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密度说课稿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22, 2012
《物质的密度》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第六章《密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章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深化了质量这一知识,又引发学生思考质量与体积的关系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就全册而言为今后学习液体压强、阿基米德原理等知识做准备,并且“比值定义法”是今后学习很多物理量的重要方法。基于此新课程标准把“密度”列为初中阶段必须掌握的重点知识之一。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认知特点,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
知识技能目标:知道密度的公式,会运用公式进行计算,解
决简单问题。 2.
过程方法目标:通过经历密度概念的建立过程,学习用“比值
定义法”建立科学概念的思维方法,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3.
情感态度目标: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有
新的拓展,同时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及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围绕教学目标我将重点确定为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知道密度的公式,并会进行简单计算。难点为通过探究实验对密度概念的建立和理解。
二、教法分析
《物理课程标准》认为:让学生学到获取知识的方法,增强探究未知世界的兴趣和能力,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是与学习科学知识同等重要的,与以前的课程标准相比更强调学习的过程。
所以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运用多种教具和多媒体课件,采用探究式、体验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亲历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促进能力的发展。
教具学具准备:天平、量筒、立方体组、铁钉、铁球、细线、烧杯、水。
三、学法指导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应用物质的气味、颜色等特征来区别不同物质,具有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但是对于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以及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还没有涉及。所以这节课要引导学生去想、去说、去做、去感悟、去探索
学法指导:基于此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主要采用观察实验法、比较法、分析综合法、讨论交流法。
四、教学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