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虾养殖要点 陈秀男教授 国立台湾大学 渔业推广委员会 一、前言
台湾曾有养虾王国的美誉,但因环境的影响导致病害,使得过去的 风光不再,然草虾养殖乃然是多数的养殖业者心中的最爱。要如何 恢复成功的草虾养殖,过去十年已有很多的想法及做法被开发出来 。
养殖先养水是自古以来水产养殖不变的原理根据,把水养好当然是 草虾养殖最根本的工作;以下就草虾养殖之技术运用提供要点。
二、放养前的准备:
1.整池:若是新池子,须考虑污物的去除,污水之排放,养殖水之 入口等等;而曾经使用过的池子必需要彻底晒干,清除污泥并翻 土,而翻土时最好是酌量加入石灰以中和土中因有机质所产生的 酸性及初步消毒;翻土的次数及深度则视池子的老化及污泥的多 寡而定;原则上,最少三次,越是老化的池子翻土的次数则越多越好。若是有机物或重金属太多的池子则必需要利用有机或无机 的螯合物尽量除去。
2.消毒:无论是新、旧及任何型式的池子均必需要进行这个步骤, 以户外土池为例,池子的消毒,个人认为是漂白水或漂白粉最好 ,主要是便宜及毒性消除得快。进行的技巧为:在进水的同时, 用100-200ppm的漂白水或粉(粉剂必需要先行溶解)泼洒池底,待池水加至30-50公分即停止,再用池水泼洒池壁,如此浸泡三 天消毒即可完成,排出含漂白水的池水再注新水,开始做水。事 实上,
这时的含漂白水的池水己没有毒性。
3.做水:若上述的步骤做得确实,再下来做水的问题并不会太大。 做水的方式大致相同,唯因所用的肥料而异,肥料分有机肥及化 学肥(无机肥),两种均可,但用法各异,无机肥对水色的营造 快,但却不持久;而用有机肥对水色的营造较慢,但持久性较长 ,唯有机肥必需要在岸上确实酦酵完毕后方能使用,否则会做成池子的酸败,非但未能营造良好的水色,而且会损及虾苗的活存 环境。在放养的前期水色不必做得太深,大约可以看到池底即可 。
4.放苗:在草虾养殖这个产业中,虾苗的健康及优良生长环境同等 重要。在现今的这个产业行为中,我们比较不会去自行繁殖虾苗 。因此,虾苗的选择就变得十分的慎重了!最好选择不加药物、 抗生素及不加温(整个繁殖过程中,水温不超过30℃为准),信 誉良好的繁殖场所产的虾苗。用肉眼或其它方法去评比虾苗的好坏只能作为参考,虾苗的好坏决定于繁殖的过程。
放苗的技术是养虾的重要步骤之一,此项技术应用的基本逻辑,是 使虾苗能适应养殖池的各种条件,而顺利成长。故放苗的时间及当 时的气候、水质等状况都是养殖者应该慎重考虑,一般而言,放苗 的时机应该是选在当天水文及天候最稳定及最佳的时段为宜,因此 ,大部份的养殖者皆选择清晨太阳快出来的时刻放苗,因清晨是一天中水文最稳定的时段,此时段最适合放苗。 虾苗放养前若能参照以下条件作考虑,应可增加其成功率: (1)虾苗的品质,
(2)虾苗的来源-品系的选择 (3)虾苗的带原情况。
其中(1)、(2)项的重要性应是高过第(3)项。养殖者应多加留意繁殖 场的种虾来源、种虾的营养是否足够、孵化场是否使用抗生素、饲 饵料是否良好等皆为留
意之重点。至于虾苗的质量、带原的情况, 虽然多少会影响养殖成果;但如前两项能兼顾周全,则后者的影响 就会大幅降低。
三、养殖期前段应注意事项
