强,很多学生纪律观念不够强,没有足够的集体观念与道德认知,教师在管理起来感到非常困难,对待教师的管教,也做不到正确对待,“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是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的现象,久而久之,老师将失去教学的热情与信心。 (二)教师自身存在的问题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桎梏以及对高职学生的刻板印象,有“破罐子破摔”的心理。教师将目光聚焦于就业率、升学率,而护理礼仪这一指标看似与就业率、升学率等指标关系不大,其发展空间被迫缩小,教师认为只要将知识传递给学生就完成了教学任务,没有对学生的未来发展给予充分的重视,也没有对如何提升教学质量加以思考。此外,高职学生一直以来都被视作班级里的捣乱者,教师往往以成绩的高低来评价学生的好坏,那些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往往得不到教师的关注。
二、护理礼仪教育重点及内容
护理礼仪教育发展时间不长,很多教师在进行护理礼仪教育时,往往找不到教学重点。本文认为,护理礼仪教育的重点可以归结为如下几方面。 (一)行为礼仪
掌握一定的护理技能是提升护理质量的门槛,就护理专业学生而言,每一项护理技能操作,都是从初学时的按部就班,到熟练后的习惯动作,最后到真正学会一套完整的护理操作,这才能够构成一套完整的学习闭环,教师要注重每一环节、每一过程的培训,使每一项技能都打到标准。例如,在临床中,护士在进行
1
基础护理操作前,通常都要认真核对床号、患者姓名时,为此,要求学生做到上身稍弯曲,眼睛要直视模拟人的眼睛,两手自然下垂或重叠、面带微笑做好解释工作。
(二)形体训练
护理人员的形体是患者最容易、最直观地感受得到的“护理水平”与“护理质量”,因此,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形体训练,具体要求表现为:要求学生时时保持微笑,在学生的具体操作过程中不断纠正与标准不相符的动作姿势,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实践活动及校外技能大赛,同时在上课时严格要求,使护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人文关怀
医患纠纷常常源于医护人员对患者人文关怀的缺失,受我国国情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医双方常常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为人诟病,尽管近年来在我国医疗改革的推动下,这一现象有所好转,但却未得到根除。俗话说“良言一句寒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贴近患者内心,使护理过程成为心灵沟通的桥梁。
三、将护理礼仪教育渗透到教学改革中的有效途径 经过几年的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高职院校护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正走向成熟,但是仍然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当前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应用型高职院校的建设,迫切要求高职院校单位重新审视工作现状,提升工作质量。 (一)着力构建“双师型”职教师资队伍 教师作为深入教学过程的一线人员,其思想素质与能力水平对于教学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引导学生学习的指明灯,教师应当变革传统的教学观念,推进实践教学,重视护理礼仪的培养。为此,高职院校应当鼓励在职教师积极进修,保证教师能够与一线护理人员有较多的交流学习机会,了解行业发展态势,扩展教师知识面,将知识运用于实际的课堂教学。如各项护理操作的教学过程中,不论是用模型进行导尿、鼻饲、吸氧等,还是用真人进行注射、输液等,不仅要求技术精湛,还要与“患者”沟通,做到口齿清晰、礼貌谦虚,表达清晰和富于情感。其次,学校应多设置实践类型的课程,比如为期两周的相关医院就业实习、校内实践项目……高职院校学生思维活跃,比起单调乏味的理论知识,丰富多彩的实践性作业将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主动探索,面对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学生也将自己想方设法予以解决,这样将使学生逐渐养成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勇于创新的习惯,逐渐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摆脱“学生气息”给学生带来的面对问题不够严谨的弱点。 (二)加强校-医合作,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护理礼仪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要求学生将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于临床中,并从临床实践中加强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为此,高职院校在专业教学时,应当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并将其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凸显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特色。首先,在校教育中,应当划定特定时间进行实践教学,可定期组织学生到一线护理岗位参观、学习,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直观认识。其次,学校可与相关医院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实习基地,让学生能够尽可能多的体验到相关职业的操作方式。学校与医院加强合作,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升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学生在医院中见习的时候,必须运用、结合所学的所有知识,去处理专业内相关的实际问题,而且相对学校来说,在医院中节奏快,工作强度大,处处都是实践,对其实践能力提升极大。最后,学校可
2
以与各种各样的社区合作,开展各类实践运动,学生负责组织、协调、管理、知识培训、技巧讲解……既能巩固学生的护理理论知识,又能提升学生的护理操作能力。
(三)完善评价指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护理礼仪的学习是潜移默化的过程,且由于对护理礼仪的考核较难,一些学校往往忽视了对学生护理礼仪的评价与考核,当学校将评价指标聚焦于理论知识上时,学生对于礼仪训练的学习自然也不放在心上。实际上,学历并不是企业选择人才的第一要素,企业更关注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这就要求学校在加强基础理论教育的同时,更要强化学生实验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指导生产实践的本领。以试卷分数论高低是一种相对科学的评价方式,但是也体现出一定的弊端,无法适应高职护理专业的教育目的,也无法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为此,在设立人才培养目标时,应当立足于市场需求,保证人才具备基础的理论知识、相应的实践能力以及较高的职业素养,辅之以科学的评价体系,才能使学生做到全面发展,避免陷入“唯分数论”的陷阱。 四、结语
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教学改革非一日之功,将护理礼仪教育渗透到教学改革中并非一蹴而就,良好的行为举止要经过训练才能养成,当代学生只有兼具理论知识与职业素养,才能满足人们对医院护理工作的要求,才能适应新时代人们对医疗事业的期望。希望本文提出的以上几项措施能够在实践中得到运用,为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