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课程名称 课程性质 用水测量时间 新授课 1.知道在一定的条件下,水的运动具有等时性,流水的速度与水位等条件有关。古人利用流水来计时。 教学目标 2.记录100毫升水缓缓漏完需要多少时间,根据记录推测10毫升、 50毫升、300毫升分别需要多少时间。然后经历怎样使流水速度均匀的探究活动。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一个水钟流水从“看似均匀——实际上不均匀——怎样均教学重难点 匀”的探究历程。 【教学难点】让学生充分展开其思维,根据学生所积累的默会知识进行合理的推测。 教学方法 引导+小组合作+讨论+探究 每个小组一个铁架台、一个漏杯、一个量筒、装300毫升水的烧杯、2个装600毫升的矿泉水瓶、电子表,实验记录单,毛巾一块。 一、引入: 步骤一:思考:在古代,人们还曾经利用流水来计时,他们是怎样设计这种计时工具的呢? 步骤二:揭题:用水测量时间。 二、古代的水钟: 步骤一:播放用水计时的录象资料。 步骤二:小组讨论,尝试解释这些水钟是怎样计时的?(受水型:水位上升多少看时间;泄水型:水位下降多少看时间) 步骤三:思考并讨论:古人是怎样想到用流水来制作计时工具的?水钟的制作必须解决什么问题?(滴水的匀速性) 教具及活动单 教学进程 步骤四:全班交流 三、实验探究: 步骤一:师出示滴漏实验装置,小组合作实验一:记录100毫升水缓慢流完需要多少时间。 1、汇报交流实验结果,并讨论:结果为什么会存在差异? (滴漏孔的大小、操作误差……..) 2、根据自己小组的记录结果,推测流10毫升、50毫升、300毫升分别需要多少时间? 步骤二:小组合作实验二:测量记录流10毫升、50毫升、300毫升分别需要多少时间? 1.反馈:我们的推测与实验结果接近吗?想一想:为什么?(10毫升和50毫升所需时间与推测的接近,300毫升所需时间与推测的时间误差较大。因为滴漏瓶里的水位降低,压力减小,滴水速度会变慢) 步骤三:引导思考:水是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的吗? 步骤四:能让水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吗?(保持滴漏瓶里的水位高度不变,就会使水流速度固定) 步骤五:古人是怎样保持水钟里的水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的?(“受水型”水钟,盛水漏斗中的锥体是用来控制流水孔大小的,盛水漏斗边上的泄水孔是用来保持水位高度的。) 四、拓展: 在同样的瓶子里装水,如果水是一滴一滴地往下漏,漏完100毫升水,所需要的时间将怎样变化? 五、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六、课堂练习 形成性评量与总结1.上课期间老师提的问题能否踊跃回答 性评量 2.分组讨论、实验,能否积极参与 3.作业完成情况 备 注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