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6.2《卓尔不群的雅典》表格教学设计
《卓尔不群的雅典》教学设计
设计:蒋兰珍 点评:徐燕 福州屏东中学
章节名称 人民版必修Ⅰ专题六第二节:卓尔不群的雅典 点评:1.蒋兰珍老师: 《卓尔不群的雅典》一课的教学设计内容,是选自高中新课程历史必修一专题六第二节,本节难度大,很具有挑战性.——勇气、智慧 2.整个教学设计方案环节完整、丝丝入扣、独具匠心——认真、严谨;三维目标设计符合高中新课程《课标》,符合学生和教材实际。 学科 设计者 历史 蒋兰珍 授课班级 所属学校 高一(7)班 授课时数 1课时 尤溪七中 本节(课)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在高中必修Ⅰ专题六第二节。主要内容有,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希波战争、伯里克利时代民主政治和雅典民主政治的得与失。古希腊民主政治是古代西方政治文明的精华,是西方民主政治制度发展史的光辉起点,是古典世界留给后人的一笔弥足珍贵的政治文化遗产。因此本课是探讨欧洲文明的源头,对于高中历史新课程世界史部分的教学有着追根朔源的重要意义。 依据标准 课程标准: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育技术标准: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新情境,层层设问,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启发学生发散思维,多角度、辩证地回答问题,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本节(课)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雅典民主政治确立的历史条件,了解雅典民主政治确立的过程。 2、识记梭伦改革和克利斯提尼改革的措施,理解梭伦改革的背景,正确评价这两场改革。 3、理解希波战争对雅典民主政治进程的推进作用,了解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发展的表现。 4、全面理解雅典民主政治的历史价值与历史局限。 【过程与方法】 1 / 15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6.2《卓尔不群的雅典》表格教学设计
1、学会用经济与政治关系分析雅典民主政治确立的历史条件的方法。 2、学会归纳总结雅典民主政治的具体表现。 3、学会用全面、发展的观点客观评价雅典民主政治的作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过程的学习,理解雅典民主制度是历史上、现实中弊病较少、优点较多的一种政治制度,对现实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2、通过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理解雅典民主制度既是推动雅典进入古典时代的重要力量,也是导致雅典走向衰亡的主要因素。 学习者特征分析 1、一般特征:尤溪七中是省级二级达标校,招收的生源属于我县的中等水平。本课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具备学习历史的能力,如阅读、对比和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但由于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有限,缺乏理性思考,创新思维能力不够,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一步的引导。 2、初始能力: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历史知识。 3、信息素养:学生已具备上网查找资料等信息素养,且具有对信息的提取能力。 点评3.对学习者特征(学情)的分析准确到位,对于制定符合学情、符合高中新课程精神和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提供了前提保证——用心、细致 4、古希腊先哲们的思想文化遗产丰富多彩,博大精深,事迹纷繁复杂,史料浩如烟海,而课时有限,学生所能接受的也有限。对此,采取一个淡化、略化、粗线条的处理方法,既是无奈的,也是理性的。——学会取舍,强干弱枝 知识点学习目标描述 知识点 编 号 1 2. 3. 学习 目标 具 体 描 述 语 句 了解 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伯里克利时代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理解 雅典民主政治的演变过程是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运用 学会运用唯物辨证法的观点来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注重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教学重点和难点 项 目 内 容 解 决 措 施 2 / 15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6.2《卓尔不群的雅典》表格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 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把三次改革内容设置成表格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不断进行对比,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使学生的 伯里克利时代的民主 思维逐步走向深入,从而理解雅典民主政治的不断政治。 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把握重点。 雅典民主政治发展过程 及其“得”与“失”。 借助文字资料、图片,创设新情境,层层设问,指导学生自主探究,不断推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过程“得”与“失”的结论 突破难点。并学会一分为二地评价雅典民主政治。 教学难点 教学环境设计 多媒体教室。 教学媒体(资源)选择 知识点 学习 编 号 目标 1. 