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6.2 温度保护 、烟雾保护和自动洒水装置齐全,灵敏可靠。 3.1.1.6.3 钢丝绳芯带式输送机沿线停车装置每100m安装一个,且灵敏可靠。
3.1.1.6.4 主要运输巷输送带张力下降保护和防撕裂保护装置灵敏可靠。
3.1.1.6.5 机头、机尾传动部件防护栏(罩)应可靠防止人员与其相接触。 3.1.1.7 信号
3.1.1.7 信号装置声光齐备,清晰可靠。 3.1.2钢丝绳牵引带式输送机 3.1.2.1驱动轮、导向轮、托绳轮
3.1.2.1.1驱动轮衬垫磨损剩余厚度不得小于钢丝绳直径,绳槽磨损深度不超过70㎜;导向轮绳槽磨损不超过原厚度的1/3;托绳轮衬垫圈磨损余厚不小于5㎜,贴合紧密,无脱离现象。
3.1.2.1.2轮缘、辐条无开焊、裂纹或变形,键不松动。 3.1.2.2滚筒、托辊、支架
3.1.2.2.1滚筒、托辊完整齐全,无开焊、裂纹或变形,转动灵活,运转无异响。
3.1.2.2.2各种过渡架、中间架及其它组件焊接牢固,螺栓紧固,无严重锈蚀。 3.1.2.3牵引钢丝绳
3.1.2.3.1钢丝绳的使用符合《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
3.1.2.3.2插接头光滑平整,插接长度不小于钢丝绳直径的1000倍。 3.1.2.4输送带
3.2.4.1输送带无破裂,横向裂口不得超过带宽的5%;无严重脱胶,橡胶保护层脱落不得超过0.3 m2,输送带连续断条不得超过1m。 3.1.2.4.2槽耳无严重磨损,输送带托带耳槽至输送带边缘不小于60㎜。
3.1.2.4.3输送带接头牢固,平整光滑,无缺卡缺扣。 3.1.2.5制动装置
3.1.2.5.1制动装置各传动杆件灵活可靠,各销轴不松旷,不缺油,闸轮表面无油迹,液压系统不漏油。各类制动器检修后在正常制动和停电制动时,不得有爬行、卡阻等现象。
3.1.2.5.2 盘式制动器装配后,油缸轴心线应平行;在松闸状态下,闸块与制动盘的间隙为0.5~1.5mm;两侧间隙差不大于0.1mm。制动时,闸瓦与制动盘的接触面积不低于80%。闸瓦瓦衬需阻燃、抗静电材料。
3.1.2.5.3 闸瓦式制动器装配后,在松闸状态下,闸瓦与制动器轮表面的间隙为0.5~1.5mm,两侧间隙之差不大于0.1mm;制动时,闸瓦与制动轮的接触面积不低于90%。制动力矩符合《煤矿安全规程》。 3.1.2.5.4闸带无断裂,磨损剩余厚度不小于1.5㎜,闸轮磨损沟槽时不得超过闸轮总宽度的10%。 3.1.2.6 拉紧装置
3.1.2.6.1部件齐全完整,焊接牢固,动作灵活。
3.1.2.6.2钢丝绳拉紧车及输送带拉紧车的调节余程不小于各自全行程的1/5。配重锤符合设计规定,两支架间钢丝绳的挠度不超过50-100mm。
3.1.2.7装卸料、清扫装置
3.1.2.7.1料口不得与输送带面直接接触,给料应设缓冲挡板和缓冲托辊。
3.1.2.7.2挡煤板装设齐全,不漏煤,调节闸门动作灵活可靠。 3.1.2.7.3清扫装置各部件灵活有效。 3.1.2.8安全保护
3.1.2.8.1各项安全保护装置齐全,动作灵敏可靠。
3.1.2.8.2沿线保护、乘人越位保护动作灵敏可靠。沿线保护的设置检举不大于40m,底皮带可适当加长。 3.1.2.8.3紧急停车开关灵敏可靠。 3.1.2.9信号与仪表
3.1.2.9.1声光信号装置应清晰可靠。
3.1.2.9.2电流表、电压表、压力表、温度计齐全,指示准确。每年校验一次。
3.2刮板输送机、转载机 3.2.1机头、机尾传动部 3.2.1.1机头、机尾架
3.2.1.1.1机头、机尾、过渡槽、过桥架无开焊。机架两侧的对中板的
垂直度允差不得大于2mm。机架上安装传动装置的定位面、孔符合技术文件的要求。
3.2.1.1.2机头架、机尾架与过渡槽的连接要严密。上下左右交错不得大于3mm。
3.2.1.1.3压链器连接牢固,磨损不得超过6 mm。超过时,可用电焊或热喷涂方法修复。
3.2.1.1.4整体链轮组件、盲轴安装符合技术文件的要求。采用分体链轮结构时,半滚筒、半链轮组合间隙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在1~3mm范围内。
3.2.1.1.5机头轴、机尾轴转动灵活,不得有卡碰现象。 3.2.2机械传动装置
3.2.2.1机壳各轴孔尺寸精度、粗糙度、中心距、各孔的形位公差,均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要求。
3.2.2.2机壳和联接罩上的螺纹孔、定位孔、台修复后符合技术文件的要求。
3.2.2.3轴承无明显磨损痕迹,游隙符合要求。 3.2.2.4 紧固件无明显塑性变形。
3.2.2.5 各零件无损伤,无明显磨损痕迹、变形。 3.2.2.6 密封件和有机软管全部更新。
3.2.2.7组装时各零部件要认真清洗,不得有锈斑,机壳内不得有任何污杂物。
3.2.2.8 各传动部安装、调整后符合技术文件的要求。
3.2.2.9减速器按规定注入润滑油。液力耦合器作耐压试验并注入规定品种和体积的介质。
3.2.2.10制动盘、联轴器、耦合器动平衡试验符合技术文件的要求。 3.2.2.11减速器、链轮组件无渗漏现象。冷却、润滑装置齐全、完好,无渗漏现象。
3.2.2.12安装完毕,人力试转无卡阻现象。 3.2.3 链轮、舌板、分链器
3.2.3.1链轮齿面应无裂纹或严重磨损,链轮承托水平圆环链的平面的最大磨损:节距≤22mm时,不得超过5mm;节距≥22mm时,不得超过6mm(可用水平圆环链置于链轮上,检查圆环链上表面与轮毂的距离)。
3.2.3.2链轮不得有轴向窜动。双边链链轮与机架两侧间隙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不大于5mm。
3.2.3.3护板、分链器无变形,运转时无卡碰现象。舌板不得有裂纹,最大磨损不得超过原厚度的20%。
3.2.3.4联轴器的弹性元件、剪切销的材质与尺寸均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规定。
3.2.3.5防护罩无裂纹,无变形,连接牢靠。 3.2.4、机身 3.2.4.1刮板、链条
3.2.4.1.1刮板弯曲变形不得大于5mm。中双链、中单链刮板长度磨损不得大于1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