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植物学 植物学基础知识 1、了 解: 1.
植物基本类群一一高等植物和低等植物。低等植物的植物体是单细胞或多细胞
的叶状 体,有的分枝,有的不分枝,它们没有根、茎、叶的分化。根据营养方式,可分为藻类植物、 菌类植物和地衣植物。它们只能用分裂和抱子来传宗接代。高等植物的形态和结构就复杂多 了,它们大多有根、茎、叶的分化和复杂的生殖器官。根据营养器官的分化程度和生殖器官 的不同,分为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三大类群。它们的受精卵形成胚或能开花结果, 用种子繁殖后代。
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抱子比较显著,
抱子通常脱离母体而发育,因此这几类植物统称为抱子植物。 2.
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植物细胞——细胞是植物体结构植物细胞的形状大小尽管多种
多样,但基本结构是一样的。例如一切活细胞都含有原生质和其外面的细胞壁。坚硬的细胞 壁保护着原生质体,并且维持着细胞的一定形状,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细胞壁是植物细胞 独有的,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植物细胞还含有质体,是植物细胞生产和储存营养物质的场 所。最常见的质体是叶绿体,它是专门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动物细胞中不含有质体。大 多数植物细胞都含有一个或几个液泡,液泡中充满了液体。液泡的主要作用是转运和储藏养 分、水分和代谢副产物或代谢废物,即具有仓库和中转站的作用。除此外,植物细胞中还有 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圆球体、溶酶体、微管、微丝等细胞器。植物细胞中 最重要的部分要数细胞核了,在光学显微镜下,细胞核可明显地分为核膜、核仁和核质三部 分。核是遗传物质主要分布中心,同时也是遗传与代谢的控制中心。细胞壁分为3个部分:
1 .胞间层。2 .初生壁。3.次生壁。
三液泡(vacuole)
幼小的植物细胞(分生组织细胞),具有许多小而分散的液泡,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以 后随着细胞的生长,液泡也长大,互相并合,最后在细胞中央形成一个大的中央液泡,它可 占据细胞体积的90%以上。
3. 植物组织一一是由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一种或数种类型的细胞组成的结构和功 能单位,也是组成植物器官的基本结构单位。①分生组织。细胞具有持续分裂能力的组织, 其衍生细胞可分化成各种组织。由于分生组织的活动,使植物在整个植物阶段可以不断地分 化出组织和器官。根据发育时期,细胞的来源、在植物体中的位置及机能上的不同,把分生 组织分为原分生组织和初生分生组织,它们共同组成了顶端分生组织。由顶端分生组织延续 下来的维管形成层,是一种侧生分生组织,由它产生次生维管组织。有些植物,还可在节或 其他部位的成熟组织之间,保留着一种具有分生能力的组织,称为居间分生组织。
② 基本组织。构成植物体的基本部分,通常包括薄壁组织、厚角组织和厚壁组织。
③ 表皮(层)与周皮。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为了避免外界的危害,在其表面都被覆着保 护结构(见植物表皮)。在初生植物体最外层为表皮层及其各种附属物。周皮是植物体次生加 厚时形成的保护组织
④ 维管组织。包括产生次生维管组织的维管形成层和输导水分与无机盐的木质部,以及 运输营养物质的韧皮部。
4. 高等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的合称。形态上有根、茎、叶分化,又 称茎叶体植物。构造上有组织分化,多细胞生殖器官,合子在母体内发育成胚,故又称有胚 植物。 高等植物分为苔藓植物门、蕨类植物门和种子植物门。
5. 种子植物——种子植物是植物界最高等的类群。所有的种子植物都有两个基本特征: (1)体内有维管组织——韧皮部和木质部;(2)能产生种子并用种子繁殖。种子植物可分为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着,其外层没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种子的外层 有果皮包被。
2、熟悉:
1. 植物的六种基本类群——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 子植物 2.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一一细胞膜 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壁叶绿体液胞。 3. 植物组织的六种类型及其功能一一