在过去草虾的放苗皆以后期幼虫第8至10期(Pl8-Pl10)为原则,放 养密度为每平方米40-60尾最为恰当,放养后应随时注意水质的变化 ,尤其是水质的酸碱值(pH)的变化,在放养后两天内若pH的变化 超过以上,则应使用石灰或如光合菌等有益微生物或使用葡聚多醣体增强虾苗对环境的抵抗力,对虾苗的存活率皆有很大的帮助。 在放苗约2-3天则应适度投饵,此时投饵的动作一方面是补充虾苗天 然饵料的不足;另一方面是供给水中浮游生物所需之有机物,以维 持虾池中生态体系的活络,投饵的标准为每20万虾苗投1公斤饲料。亦可依浮游生物的多寡作调整。往后饲料的投喂以每天公斤为原 则,约十余天后则可利用伞网来测定池虾的摄饵,有效的作增减, 一般以该次投喂量的%放入伞网中,一个半小时后观察是否有饲 料存在,若无则考虑翌日饲料酌量增加;若有则翌日或翌餐饲料减量。其旨在能掌握饲料之投喂量;若饲料不足时虾子会产生残食及 体型参差而影响售价;若饲料太多则会增加成本、残饵太多会影响 环境以至病原增加而使虾子罹病的机会增加。
以上所述者为过去的运作方式,随着养虾的时间增长;以往的方式 亦应作一修正,因根据笔者的调查,近年来全球的养虾地区无论水 质或土质皆有大幅度的优养化,大部份的草虾养殖皆在未达上巿体 型便收成。因此,拟将虾子的养殖方式稍作修正,尤其在放苗技术 的运用,更为必要。因此笔者在近年来积极推动两段式的放苗技术,就是将虾苗以高密度放养(每平方米放养300-500虾苗)
于良好 环境的虾池;或使用室内养殖或简易的红泥塑料池中。约1-2个月 再以30-50尾幼虾的密度移养于己有优良水色的虾池中,再进行约 个月的养殖,则大型草虾的成功率则会大幅度的提升。
四、养成阶段应注意事项
若整池、消毒及放苗的步骤没有问题;虾子的养成更不是问题了, 在养成阶段只要水色良好而稳定,你的虾子收成己不是问题了。所 谓好的水色,是指水色由稳定而且变化不大的藻相所形成。水色稳 定即虾子所处的环境稳定,使之有安全感而成长快速。故是何种水 色都不是问题,稳定而且该形成之藻相对虾子无害为原则,综观所有水色结论为绿藻水是最为适合的。一般言,比较稳定的水色其透 明度约为如下:养殖初期养殖水的透明度在60公分以上;中期为30 -60公分;后期则在30-40公分之间。而水色的控制若太浓即考虑排 水或流加水;若太淡则可用有机酦酵物作为肥料施肥。在整个养殖阶段水色必需要密切及严格控管,在良好的环境下病原的生成之机 会会减少;并且,虾子的抗病力增强,因而虾子的罹病机会会大大 的减少;活存率增大,成长快。
在上述的情况下,虾池的管理亦应非常小心的进行。若不幸出现倒 藻的状况时,首先必需要确实知道其发生的原因,若是池底老化; 可以抽取底泥以去除池底的有机物,若无法抽底时,则可利用沸石 粉或有机螯合物加以抑制,再加入有益微生物如光合菌等。若水中 有机质过多时则利用排水(上层或下层排水)去除有机物。若要从新营造水色可就近藻类生长良好的池中调来色水,再加入有机酦酵 物作为肥料,养殖池中必需要保持有色水存在,否则当丝藻生成后 要处理则是事倍功半,甚至发生收成低落而无养殖成果。若发现疫 病时则必需降低饲
料投喂量同时进行养殖池环境的改善,少部份不 正常虾池可以药物处理,但必需小心行之并请教专家。根据过去的经验,疾病是预防胜于治疗,一旦发生虾病而发现死虾时,各种改 进透式包括投药,其效果非常小,亦被认为无效。 近年来虾子的养成阶段之技术己有大幅的进步,虾子的养成期间有 两个步骤必需要注意:虾池中氧气的供给及虾池中的有机物或污染 物质的氧化或清除必需要贯彻而行,方能抑制疾病的发生。有关前 者,养殖者必须善用水车或其它增氧系统,以台湾目前的水文状态;用以往的每公顷地使用两部水车(1马力),己不足以将虾子 养殖成功;而有关池底污泥去除,最近氧化科技的运用已有相当成 功的实例。如笔者应用臭氧,成功的养殖收成,亦是一值得推展的 一项养虾技术。在养殖过程中除了投喂质量优良的饲料有助养殖成功外;最近的实验显示,在投喂时加添有益微生物或多醣体等,皆 有助于虾体免疫力的提升,对抵抗虾病的能力有正面的功效,此项 技术有进一步研究及发展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