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归纳:德育过程
一、德育过程的概念
德育过程是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面的影响,使得一定社会的政治思想、法制思想以及道德等形式的社会意识、社会规范,转化为自身品德的过程。德育过程的本质就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过程。具体来说,德育过程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社会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地施加思想道德的影响,以达到预定德育目的的过程。
二、德育过程的结构和矛盾
德育过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教育者是德育过程的组织者、领导者,是一定社会德育要求和思想道德的体现者,在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育者包括直接的和间接的个体教育者和群体教育者。
受教育者包括受教育者个体和群体,他们都是德育的对象。在德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既是德育的客体,又是德育的主体。当他作为德育对象时,他是德育的客体;当他接受德育影响、进行自我品德教育和对其他德育对象产生影响时,他便成为德育主体。
德育内容是用以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是受教育者学习、修养和内在化的客体。学校德育的基本
内容是根据学校德育目标和学生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确定的,它具有一定范围和深浅层次。
德育方法是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它凭借一定的手段进行。教育者借助一定的德育方法将德育内容作用于受教育者,受教育者借助一定的德育方法来学习、修养、内化德育内容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品德。
德育过程中的各要素,通过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活动而发生一定的联系和相互作用,促使受教育者的品德发生预期变化的矛盾运动过程。其中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由于这一矛盾的不断产生和解决,才不断将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品德, 从而实现德育内容,达到德育目标。这是一定社会思想道德个体化过程和受教育者在思想道德方面社会化或再社会化过程,是社会思想道德遗传和继承相统一的过程。
三、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一)德育过程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的。道德认知是人们对行为规范、是非善恶的主观认识和评价,是影响情感、坚定意志、采取行动的基础。道德信念是道德认知发展的高级阶段,只有具备深刻的道德认知,形成坚定不移的观念,才能产生道德信念。道德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所作判断后引起的内心体验,它对道德行为起着巨大的调节作用。道德意志是一
个人为实现一定的道德行为而体现的一种坚持精神,德育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道德行为是衡量一个人觉悟高低和道德好坏的重要标志,是学生在一定道德认知、情感、道德、意志支配下所采取的行动。
(二)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具有多样性
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的现有思想品德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是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教育者的德育要求是根据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实际状况提出来的,一般高于受教育者现有的思想品德发展水平,因此,这种要求就会与受教育者原有的思想道德状态发生矛盾。这种内部的矛盾运动就成了思想品德发展的根本动力。然而,受教育者自身思想品德的内部矛盾也存在多样性。例如,家庭、学校、社会对受教育者的教育要求不一致或相互抵触时,受教育者就会产生迷茫和疑惑。此外,学生个体心理素质方面的矛盾,即知、情、意、行各种心理因素之间的矛盾也是个体道德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主要方面。
(三)德育过程是在活动和交往中接受各方面影响的过程,具有实践性的特征
受教育者的品德形成正是通过交往和活动而形成的。活动和与同伴交往是道德发展的主要环境,成人、教师及其他社会环境因素施加再大的影响,需须通过学生自身的积极活动与思考才会发生作用。学生只有通过活动和实践,才能全面而深刻地获得道德认知,调节道德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