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目标预览·明方向
新课探知·展身手
一、繁华的都市生活
1.著名都市:北宋时的_____、南宋时的临安、元朝时的_____,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 2.社会生活:
(1)主要群体: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_________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 (2)主要表现。
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瓦子中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_____”,有各种艺人瓦子 在这里卖艺谋生 形成于宋代,_____兴盛。包含说唱、杂技、歌舞、傀儡等技艺在内,演出活杂剧 动遍布城乡各地,为广大民众所喜爱 节日 _____、元宵节、端午节、_______等。 二、宋词 1.概况:是一种新体诗歌,也称_______,便于歌唱。
2.发展:唐朝出现,经五代到_____得到发展,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
3.词牌:每首词依据乐谱的要求,有一定的格式。 4.代表: 人物 词风 豪迈而飘逸,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结合在一起,收到引人入胜、激发情感的艺_____ 术效果 _______ 委婉、细腻、清秀,前期描写真挚的夫妇感情,后期充满血和泪 _______ 继承豪放词风和_________,气势磅礴,震撼人心 三、元曲 1.概况:元曲包括_____、_____和南戏等。 2.代表:关汉卿的《_______》。
3.元曲四大家:关汉卿、_______、郑光祖、白朴。 四、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1.作者: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_______。 2.体例:一部_______通史巨著。
3.内容:记述了从_____到_____共1300多年的历史。 4.地位:
(1)作品:与《_____》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 (2)作者:与_______一起被后人称为“史学两司马”。
【一言辨异】《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资治通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因果探源】
宋元的市民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多彩的原因 提示:(1)国家统一,中央集权加强,民族交融。
(2)两宋时期,经济进一步发展,城市商贸繁荣,物质基础雄厚。 (3)城市发展,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对业余娱乐生活需求多样化。
【史料实证】
若其体则全与诗词各别,取直而不取曲,取俚而不取文,取显而不取隐。
——徐大椿《乐府传声》 解读:元曲与诗词是完全不同的,它直抒胸臆而不曲折隐晦,一般采用民间俗语而不用文绉绉的话语,叙述那些大家都知道的东西而不说那些生僻晦涩的东西。 【时空观念】
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脉络
诗经(春秋)→楚辞(战国)→汉乐府(汉)→诗(唐)→词(北宋)→曲(元朝)→小说(明清) 【时空观念】
比较《资治通鉴》和《史记》
《资治通鉴》 《史记》 作者 北宋司马光 西汉司马迁 体例 编年体通史 纪传体通史 内容 战国到五代 黄帝到汉武帝 特点 全书取材广泛,叙事明晰,文笔生动 文笔简洁,语言生动 课堂探究·培素养
【情景再现】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的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它反映了宋代万千 气象的社会风貌。宋元时期大都市景象繁荣,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繁华的都市生活】 材料一
(1)材料一中的图片反映的景象出现在什么场所?这种场所出现的背景是什么?
【悠久的传统节日】
材料二 宋代传统节日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千百年来经久不衰,历久弥新,展示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
(2)材料二中宋朝的传统节日有哪些传承下来?你如何看待中国的传统节日?
【优美的宋词元曲】 材料三
(3)请将以上著名词人与下面的词句对号入座。
①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②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③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④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⑤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材料四
(4)材料四中的关汉卿推动了哪一文学形式的发展?图二的场景出现在他的哪部作品中?
【不朽的史学著作】
(5)《史记》和《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两部不朽的史学名著,被称为“史学双璧”。 《史记》和《资治通鉴》的作者分别是谁?下列年代尺中,哪一字母所代表时期 的史实在这两部书中都能查阅到( )
【感悟提升】
宋元时期的经济在隋唐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为文化的繁荣奠定了物质基础,两宋的局部统一和元朝国家的统一,为文化的发展创造了相对安定的环境;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推动了文化的繁荣;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大量外来文化的传入,丰富、发展了宋元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