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河流水系
青海省境内河流众多,水系比较发育,集水面积在500km2以上的河流有278条,大于10000km2的河流有15条。南部和东部为外流水系,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江河的源头和上游段,由于降水相对较多,水系较发育,河网密集。西北部为内陆水系,因气候干旱少雨,河流短小而分散。
主要河流如下:
黄河流域:黄河是我国第二条大河,发源于我省曲玛莱县巴颜喀拉山北麓盆地,主源为卡日曲,源头海拔4650m,汇集约古宗列曲等河流后注入扎陵、鄂陵两湖。经两湖调蓄后,河道穿行于阿尼玛卿山与巴颜喀拉山之间,东流至久治县的沙柯河口附近出省境,进入四川省若尔盖草原,因受横断山脉的阻拦,突然调头北流,经甘肃省玛曲县境折转西流返青海,这便是“九曲黄河”的第一曲。随后沿阿尼玛卿山北侧由西转北,至龙羊峡,因受青海南山、拉脊山所阻,折向东流,形成了黄河第二曲,流至寺沟峡处出境。以上黄河干流段,大体呈“S”形,全长1694km,平均比降1.6‰.
省境内黄河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在500km2以上的一级支流有42条,其它支流36条共计78条,总长度8510km。其中湟水是黄河在我省境内最大的一级支流,多年平均径流量21.5亿m3,河长305km,流域面积1.612万km2,是我省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地区。
精品
.
黄河流域在我省干支流总面积15.27万km2,约占全省总面积的21%。
长江流域:长江为我国第一大河,发源于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东雪山西南侧的姜根迪如冰川,流经我省格尔木的唐古拉山乡、治多、曲麻莱、称多、玉树等县,至玉树县的赛拉附近进入四川、西藏境内,省内河长1206km,落差2065m,平均比降1.71‰。江源地区较大的河流自北向南分别为:楚玛尔河、沱沱河、当曲。沱沱河为正源,楚玛尔河为北源,当曲为南源。自正源沱沱河与南源当曲汇合处至玉树巴塘河口上,称通天河。另有长江一级支流雅砻江、二级支流大渡河单独流出省后,在四川境内注入长江。
由于长江流域发源于我省的东南部,是降水量较多地区,因此河网密集,水系发育,集水面积在500km2以上的河流有85条。省内长江流域总面积15.85万km2,多年平均径流量180.6亿m3。
澜沧江流域:澜沧江为国际河流,发源于唐古拉山北侧查加日玛峰南坡,河源海拔5388m,干流上游段称扎曲,流经青海省南部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囊谦两县,流入西藏藏族自治州。省境内主要支流有子曲、解曲等,大体平行干流,为澜沧江一级支流,于西藏境内先后汇入干流。澜沧江在省境内长448km,集水面积3.75万km2,落差1553m,平均比降3.47‰,多年平均径流量110.0亿m3。
精品
.
内陆河:青海省内陆河流域主要分布在我省北部和西部,东起日月山,南至鄂拉山、昆仑山,西至可可西里盆地,北至阿尔金山、祁连山,流域面积37.41万km2,占全省面积的51.8%。内陆河流域由柴达木、青海湖、哈拉湖、茶卡──沙珠玉、祁连山地、可可西里等六个水系组成。其主要特点是:水流分散,流程短、流量小,年内年际变化大,多为季节性河流。
据统计,集水面积在500km2以上的河流91条,其主要河流有:柴达木盆地水系的那棱格勒河、格尔木河、香日德河、察汉乌苏河、诺木洪河、巴音河、哈尔腾河、塔塔棱河等;青海湖水系由于青海湖的存在,而闻名于海内外。青海湖水位持续下降,已经引起我国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青海湖水系的主要河流有布哈河、沙柳河(又称依克乌兰河)、哈尔盖河、乌哈阿兰河、黑马河等;哈拉湖水系的奥古吐尔乌兰郭勒;茶卡──沙珠玉水系的茶卡河、小察苏河、沙珠玉河、大水河等;祁连山地水系的黑河、托莱河、疏勒河等,这些河流出省后均流入甘肃省河西走廊;可可西里盆地水系的曾松曲、切尔恰藏布、兰丽河、陷车河、库赛河等。
青海省河流水系主要特征见表1—2。 表1—2 青海省河流水系主要特征表
区域 全省 外 流 河 流域 (水系) 黄河流域 流域 河长平均比降面积(%) (km2) (km) 722723 152675 落差(m) 集水面积大于500km2河流(条 ) 278 82 精品
.
干流 湟水 大通河 长江流域 通天河 雅砻江 大渡河 121010 16120 12943 158472 141639 7180 9653 37482 18613 374094 257768 29695 4768 11569 25064 45230 1983 335 504 1206 196 210 448 303 864 902 4285 1.47 7.01 4.55 1.71 3.46 6.16 3.47 5.82 8.07 10.37 8.82 2915 2348 2295 2065 678 1389 1553 1766 6971 9350 37778 85 澜沧江流域 干流 内陆河流域 柴达木盆地 青海湖盆地 哈拉湖盆地 内 流 茶卡沙珠玉盆地 河 祁连山地 可可西里盆地 20 91
2.3 自然保护区与风景名胜 2.3.1 自然保护区
青海地处“世界第三极”的青藏高原,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高原特有的动植物品种,生存繁衍着许多珍禽异兽,从而大大推动了自然保护区建设工作。目前,全省经批准已建立的自然保护区有三江源、青海湖、隆宝、可可西里、孟达自然保护区5处,其中青海湖、隆宝、可可西里三处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江源、孟达自然保护区为省级自然保护区。从类型上讲,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为综合性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为水资源、湿地、野生动物等;可可西里属野生动物类型的保护区,青海湖、隆宝属湿地类型的保护区,孟达属森林生态类型的保护区。全省保护区总面积为36.82
精品
.
万km
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