1).分生组织:称为形成组织,特征是组成组织的细胞有分裂的能力,在植物胚胎发育早 期,所有胚性细胞进行分裂,但当胚进一步生长时,细胞分裂逐步局限于植物的特定部分, 直到成熟植物体,特定部分保留胚性细胞的特点,统称为分生组织。分生组织的作用直接关 系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根据来源分为: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次生分生组织。按发生 的部位分为:顶端分生组织、居间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
川原分生组织:位于根尖和茎尖先端,叫原始细胞或胚性细胞,特点是:细胞小,分生能 量强,排列紧密。
」初生分生组织:由原分生组织分裂而来,位于原分生组织之后,特点是:仍能分裂。可 分为:原表皮、原形成层、基本分生组织三个部分,他们将继续向成熟方向分化形成表皮、 皮层、维管组织、髓等成熟部分。两个合称顶端分生组织。禾本科的植物在节间有分生组织, 叫居间分生组织,属于初生分生组织。
-次生分生组织:由初生分生组织产生的薄壁组织在一定条件下恢复分裂机能转化形成的, 特点是如木栓形成层和形成层。次生分生组织不在根茎顶端而在他们的两侧。所以应该属于 侧生分生组织。次生分生组织不是所有的植物都有,只是见于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所以树 木的茎干不断增粗是次生分生组织形成层不断活动的结果。
2).薄壁组织:是植物的基本组织,有不同的来源。功能主要与植物的营养有关,具有同化、 贮藏、吸收、和通气等机能,如果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就称为同化组织;如果贮藏 了营养物质,则称为:贮藏组织;如果贮存大量水分,则称为:贮水组织;包间隙发达,充 满气体,称为:通气组织;具有吸收功能的组织称为:吸收组织,如根毛细胞。薄壁组织可 塑性强,可以恢复分生
组织的机能,形成次生分生组织。
3) .保护组织:分布与植物器官的表面,是控制蒸腾,防治水分丧失,防治机械损伤,和避 免其他生物侵入。分为:表皮、气孔、表皮毛。周皮、皮孔、树皮。
4) .疏导组织:是运输植物体内的水分和营养物质,把根部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及叶片中制 造的有机物质输送到植物体的其他部分。 分为两类:一类是疏导水分和无机盐的导管和管胞; 另一类是输送有机养分的筛管(被子植物)和筛胞(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导管分为:环纹、 网纹、螺纹、梯纹、纹孔导管。环纹和螺纹是器官形成初期出现,一般次生木质部中的导管 多是纹孔导管。筛管(被子植物输送营养物质的)筛胞(蕨类植物裸子植物)
。
5) .机械组织:起机械支持作用。特征是细胞的次生壁特强烈加厚,分为:厚角组织(生活 细胞,有叶绿体仅是局部加厚)和厚壁组织(死细胞,次生增厚,木质化分为纤维和石细胞)< 6)
是生活的薄壁细胞,产生分泌物质,一种是分泌物排除体外,如 腺。另一种是分泌物贮藏在体内。
4. 植物的分类单位一一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 .种是最基本单位,分类单位最 小,所包括植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多。
5. 植物的命名方法一一现行用拉丁文为生物命名的体系是由林奈提出来的出版。这个体系 称作林奈双名命名体系。如植物,采用两个拉丁化的名字(拉丁双名)来命名。第一个名代 表“属”名,第二个名代表“种加”词。由属名和种加词组合起来构成了物种名。
3、掌握: 1.
根最先突破种皮向下生长形成的根,称为
根一一种子萌发时,胚主根,它是植物体上
侧根。 .分泌组织:
:腺毛和蜜
最早出现的根。主根生长到一定长度时,在一定部位侧向从内部生出许多支根,称为
侧根和主根往往形成一定角度,侧根达到一定长度时,又能生出新的侧根。因此,从主根上 生出的侧根,称为一级侧根(或支根),一级侧根上生出的侧根为二级侧根,以此类推。主根 和侧根都有一定的发生位置,称为 定根。许多植物除产生定根外,由茎、叶、老根或胚轴上 生出根,这些根发生的位置不固定,称为 不定根。不定根也能不断产生侧根。禾本科植物种 子萌发时形成的主根,存活期不长,以后由胚轴上或茎基部所产生的不定根代替。
功能:
一、固着和支持作用 二、 吸收、输导和贮藏作用
植物所需要的水基本上靠根系吸收;根还吸收土壤溶液中离子状态的矿质元素等。 三、 合成作用
根能合成多种有机物;当病菌等异物入侵植株时,根亦和其他器官一样,能合成被称为“植 保素”的一类物质,起一定的防御或减灾作用;根还参与一些维生素和促进开花的代谢物的 制造。 四、 分泌作用和营养繁殖
根能分泌近百种物质,这些分泌物有的可以减少根在生长过程中与土壤的摩擦;有的使根形 成促进
吸收的表面;有的对他种生物是生长刺激物或毒素,、即所谓的异株克生现象。
除上述生理功能外,根还有多种用途,它可以食用、药用和做工业原料。某些禾本科或藤 本植物的老根,可雕制成工艺美术品。在自然界,根有保护坡地、堤岸和涵养水源、防止水 土流失的作用。
2. 茎一一茎的形态:直立茎、缠绕茎、攀援茎、匍匐茎; 一、 支持作用
茎内的机械组织,起着巨大的支持作用。 二、 输导作用
