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1.0 可编辑可修改 1、岩石的成因及常见岩石
岩石种类 形成原因 岩浆喷出地壳冷却凝固而成 明显矿物晶体颗粒、气 孔或柱状结构 岩浆侵入地壳冷却凝固而成 花岗岩 特征 常见类型 玄武岩 喷出岩侵入岩 岩浆岩 沉积岩 地表碎屑物一层层堆积、压实、 有明显层状结构特征或 石灰岩、砂岩 固化而成 化石。 页岩、砾岩 大理岩、板岩 片麻岩 地壳运动产生的高温、高压条件 变质岩 下原来岩石的成分和结构发生变 化而形成的新岩石 片状的结构 2、岩石的应用:建筑材料(大理石、花岗岩),工艺品材料(和田玉、青田石)等;岩石在形成过程中科
院形成各种矿产资源(铁矿、铜矿)。
第四节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1、地壳变动:岩石的变形、海路的变迁以及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都是地壳变动的结果。悬崖峭壁上岩层断裂的痕迹、采石场上弯曲的岩层、高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的三根大理石柱的升降(说明发生了海陆变迁)、火山和地震。 褶皱:地壳受力挤压而发生的弯曲变化。形成山脉 断层:岩层受力断裂,断块位置发生错动。形成谷地 2.火山:火山口、火山锥、岩浆通道三部分组成
(1)火山喷发物:气体(水蒸气、二氧化硫)、液体(熔岩流)、固体(火山灰、火山尘、火山弹) (2)火山按活动特点分为:活火山(富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 (3)分布:环太平洋陆地和周围海区,以及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带
3.地震:(1)成因是:地壳岩石在地球内力作用下,发生断裂或错位而引起震动。
(2)地震结构包括:震源(发源地)、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处,受影响最大)、震源深
度(震源到震中的距离)、震中距(地表某处到震中的距离)。 (3)分布:环太平洋陆地和周围海域,以及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 (4)防震自救的措施:跑到空旷的地方,或躲到面积较小的房间里或桌子下等。 (5)地震预兆:马不进圈、鸡飞狗叫、猪不吃食、井水喷涌、出现地光、蜜蜂群迁等。
第五节 泥石流
1. 泥石流是指在山区因为暴雨或其他原因引发的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 2. 泥石流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1) 自然原因:
11
v1.0 可编辑可修改 ①山区(特别是陡峭地形)有利于水流汇集,水流的流速较大,冲刷力强; ②山坡或沟谷表层堆积有大量的松散碎屑物(土、石块等),容易被水流冲刷; ③有暴雨或持续性的降水,形成了大量的流水。
(2) 人为原因:滥砍滥伐,不合理地开挖和堆积,改变了地表形态和土层结构。
3.泥石流的爆发往往具有突发性和历时短的特点,经常与山体滑坡和崩塌相伴发生,破坏力巨大。 4.危害:泥石流常常会冲毁公路、铁路、水电站等设施,摧毁矿山,掩埋良田,堵塞河流,毁坏房屋建筑。 5.防御措施:
(1)应急措施:泥石流发生时,应设法从房屋里跑到开阔地带,并迅速转移到高处,不 要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要向两边的山坡上面逃生。
(2)防御措施:建立预测、预报及救灾体系;植树造林;修建工程设施阻挡、调整和疏导 泥石流;对于遭受泥石流严重威胁的居民、企业和重要工程设施等及时搬迁和疏散。 第六节 地球表面的板块
1,大陆漂移说:魏格纳依据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可拼合性和其他依据提出。
2,海底扩张说:由哈里赫斯和迪茨基提出,在大洋中部形成一个地壳裂缝(称洋中脊),那里热的地幔物质不断上涌出来,把洋壳上的较老的岩石向两边不断地推开。在洋壳上方的大陆地块,像在输送带上一样被推着一起向两边移动。 3. 板快构造学说:
(1)全球由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六大板块组成,漂浮在软流层上,不断地发生碰撞和张裂。
(2)板块的碰撞形成了山脉(海沟、岛屿),板块张裂形成了裂谷和海洋(东非大裂谷和大西洋) 第七节 地形和地形图 1,地形的类型
山地——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并且相对高度超过200米
高原——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顶面平坦宽广,相对高度较小(和山地的区别) 丘陵——海拔一般在200~500米,地面起伏和坡度都较缓,相对高度一般在100米以下 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宽广平坦,起伏很小
盆地——四周高,中间低,海拔高度有高有低,相对高度较小 2, 表示地形起伏的地图
(1) 等高线: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每条等高线都有相应的海拔高值。 (2) 等高线地形图:将不同高度的等高线投影到同一个平面上,用来表示起伏的地形
(3) 等高线的数值可以表示海拔和地势起伏的状况: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 (3)地形和等高线分布的关系。 地形部位 山顶(A) 12
等高线分布特点 等高线呈封闭状态,由外向内,海拔增高 v1.0 可编辑可修改 鞍部(E) 峭壁(B) 山脊(F) 山谷(C) 陡坡(乙) 缓坡(甲) 两条等高线凸出部位相对应 等高线重叠处 等高线向海拔较低处凸出 等高线向海拔较高处凸出 等高线较密处 等高线较疏处 3,地形的变化
(1) 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因素主有:风力、流水、冰川、海浪、生物等的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作
用。外力作用:削低高山,填平深谷,使地表趋于平坦
①降水丰富的湿润地区,流水对地表形态影响最大:流水冲刷使黄土高原变得沟壑从横,使石灰岩溶蚀形成溶洞,江河携带的泥沙在河流的中下游和河口沉积会形成平原和三角洲 ②较少的地区,风的吹蚀和沙的沉积会形成风蚀城堡和沙丘 ③高寒地区,冰川移动的作用下会形成角峰和冰斗谷 (2)内力和外力作用对地球的地形形成的区别
