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
并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新的问题。
3.关注:学生在观察过程中的组织纪律性,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交流和记录情况。 4.设计意图:认识蜗牛的身体结构特点。 三、观察蜗牛的运动和反应
1.组织学生讨论观察蜗牛运动的方法和记录的方法。
在学生观察过程中解答学生问题和给予指导。
2.学生观察、记录蜗牛的运动。并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新的问题。 3.关注: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是否用到适度刺激的方法观察蜗牛的反应,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交流和记录情况。
4.设计意图:认识蜗牛运动的特点:靠腹足运动,爬过的地方有粘液,能对刺激做出反应。
(备注:观察蜗牛的身体和观察蜗牛的运动最好结合起来在同一时间段完成) 四、饲养蜗牛
1.教师介绍饲养蜗牛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学生饲养、观察蜗牛并记录发现和产生的新问题。 3.关注:饲养过程中是否坚持观察、记录。
4.设计意图:在饲养过程中了解更多有关蜗牛的信息。
文档
第三课 蜗 牛(二)
教学容:教科书第29-30页。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蜗牛有一些与生命活动相关的生活习性:运动和休眠、呼吸、吃食、排泄。 2.过程与方法: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遇到的不同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细致观察对获得信息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经历观察蜗牛吃食、休眠、排泄的过程,体会观察对获取信息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学生表现自我的欲望与倾听他人意见的冲突。 教学准备:
分组:2-3只饿了的蜗牛,菜叶、苹果片、饼干、等食物,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交流饲养蜗牛的经验和发现 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容。 2.交流饲养蜗牛过程中的发现。 3.教师板书学生汇报的容。
4.关注:汇报情况的真实性,要求汇报的是自己观察到的而不是听别人说的或丛书上看到的。
5.设计意图:获取更多的有关蜗牛的信息,初步体会观察对获取信息的重要性。 二、观察蜗牛吃食
1.整理有关蜗牛排泄的信息,引出蜗牛吃什么和不吃什么。 2.学生设计蜗牛吃什么和不吃什么的实验。 3.学生用实验验证蜗牛吃什么和不吃什么。 4.教师注意就学生提出的新问题提供信息。
5.关注:学生设计实验的多样性和可行性;学生观察过程中新问题的提出。 6.设计意图: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遇到的问题。 三、观察蜗牛排泄和呼吸
1.指导观察蜗牛排泄和呼吸的方法。 2.学生观察蜗牛排泄和呼吸。
文档
3.关注:学生观察的方法的正确性和学生获取更多地(如排便)信息。 4.设计意图:体会细节观察对获取信息的重要性。 四、继续观察蜗牛
1.学生课后继续饲养蜗牛、并观察和记录获取的信息。 2.教师注意在学生饲养过程中就学生提出的新问题提供信息。 3.关注:饲养中是否仔细认真的观察,注意引起饲养和观察的兴趣。 4.设计意图:在饲养中获取更多的有关动物的信息。
文档
第四课 蚯 蚓
教学容:教科书第31-32页。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1)蚯蚓有其适应环境的身体结构。
(2)蚯蚓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如对外力刺激的反应、对水的反应。 2.过程与方法:
能用简图画出蚯蚓的形态结构,能用维恩图比较相同和不同。 3.情感、态度、价值观 :
喜欢蚯蚓这样的小动物,树立认真细致、实事地观察态度,做到不打扰、不伤害小动物。
教学重点:经历对蚯蚓的观察,初步理解动物身体结构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对蚯蚓的细致的观察,对蚯蚓身体结构的认识。 教学准备:
每组:几条蚯蚓,一只浅水碟子。 教学过程:
一、课前布置学生捉蚯蚓
1.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在哪里捉到的蚯蚓,捉到蚯蚓的地方有什么环境上的特点。 2.关注:学生捉蚯蚓是否伤害蚯蚓和其他动植物。 3.设计意图:使学生对蚯蚓的生活环境有一个初略的认识。 二、观察蚯蚓的身体
1.组织讨论观察蚯蚓的身体的顺序,讨论纪录的方法。
在学生观察过程中解答学生问题和给与指导。
2.学生观察、记录蚯蚓的身体。并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新的问题。 3.关注: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是否注意到肛门和环带,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交流和记录情况。
4.设计意图:认识蚯蚓的身体结构特点。 三、观察蚯蚓的运动和反应
1.组织学生讨论观察蚯蚓运动的方法和记录的方法。
在学生观察过程中解答学生问题和给予指导。 2.学生观察、记录蚯蚓的运动。
文档
并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新的问题。
3.关注: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是否用到适度刺激(比如用水刺激)的方法观察蚯蚓的反应,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交流和记录情况。
4.设计意图:认识蚯蚓运动和反应的特点:靠环节间的缩放运动,能对刺激做出反应。
四、比较蚯蚓和蜗牛的相同和不同 1.回顾维恩图的用处。
2.学生把上节课学的蚯蚓的特点写在左边圆圈里,把蚯蚓的特点写在右边的圆圈里,划去各自相同的特点。
3.小结蚯蚓和蜗牛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4.关注:学生比较的信息的多寡。
5.设计意图:初步体会动物具有相同的特点。 五、鼓励学生饲养蚯蚓,以获取更多有关蚯蚓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