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
双沟小学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课文的主题是人文精神,讲述了做人的基本准则。《诚实与信任》是一篇记叙文,讲述了“我”不小心碰坏了别人的车,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留下了联系方式,车主打电话表示感谢,并不用“我”赔偿,从而告诉我们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珍珠鸟》是一篇散文,重点写了“我”与鸟逐渐熟悉亲近的过程,告诉我们信任,能创造美好的境界。《九色鹿》是一篇民间故事,讲了九色鹿救了调达,调达发誓不泄露九色鹿的住处,但当他看到皇榜见利忘义,最后受到应有的惩罚,从而告诉我们做人应该恪守信用。 二、单元教学目标
1、能读会写课文中的生字,培养使用词典独立识字的良好习惯。 2、继续培养在阅读的过程中主动做记号的习惯。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在理解自然段意义的基础上简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树立正确的人格。
5、培养主动阅读相关拓展阅读的习惯。 三、单元教学的重点
1、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做人的基本准则:诚实、守信、友善。 2、围绕相关文章进行故事的拓展延伸。 四、课文教学设想
1、《诚实与信任》文中讲到两个人,一个是“我”,“我”是一个敢于承担责任的人,深夜撞了别人的车,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主动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在车主打来电话的时候,把责任揽在自己身上。“我”的善良和诚实感动了车主,车主来电仅为表示感谢,而不是索赔,可见他也是一个宽容而善良的人。在教学中,应该从故事情节入手,把握人物的动作、行为、语言,在朗读和想象中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真正认识诚实比金钱更重要。怎样引导学生走进文中两个人物的内心世界呢,关键上抓住文章中留白的部分启发学生想象:“一般人开车撞碎了人家车的反光镜,在那样的情况下,会怎样做”;“假如你是小红车主人,当你看到这张字条时,你会怎么想”想象的依据是课文,补白的目的也是为了更
好地“会文”。这样的设计之后,是为了学生能很好地把文本中语言进行内化,实现学生与文本对话“读进去”再“读出来”,读书明理。
2、《珍珠鸟》这篇文章生动、细致地描述了珍珠鸟的外形特点及在“我”的爱心呵护下,由害怕人到亲近人的过程,揭示了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境界的道理。学生可在兴趣激发的基础上,通过通读全篇,理清叙事线索,体察人、鸟的一举一动,从“我”和鸟儿的和谐相处中,整体感知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赏读课文精彩章节,可采用多种形式,品读欣赏优美、精彩、富有哲理的语言,学生在人情人境的赏读中,受到美的熏陶,领悟人生的道理。教学以人为本,学生是主体,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教师走进学生中间以导为主。师生共同探究的同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指导学生读中质疑,读中感悟,读中积累。在具体的教学中以课文为本,以紧扣品读字句为前提,领着学生在诵读中发现美的朋友,品味美的情感,抒发美的心声。教学结束时,可关注文本意蕴的人文素材,利用看图训练与人文教育有机结合,让学生通过朗读、交流、看图、谈体会,对他们进行爱护鸟类,爱护动物的教育。
3、《九色鹿》这篇课文教学从莫高窟的壁画入手,从不为熟悉的“九色鹿”这个名字入手,了解故事的内容,体会九色鹿与调达不同的为人处世方式,在揣摩人物的语言、动作中体会人物的心理,从而明白做人应将诚信。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了解更多的民间故事和莫高窟的壁画上的故事,培养拓展阅读的能力。
19.《诚实与信任》教学设计
双沟小学刘云玲
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9/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并能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力目标:
1.研读课文,培养学生研究、交流的能力。
2.有感情地朗读“我”与车主的对话,倡导个性化朗读。 情感目标:
懂得“诚实与信任比金钱更重要”,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友好。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用一句话概括“钱”的作用(学生说话交流) 2.故事激趣
一个中国留学生在获得德国某名牌大学博士学位后,决定留在德国发
展。可他找了一家又一家公司,均被谢绝。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学生猜测。)
真正原因:该生逃过三次票。
这个中国留学生缺什么呢让我们到课文《诚实与信任》中找答案。 二、教师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整体感知内容
1.出示插图,看这幅图,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自由表述)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大家认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找
出含有课题的一句话。
3.指名读课文(2人)。 4.交流反馈:
三、与文本对话,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中解读文本 问题一:为什么会发生交通事故 重点推敲:
句1:天很黑,又有雾,尽管有路灯,还是看不清。(天气原因)
句2:这辆车的车头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车主违章停车的原因) 句3:快到家时,汽车刚从快车道进入慢车道……我往回走了五六十