内力作用使地面形成高山,深谷,使地表起伏加大。影响是阶段性的。
外力作用主要是削低高山,填平深谷,使地表趋于平坦。具有缓慢、持久的影响。 (3)地球表面的形态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就全球而言,内力的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居主导地位,而在局部地区,外力作用也可能居于主导地位。
第四章 物质的特性
第一节 物质的构成 1、定义: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2、性质:(1)分子很小。 (2)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3)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
(4)同种分子之间有斥力,不同种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13
v1.0 可编辑可修改 3、气体分子之间空隙最大,液体分子次之,固体分子之间间隙比较小。
4、扩散现象说明了一切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还能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
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的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5、蒸发的微观解释:处于液体表面的分子由于运动要离开液面的过程,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越容易离开液面。
6、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水蒸气容易被压缩,而水和冰并不容易压缩:水蒸气、水和冰都是由分子构成的,但水分子之间间隙差别较大,水蒸气的水分子之间的间隙较大,而水和冰的水分子之间间隙很小,所以水蒸气易被压缩,而水和冰不易被压缩。
第二节 质量的测量
1、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物体的质量是由物体本身决定的。它不随 温度 、 位置 、 形状 、 状态 的变化而改变。 2、国际上质量的主单位是千克,单位符号是Kg。 其他单位有吨(t)、克(g)、毫克(mg)。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10毫克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150g,
成人:50Kg—60Kg, 大象6t; 一只公鸡2Kg,一个铅球的质量约为4Kg. 3、测量质量常用的工具有电子秤、杆秤、磅秤等(弹簧秤不是测量质量的工具)。 实验室中常用托盘天平测量质量。 4、托盘天平的基本构造是:
分度盘、指针、托盘、横梁标尺、游码、砝码、底座、平衡螺母 5、在使用托盘天平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①放平: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②调平:将游码拨至“0”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零刻度线或指针在中央刻度线左右小范围等幅摆动。(判断天平是否平衡的依据)
当指针偏左时应当如何调节平衡螺母把左端的平衡螺母或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移 14
6
v1.0 可编辑可修改 ① 称量:左盘物体质量=右盘砝码总质量+游码指示的质量值 (游码以左端刻度线为准,注意每一小格代表多少g)
加砝码时,先估测,用镊子由大加到小,并调节游码直至天平平衡。
用已经调平的天平测量物体时如果称量过程中,指针偏左,说明左盘重,此时要向右盘加砝码或是向右移动游码,如果是指针偏右,则要减砝码。
注意:不可把潮湿的物品或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左盘上(可在两个盘中都垫上大小质量相同的两张纸或两个玻璃器皿)。
⑤整理器材:用镊子将砝码放回砝码盒中,游码移回“0”刻度线处。(向左移动)
思考:有位粗心的同学错将物体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问,此时物体的质量如何求算
将上述公式变为 右盘物体质量=左盘砝码总质量-游码指示的质量值
若砝码磨损了,测量结果比真实值偏大,如果砝码生锈了,则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 第三节 物质的密度
1、密度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该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形状、体积、质量无关,即对于同一物质而言,密度值是不变的。(如: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样的;) 通常不同的物质,密度也不同; 2、 密度的公式: ρ=m/v (公式变形:m=ρv v=m/ρ)
ρ表示密度, m表示质量(单位:千克或克),v 表示体积(单位:米3或厘米) l 水银的密度为×10千克/立方米,它所表示的意义是1立方的水银的质量是×10千克, 3、密度的单位:
(1)常用密度的单位:千克/立方米 或 克/立方厘米(质量/体积单位就可) (2)两者的关系: 1克/立方厘米=1000千克/立方米 1千克/立方米=1×10 克/立方厘米
(3) 水的密度: 1×10千克/立方米或1克/立方厘米
(4)单位转化: 1毫升 = 1立方厘米 = 1×10立方米 1吨=1000千克=1×10方克
1毫升 = 1×10方升 1升=10立方米
4、密度的测量(1)测量原理:ρ=m/v
(2)测量步骤(固体):①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m; ②用量筒或量杯测量物体的体积v;③计算ρ=m/v
-3
-3
-6
6
3
-3
3
3
3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