媒体 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 教学 作用 B E 使用 方式 F 所 得 结 论 认识雅典民主政治改革的主要内容 让学生认识雅典民主政治的演变过程是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培养学生学会运用唯物辨证法的观点来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 占用 时间 8分钟 媒体 来源 自制 雅典卫城图 了解 ppt课件 雅典民主改革发展 过程的表格 2. 雅典民主政治发展 理解 ppt课件 过程图 C H J 5分钟 自制 3. 雅典民主政治 应用 ppt课件 “得”与“失”的相关材料。 B G F 7分钟 自制 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 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 边播放、边议论;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J.自定义。 板书设计 3 / 15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6.2《卓尔不群的雅典》表格教学设计
雅典民主政治 一、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过程 梭伦改革:促进民主政治发展。 克里斯提尼改革:确立民主制度。 希波战争:检验民主改革成果。 伯里克利时代:发展了民主政治。 二、雅典民主政治“得”与“失” 关于教学策略选择的阐述 主要采用诱导探究策略,并辅以创设情景、当堂操练策略。 1、创设情景策略:(1)上课预备铃响后,大屏幕上循环播放着雅典娜神庙遗址图片、雅典卫城图片、部分奥林匹克竞技项目、苏格拉底图片,让学生较快进入本节课的学习状态。 (2)在探究雅典民主政治得与失中,通过文字材料“我”的亲身经历,体验雅典人帕帕迪政治生活的四段材料,让学生身临其境感悟历史,得出结论。 2、诱导探究策略:创设情景-问题诱导-启发讨论-探索结果。由三个学生来扮演执政官梭伦、克利斯提尼和首席将军伯里克利,并颁布民主改革措施。而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他们改革中,有资格参政的是些什么样的人? 学生讨论后,代表发言:1、梭伦改革:按财产划分公民等级,有财产者才可参政;2克利斯提尼改革:公民以抽签的方式参政;3伯里克利改革: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保证全民参政。 教师把学生代表的发言连接起来,归纳得出结论:雅典民主政治的过程是由“富人民主”到“公民民主”再到“全民参政”的过程,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完善。 这种教法,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讨论,各抒己见,主体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发挥。变枯燥为生动,帮助学生层层深入地理解不同层面的历史问题,从而掌握了课标中的相关知识点,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了语言表达水平,形成对历史的深刻认识。 3、当堂操练策略:教师有针对性的设计练习供学生当堂训练,并进行点评,以及时检测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 点评:5.老师采用了“情境—问题探究模式”;自主探究策略;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整合的教学策略——整个设计方案设计贯穿着高中新课程理念。 例1: 课前,大屏幕上循环播放着雅典娜神庙遗址图片、雅典卫城图片、部分奥林匹克竞技项目、苏格拉底图片——创设情景,引发动机。 例2: “我”的亲身经历,体验雅典人帕帕迪政治生活的四段材料,——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出发;使他们带着亲切感和好奇心,身临其境、设身处地、好似历史就在我们身边;引导论从史出,学习历史,感悟历史。 4 / 15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6.2《卓尔不群的雅典》表格教学设计
例3:学生角色扮演,由三个学生来扮演执政官梭伦、克利斯提尼和首席将军伯里克利,并颁布民主改革措施。而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他们改革中,有资格参政的是些什么样的人?——自主参与、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应该讲:成功地创设情境,立疑激趣,调动学生探求新知的积极性和自主学习的热情,再通过合作、交流,探究,较好地解决了教学内容多、繁、难与课时不足的矛盾,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6、蒋老师在设计方案中,严格按照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根据学情,十分注意设难置疑,引发思辨;注意设问的梯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教给学生思考的途径和方法,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也为后面的学习延伸与拓展做好铺垫。——凸显其可操作性、实效性 7、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与学科整合的优势也十分明显。 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 教学 环节 教学媒设计意图、依体(资据 源) 教师的活动 学生的活动 创设 情景 引入 课题 上课预备铃响后,大学生进入教室后,在讲台前驻足,教师自让学生从感性屏幕上循环播放着雅典娜好奇地看着屏幕上画面,他们已经对这制ppt课上认识本课的神庙遗址图片、雅典卫城一课的内容产生好奇心,他们就可能较件 内容,教师根图片、部分奥林匹克竞技快进入本节课的学习状态。 据播放的内容项目、苏格拉底图片。 自然地引入课接着教师直接提出雅题。 典是希腊最负盛名的城邦之一。发达的商品经济、健全的民主政治和辉煌的古典文化,这些成就使雅典不愧为“全希腊的学校”,其中,雅典民主制在各城邦中最为发达完备,现在我们就从民主政治入手来探究这个问题 5 / 15
教师自让学生进制ppt课行合作探究、件 讨论,各抒己见,主体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借助多媒体辅助教自主 学,把三次改革内容设置探究 成表格不断进行对比,引形成 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使概念 学生的思维逐步走向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