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18年秋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6 戊戌变法导学.doc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6戊戌变法

教师寄 语 不思,故有惑;不求,故无得;不问,故不知 学习目 标 知道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史实。 【课前预习】 一、 序幕一一 “公车上书”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背景:1895年,《 》的签订,民族危机日益深重。 2. 概况: _______ 、 _______ 联合各省应试举人上书光绪帝,反对议和,请求 ___________ 。 3. 影响: _________ 运动揭开了序幕。 二、 发展一一维新思想的传播 1?创办报刊: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人士在各地 ,创办报刊,宣传 ,其中 影响最大的是《 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 2. 代表人物: _ 和 年6-9月,光绪帝在位时期。 三、 高潮一一百日维新 1. 时间: 2. 措施: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政治:裁撤冗官,允许 ______________ ; (2)经济:鼓励一私人兴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展农、工 商业;改革财政编制 _________ (3) 1?文化:废除 _____________ 改试策论,开办 ___________ ⑷军 事:裁减绿营,训练 又称“百日维新”。 四、 结局一一戊戌政变 1. 时间:1898年9月。 2. 原因:维新变法触动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 的。 ”,这次变法历时103天,因此 3. 名称:1898年是I口历戊戌年,因此称这次变法为“ 利益。 3. 经过: 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下令逮捕维新人士,康有为、梁启超逃往国 外, 等六人被杀。 的影响。 五、 影响: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在 _____________ 产生了 【合作探究】 戊戌变法在历史长河中犹如浪花击石,转瞬即逝,但它却有力地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回首戊戌,每一个探索救亡图存的中国人,都不会忘记当年在深重的民族危机中艰难起步、用 生命唤醒东方睡狮的爱国志士们! 【救亡图存——公车上书】 材料一 1895年春,乙未科进士在北京考完会试,等待发榜。《马关条约》小割让辽东半岛、 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赔款二万万两的消息突然传至,在北京应试的举人群情激愤。他 们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台籍举人更是痛哭流涕。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举人们为什么会群情激愤?这一事件带來了怎样的影响? 【大展宏图——百日维新】 材料二 戊戌维新,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少,而实二十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一一梁 启超

(2)史学家认为,“戊戌变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请结合戊戌变法的内容说明上述观点 的正

确性。

[曲终人散一一戊戌政变]

材料三 ……那个烦闷的夏季,又一次见证了旧制度的腐朽。刽子手挥”刀砍下了六颗爱国者的 头颅,也砍断了所有试图通过改良实现救国自强的人们的幻想。谭嗣同从容赴死,他认为国家 不昌盛是因为还没?有人为变法救国而流血。戊戌变法被扼杀了,但“六君子”的鲜血没有白流。 一一..《复兴”之路》

(3)你认为岀现材料三所描述的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你对“戊戌变法被扼杀了,但'六 君子’

的鲜血没有白流””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4)从戊戌变法的失败中我们应吸取什么教训?

【当堂反馈】

1. 1895年,假如你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你将目睹的历史事件是() A.火烧圆明园

B. “公车上书”

C.谭嗣同殉难

D.八国联军侵华

2. 针对近代史上的某一历史事件,有人这样评价“几个”幼稚的秀才和一个少不更事的皇帝,用 他们的

前程和脑袋,验证了保守势力的强大”。下列事件中符合这一说法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维新变法运动

D.义和团运动

3. 某中学八年级要排演一场《戊戌变法》的历史剧,某同学饰演变法时期的一位商人,那么他 应最赞

同下列哪项法令()

A.改革政府机构,任用维新人士 B.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C.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D.训练新式军队

4. “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这段话描述的是戊戍变法时哪项变法法 令的

实施情况()

A.开放言论B.兴办工矿企业C…保护农工商业的发展D.准许创办报刊和组织学会

5. 右图是“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英勇就义,从容赴死的图景。就义时他高呼:“有心杀 贼,无

力回无死得其所,快一哉快哉!”此处的“贼”是指()

A.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 B.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朝贵族 C.慈禧太后、袁世凯

D.慈禧太后、光绪皇帝

自我评价专栏 自主学习: 合作与交流:

2018年秋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6 戊戌变法导学.doc

6戊戌变法教师寄语不思,故有惑;不求,故无得;不问,故不知学习目标知道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史实。【课前预习】一、序幕一一“公车上书”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背景:1895年,《》的签订,民族危机日益深重。2.概况:_______、_______联合各省应试举人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u9if0pau46cyp27lz4y3h0qq02ukg01byo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