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
A.社会生产关系 B .物质资料生产 C.商品
D
.社会总产品
2、列宁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所作出的突出贡献是 A .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B .揭示了资本的积累过程 C .提出了平均利润学说
D .揭示了帝国主义的实质和基本特征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 .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 B.社会生产力
C.社会生产关系
D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即生产方式
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研究生产关系本身时 A .要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层面来研究 B .要从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两个层面来研究 C .要从经济和政治相结合的角度来研究 D .要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来研究
5、作为商品的计算机软件,其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
A. 软件磁盘本身 B. 软件的有用性 C. 购买软件的货币
D. 应用软件的计算机 6、货币能够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因为货币
A. 有特殊的使用价值 B. 是商品交换的媒介 C. 自身也有价值
D. 可作为支付手段
7、商品买卖的实质是,商品生产者之间在进行
A.商品使用价值的交换 B、商品与货币的交换 C、等价交换
D、等量劳动相交换
8、马克思在研究商品时,之所以考察商品的使用价值,因为使用价值是A.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
B.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 C.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实体 D.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9、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
政经
【B】
【D】
【C】
【B】
【B】
【C】
【D】
【D】
1·
·试题
A. 剩余价值学说
B. 生产价格理论 C. 劳动二重性学说
D. 劳动力商品理论
10、一本书售价 18 元 5 角,这里的“元、角”是
A. 价格标准
B. 价值尺度 C. 观念货币
D. 货币价值
11、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形式是
A.商品与商品的对立
B.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对立 C.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对立 D.商品与货币的对立
12、马克思在劳动价值理论上的贡献在于
A.创立了劳动价值论 B.提出了劳动二重性原理
C.扩展了创造价值的劳动的内容和范围 D.提出了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分配的问题
13、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资本价值增殖和
A.价值规律的矛盾 B.竞争规律的矛盾
C .货币流通规律的矛盾
D.平均利润率规律的矛盾
14、解决资本总公式的矛盾的先决条件是
A .价值增殖不能从流通产生
B .价值增殖不在流通中产生又不能离开流通领域而产生 C .价值增殖不能离开流通产生 D .劳动力成为商品
15、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
A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B.劳动力成为商品
C .生产资料可以买卖
D.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
16、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决定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劳动力的价值
A .由劳动时间决定
B .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C .包含一个历史的道德的因素
D .由一系列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
17、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A .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政经
【C】
【A】
【D】
【B】
【A】
【D】
【B】
【C】
2·
·试题
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C .价值形成过程和使用价值生产过程的统一
D.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18、分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关键是运用
A.商品二因素原理
B.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原理 C.资本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原理 D.劳动二重性原理
19、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一定点的价值形成过程。在这里,
定点” 指的是
A .收回了预付资本的价值后,继续进行投资 B .剩余价值转化为追加资本后,扩大生产规模 C .企业劳动生产率高于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 D.把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必要劳动时间以上
20、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根据,是根据资本不同部分
A.在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
B.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不同作用 C.在使用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 D.周转速度的不同
21、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劳动力商品所创造的全部价值包括
A.商品价值
B.剩余价值
C.劳动力自身的价值
D.劳动力自身价值和剩余价值
22、在揭示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问题上,首先要区分
A. 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
B. 劳动和劳动力
C.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D.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23、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掩盖了剥削,是由于它
A.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B.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C.是劳动者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 D.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24、资本家能够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是
A. 单个资本家采用先进技术降低商品个别价值的结果(只能获得超额剩余价值)B. 单个资本家压低劳动力价值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的结
政经
【B】
【D】
“超过一
【D】
【B】
【D】
【B】
【A】
3·
·试题
政经
果
C. 资本家延长工人劳动时间增加工人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 D. 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D】
25、由于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属于
A.绝对剩余价值 C.超额剩余价值
B.相对剩余价值 D.超额利润
【A】
26、某资本家经营的企业通过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生产商品花费的劳动时间比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少
10%,由此形成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那部分属于A.超额剩余价值
B .绝对剩余价值 C.相对剩余价值
D
.剩余价值
27、资本积累的实质是
A.用榨取的剩余价值来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B.增加社会财富总量
C.扩大生产规模,增强竞争能力 D.推动社会进步
28、某棉纺厂因棉花价格上涨而增加了资本的垫支,它影响该厂的
A.资本技术构成
B.资本价值构成 C.资本物质构成
D.资本有机构成
29、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因为剩余价值被看作是生产商品中
所
A.耗费的可变资本的增加额 B.预付的不变资本的增加额 C.预付的全部资本的增加额 D.耗费的全部资本的增加额
30、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
A.不同部门的资本家之间竞争的结果 B.同一部门资本家之间竞争的结果 C .资本有机构成平均化的结果 D.无数资本家追逐超额利润的结果
31、平均利润率形成以后,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获得的平均利润量
A.等于本部门创造的剩余价值
B.大于本部门创造的剩余价值 C.小于本部门创造的剩余价值
【A】
【A】
【B】
【C】
【A】
4·
·试题
D.与本部门创造的剩余价值无关
32、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是
A.
同一部门内部不同企业之间竞争的结果
B. 不同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
C. 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竞争的结果
D. 国内企业与国外同类企业之间竞争的结果
33、超额利润是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它反映的是
A .不同部门资本家之间的关系
B .同一部门内部不同企业资本家之间的关系 C .产业部门和商业部门资本家之间的关系 D.职能资本家和非职能资本家之间的关系
34、商业利润的来源是
A .来自流通领域中商品买和卖的差额 B .来自流通中发生的价值增殖
C .来自生产过程在流通中的继续所创造的价值 D.来自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35、借贷资本所有者贷出货币时
A .没有放弃资本所有权,转让了资本使用权 B .放弃了资本所有权,没有转让资本使用权 C .既放弃了资本所有权,又转让了资本使用权 D.既没有放弃资本所有权,也没有转让资本使用权
36、一般情况下,获利水平低于平均利润率的资本是
A.产业资本 B.商业资本 C.银行资本
D.借贷资本
37、上海 <新世界 >商场的股票,某月某日每股价格为 13. 30 元。
该股票价格是
A.股票所代表的投入企业实际资本价值的货币表现 B.股息的资本化
C.按胜票面额可从公司盈利中分得的一部分利润额 D.社会经济、政治形势变化的晴雨表
38、北京某繁华地段上一家店铺月租金为 5 万元,另一地段上相同店铺的月租金为 前者多交的 2 万元属于
A.绝对地租 B.级差地租Ⅰ C.级差地租Ⅱ
D.垄断地租
·5·政经
【B】
【B】
【B】
【D】
【A】
【D】
【B】
3 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