米……(归心似箭,车速过快的原因)
问题二:为什么要留纸条 重点推敲:
句1:虽然这辆……但它毕竟是停着的,事故的责任应该在我。
句2:我环顾四周,不见一人,便在路灯下写了一张字条,压在这辆车
的雨刷下。
问题三:字条上会写些什么
1.讨论,各抒已见,这张留言条该怎么写。
2.悟出作者为什么不写事故原因。(表现了“我”不怨天,不尤人,敢于承
担责任的可贵精神。)
四、精读课文,深入解读文本,培养能力,形成价值观
<写字条>
(1)讨论句子:“我环顾四周,看不见一个人。便在路灯下写了一张字条,压在小红车的雨刷下。字条上,我写明自己的姓名、电话,希望车主与我联系。”
A.学生说体会
B.出示句子,生有感情地朗读,之后继续交流。 C.什么叫环顾,我为什么要环顾
D.在“我”当时所处环境下,换了有些人,可能会怎么做(学生联系
课文说理由)
(2)小结:应该是双方共同承担的责任,作者却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这种精神真令人敬佩,谁能读好这句话
(3)“我”留下了字条,字条上会写些什么呢假如你就是文中的“我”
你会怎么写这张字条
A.学生说字条内容。
B.现在你准备把这张字条……
C.我想劝你别放,为什么呢防人之心不可无,你能信任一个素不相
识的人吗
D.你依然决定留下,为什么你能信任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呢 (4)“我”留下了字条,你觉得我还留下了什么
(5)如果你是小红车主人,看到字条会说什么 <打电话>
过渡:刚才大家所说的,正是小红车主人所想的。事隔二天,他主动
打电话与作者联系。
(1)出示对话,找出哪些是我说的,哪些是车主说的。 (2)同桌练习对话。 (3)指名表演。
(4)听了这一段对话,有什么问题吗——小红车主人为什么要感动 (5)让我们带着疑问再自己读课文对话。
(6)讨论:“我”的哪些言行感动了小红车主人,使他要感谢我 (7)交流。重点围绕“我”为什么坚持要付款,让学生理解“我”的
真诚。从而理解小红车主人对“我”的信任。
(8)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段对话。
(9)“我”真诚的言行得到了小红车主人的感谢,在小红车主人眼中,
“我”是个怎样的人呢
(10)两人的对话充满了真诚和对话,可小红车主人却搁下了电话,为什
么
五、设计练笔。加深理解
1.读、背最后一段对话,想一想课文为什么要用“诚实与信任”作题目
还可以用什么作题目
2.关于“诚实与信任”,你一定有了更深的理解,你想说什么请用一两
句话把他写下来。
3.假设你就是课文中的“我”,请你用上自己的姓名、自己家的电话号
码,给车主留个条。
4.搜集关于“诚实”的故事和名人名言,并适当地摘抄下来。
第二课时
一、听写词语
单据 陌生 咔嚓 驱车 能见度 歉意 故障 环顾 搁下 反光镜 二、精读课文
1.默读课文,按时间顺序把课文分成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一天深夜”到“希望车主与我联系”。 第二部分从“事隔三天”到课文结束。
2.请一个同学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碰碎别人车
上的反光镜的事情发生以后,他是怎么做的
3.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相继出示句子:
(1)天很黑,又有点雾,尽管有路灯,能见度仍很差。 ①“能见度”是什么意思 ②这天,为什么能见度很差
(深夜,天很黑,又有点雾。) ③请个别同学读句子,再齐读。
在这样的情况下,作者出了点儿差错,当属正常。我们看看他是
如何处理所发生的情况的
(2)我环顾四周,看不见一个人,便在路灯下写了一张字条,压在小
红车的雨刷下。字条上,我写明自己的姓名、电话,希望车主与我联系。
①“环顾”是什么意思
②在“看不见一个人”的情况下,作者可以一走了之,但他没有这
样做,而是敢于承担责任,主动写下字条,想一想:他为什么这么做
提示:
a.诚实是做人起码的要求,作者深深地懂得这一点,即使没有
人看见他把别人车上的反光镜弄碎了,他也能讲求诚实,使自己心安理得。
b.假如作者一走了之,他也就可以不负这个责任,但是,他的
心里永远都会有负担,感到不踏实。
c.诚实的行为是人格力量的象征,这件事显示了作者的高度自
尊,也一定会赢得别人的尊重。(齐读句子)
4.请两个同学分角度朗读“打电话”这部分课文。思考:从作者与车主
的通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5.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相应点拨。
提示:a.我知道了作者不但是个诚实的人,而且是个很有礼貌的人,
当车主打来电话,作者首先说“对不起”,表示歉意。
b.我还知道作者的举动,让车主深受感动。作者的诚实行为
不但显示了自己的高度自尊,而且赢得了车主的尊重。
c.我还知道在那位车主看来,人和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
的东西,那就是诚实与信任。
6.出示句子,朗读并理解。
“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与信任这
比金钱更重要。”
(1)个别读,齐读。
(2)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提示:
a.诚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用钱买不来的。作者不小心碰碎
了别人车上的反光镜,没有人看见,他完全可以不管。但是,诚实在作者看来比什么都重要,这关系到一个人的德行,是一个人立身处世之本。因此,作者把做人诚实看得比一切都重。
b.车主自己换了新的反光镜,并不要作者赔偿,因为作者的诚实让
车主深受感动,从中认识到人和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诚实和信任。反光镜的价格是有限的,而诚实的美德是无价之宝。
c.因为有了“诚实与信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变得融洽,即
使是两个陌生人。说明了人们渴望做诚实的人,人们希望周围都是诚实的人,人们需要与诚实的人相处。
7.车主的这番话深深地印在了作者的脑海里,我希望这句话同样也深深
地印在同学们的脑海里。
(学生反复朗读,记住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