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现场会领导讲话稿(精选多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现场会领导讲话稿(精选多篇)

第一篇:学科渗透德育工作现场会领导讲话稿 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县实验中学召开学科渗透德育工作现场会,主要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切实发挥课堂主渠道的育人作用,提高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水平。下面,我就加强和改进学科渗透德育工作再谈四点意见。

一、坚

持育人为本,正确认识学科渗透德育的重要性

加强学科德育渗透是学校实施全员育人的重要措施,也是教师履行教书育人职责的的一个重要体现,对于改进德育方式,拓展德育途径,提高德育实效,不断提高我市德育工作品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之道,德为先,育人是学校工作的根本,没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就不能保证人的持续健康发展。抓德育和抓质量不是对立的两个方面。衡量一所学校办学质量的标准不仅要

看考试成绩,更要看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学与不应当是油水分流的两件事,很难想象一所学校不重视德育,没有良好的校风和秩序,它的教学质量和升学率会很高,同样,学生高尚的追求,勤勉的态度,学校良好的校风与学风,则会促进教学成绩的提高。就教学抓教学不能取得良好的成绩。教育本身就是合谐共进的过程,两眼只盯成绩的课堂,不是良好的课堂,不能促进师生双方的共同成长。只有使知识教学和道德教育水乳交融,才能真正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学科教学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最经常最有效的途径,通过学科教学渗透德育具有其它教育方式不可替代的优势。按照现行中小学教学计划的规定,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课时数达到1多学时,占学生在校总时数的四分之三以上。从实际情况看,现在学生每天6—8小时直接与教学相联系,如果忽视了这最大一块时间的德育工作,德育为首就不可能得到真正落实,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将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相反,如果教师自觉地进行德育渗透,就占领了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阵地。从学科教师与政治教师、及政工干部的比例来看,也占四分之三以上,如果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放弃德育渗透,那么加强学校德育也将落空,绝大部分教育工作者不抓德育的现象是不可想象的。由此可见,学科教学是学校德育的一个主阵地。

学科渗透德育也是新课改的要求之一。从课程培养目标可见,课程改革培养目标绝大部分也是德育工作的目标。当前课堂教学提出的三维目标实质上也是针对传统学科教育的不足而提出来的。传统的学科教学,只强调知识、技能的目标,忽略了学生成长中最重要的体验过程。许多学生由于没有丰富的体验,难以广泛地尝试成功,也缺少了在探索问题的失败中吸取教训的机会,导致学生的情感发展、意志发展的不足,学生学到的仅仅是书本上的死知识与应付考试的能力的发展。在落后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很难感受探索的快乐,也很难理解学习的真正价值。所以,在新的课程改革中所增加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恰恰可以满足学生的需要,也满足了德育工作的要求,这就使得学科教学与德育工作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学科渗透德育是落实课改精神,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

二、找准薄弱环节,增强学科渗透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学科渗透德育是我们一直在抓的一项常规工作,不少教师已经形成了渗透意识,能主动的进行双纲备课。但是由于部分行政领导、教师认识不到位,没有教书育人的意识,当前学科渗透德育工作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革提高。

一是教育不恰当。长期以来评价学生、教师、学校教学

质量的优劣是以“分数”和“升学率”为标准的,领导的眼光盯在分数上,人为的将德育与教学分割,学校重视的是培养尖子生,用骨干教师抓升学,单纯地就升学抓教育,所有这些做法,使学科教学渗透德育工作举步维艰。

二是部分教师对教学中渗透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搞好德育渗透,关键是领导,基础是教师。目前,有些教师错误地认为德育是学校党支部、德育处、团委的事,是班主任和政治教师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有些人认为教材已考虑到德育因素,只要按教材进行教学,就是渗透了德育,不需要再去挖掘思想教育的内容,更有人认为数理化的教学内容与德育根本就无法结合。因此,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备课时,更多地是注意学科知识的如何传授,而忽视了德育的内容和要求,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不能自觉地注意知识教学中的德育因素。

三是德育渗透痕迹过于明显。有的老师确实能主动地进行德育渗透,抓住教材中的教育点和课堂上的契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但是却没有把握好分寸,不能有机、有度的进行渗透。有些人甚至是把班会课上要讲的内容放在了课堂上,影响了教学任务的完成,甚至让学生产生了逆反情绪。

三、结合课程改革,不断提高学科渗透德育的实效性

德育渗透的过程,也是教学改革的过程,它应和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改革相统一。新的课程改革方案是学科德育实施的依据。课程改革方案明确提出了加强

德育的指导思想;在总的培养目标中,规定了提高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适应社会主义事业需要”的目标,并相应地规定了思想品德素质在小学、初中、高中的分阶段、有层次的目标;新课改倡导全面的质量观,衡量学科教学质量的根本不是教学成绩,而使学生生动活泼、协调健康的发展。新课改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三

维目标,更加重视学生在思想道德层面上的成长与发展。新课改的重点是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更加重视师生双方的体验与互动,这些都是学科教学与德育工作有机整合的具体体现。因此德育渗透不仅是一种态度,更应该是一种方法,应研究教学艺术,要合乎心理规律。“满堂灌”,教师念教案,学生抄笔记、背笔记、考试考笔记的陈旧方法是无法进行德育渗透的,必须科学的实施德育渗透。

德育渗透要紧扣教材,从教材实际出发,结合学科特点。把握本学科性质,充分发挥本学科优势,增强德育的生动性,使科学性与思想性水乳交融,切忌生拉硬扯,穿靴戴帽。更不能把学科渗透德育与政治课、班会课混为一谈。一定要寻

现场会领导讲话稿(精选多篇)

现场会领导讲话稿(精选多篇)第一篇:学科渗透德育工作现场会领导讲话稿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同志们:今天我们在县实验中学召开学科渗透德育工作现场会,主要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切实发挥课堂主渠道的育人作用,提高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水平。下面,我就加强和改进学科渗透德育工作再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ttd23w2ye4uc568cqjj1x2cx44e3501adg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