茎的输导作用是和它的结构紧密联系的。茎维管组织的木质部和韧皮部担负着输导功能。茎 木质部中的导管和管胞,把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运送到植物体各个部分。茎韧皮 部的筛管或筛胞(裸子植物),把叶的光合产物运送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三、 贮藏作用
茎基本组织中的薄壁组织较发达,其中贮存了大量物质,,既可作为其本身进一步发育的物质 来源,又可作食品和工业原料。 四、 繁殖作用
茎可作为扦插、压条、嫁接等营养繁殖的材料。用某种植物的枝条或芽嫁接到另一种植物上, 可改良植物性状。 五、光合作用
绿色的幼茎可进行光合作用,而叶片退化、变态的植物,如仙人掌科植物,其光合作用主 要在茎中进行。
3. 叶一一叶的主要功能是光合作用,其叶脉既可支撑叶片接受阳光、又可运输水分无机 盐和有机物;叶片的上下表皮细胞可透光不透水保卫细胞组成的气孔是气体进出的门户叶肉 细胞中的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机器” 等。
叶一般由叶片(leaf blade)、叶柄(petiole) 和托叶(stipule) 三部分组成,这三部分 都具
有的称为完全叶。而缺少其中任何一部分或两部分的叶称为 不完全叶;还有些植物的叶 甚至没有叶片,只有一扁化的叶柄着生在茎上,称为
叶状柄,叶可分为单叶和复叶两类。如
果一个叶柄上只生一个叶片,不论是完整的或是分裂的,都叫单叶。如果在叶柄上着生两个 或两个以上完全独立的小叶片,贝U叫复叶。复叶在单子叶植物中很少,在双子叶植物中相当 普遍。禾本科植物叶的形态一般不同,由叶片、叶鞘、叶舌、叶耳构成。有的植物,在同一 株上的叶片也有不同的形状,这种现象叫异型叶。
4. 花一一种子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典型的花,在一个有限生长的短轴上,着生花萼、 花瓣和产生生殖细胞的雄蕊与雌蕊。花由花冠、花萼、花托、花蕊组成,有各种颜色,有的 长得很艳丽,有香味。
5. 果实一一核果、荚果、柑果、瓠果、假果、颖果
是植物繁殖的工具。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发育成果实。种子是种子植物特有的器官。
种子植物中的裸子植物,因胚珠外面没有包被,所以右胚珠形成的被子植物是裸露的。而被 子植物的种子由果皮(子房壁或心皮)包被,所以果皮是被子植物特有的
6. 种子一一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特有的繁殖体。
7. 幼苗的形态与功能——幼苗具有三种主要营养器官:根茎叶。在子叶和胚芽之间的部 分,称上胚轴;子叶与初生根之间的部分,称胚轴或下胚轴。胚轴的生长情况随植物种类不 同形成不同的幼苗出土情况。分为:子叶出土幼苗。子叶留土幼苗。
二、生态学
(一)生态学基本概念 (二)生物与环境 (三)生物种群 (四)生物群落 (五)生态系统 1、了解:
1. 生态学的概念及其发展—— 从定义上说,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其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以生物为主体。 从研究内容 上说,一、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二、生态学是 研究以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为中心的宏观生物学;三、重点在于生态系统和生物圈中各组 分之间,尤其是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发展分为三类:一类的研究重点是自然历史;二类是动物的种群生态学和植物的种群生 态学;三类是生态系统生态学。这三类代表了生态学发展的不同阶段。强调不同的基础生态 学的分支领域。
2. 现代生态学的特点—— 首先,生态学研究对象的多层次性更加明显。 其次,生态学在研究技术和方法上取得很大进展。 第三,生态学在理论、应用方面都获得了全面的发展。 第四,生态学研究的国际性是其发展的趋势。 总的来讲,现代生态学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① 从野外考察转向实验分析。② 从定性走向定量。③ 研究重点转移,从个体转移到种 群和群落,进而发展到以生态系统研究为中心。④ 从自然生态转向人工或半自然生态,进而 发展到对社会生态系统的研究。⑤从理论走向应用。
3.环境——环境是针对某一主体而言的, 环境是指与某一特定主体有关的周围一切事物 的总和。因此,随中心事物不同,环境的含意也随之改变。
4. 环境要素——环境要素也称作环境基质,是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 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
5. 生态因子——构成环境的各个因素,称为环境因子。在环境因子中,对植物发生作用 的因子称为“生态因子”。生态因子中有一些是植物生活所必需的。
6. 生态作用——
7. 生态适应——生态适应是生物随着环境生态因子变化而改变自身形态、结构和生理生 化特性,以便于环境相适应的过程。生态适应是在长期自然选择过程中形成的。不同种类的 生物长
园林绿化专业基础与实务复习题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