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生物学:研究保存于地层中的各类化石的形态、结构、生态、分类、演化及地史分布,用于确定地层年代、进行地层的划分和对比、分析古地理和古气候、研究生物
的演化;为资源勘探服务。
?
地史学:利用动力地质学、古生物学、矿物学、岩石学、沉积学、构造地质学等方面的知识,分析和推论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在地质历史中的发展演化过程。
化石---------古生物学研究的对象
定义:保存在地质历史时期岩层中的生物遗体或遗迹。强调以下三点:
? ? ?
生物特征(形态、结构、文饰、成分。要注意区分假化石) 地质历史(1万年以后,与文物相区别) 岩层(非现代沉积层)
化石形成条件
地质与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决定生物遗体或遗迹能否成为化石,主要包括:
? ? ?
生物条件(硬体、矿物成分)
埋藏条件(埋藏快、沉积细、搬运短、泥质) 时间条件(时间长)
成岩条件(压实与重结晶弱) 化石化作用
? ?
生物遗体埋藏后要经历物理、化学的作用才能形成化石。
石化作用定义:埋藏在沉积物中的生物随成岩作用而经历了物理作用和化学作用的改造后仍然保留生物面貌及部分生物结构的作用。
第 1 页
化石化作用的类型
? ? ?
充填作用 交替作用 升溜作用
化石的保存类型
?
由于不同类型的生物、不同的保存环境及不同的石化作用,形成不同化石类型
?
化石的类型有:实体化石;模铸化石 遗迹化石 化学化石
实 体 化 石
(1) 未变化石:生物遗体未经任何变化(包括成分、形态) (2) 已变化石:即生物遗体经过了一定的石化作用,包括:
? ? ?
充填作用 交替作用 升溜作用
模 铸 化 石
1 印痕化石:生物软体留下的痕迹,如水母、蠕虫等的印痕。
2 印模化石:生物遗体在周围沉积物和内部填充物上留下的印痕,遗体溶解后或采集时实体化石脱离即可显示出来。分内模和外模。
3 模核化石:生物内外模形成后,内部空腔被沉积物充填,形成的与原生物空间大小和形态类似的实体。分内核和外核。内核是充填生物硬体空腔中的沉积物固结,其表面就是内模。外核是埋藏的硬体溶解后在沉积物中留下的空间,此空间再经充填而形成的与原硬体同形等大的实体。
第 2 页
4 铸型化石:外模和内核形成后,化石本身溶解,其他物质的再充填 遗 迹 化 石
保存在岩层中的生物生活、活动的遗迹和遗物,如觅食迹、脚印、卵等 可反映生活方式、生态,有些也是标准化石 化 学 化 石
生物遗体虽被破坏,但组成生物的有机成分经分解后形成的物质仍可保存在地层中,虽其无形,但具有一定的化学分子结构,如各种有机质,氨基酸等
古生物的分类采用了现代生物的分级单元
分类阶元 例(动物) 例(植物) 界 动物界 植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裸子植物门
纲 哺乳动物纲 松柏纲
目 食肉目 松柏目
科 猫科 松科
属 猫属 松属
种 华南虎 华山松
第 3 页
除上述主要阶元外,还可以加一些次一级分类单位,如“超”、“亚”、“次”等形容词。 主要分类单位的含义
? ? ? ?
基本单位—物种
主要单位—界、门、纲、目、科、属 辅助单位—超、次、亚等
在分类中,“种”是实际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实体,属及其以上多是人为的分类,但如果分类合理,则其中包含了进化与同源的内涵
物种分类的基本单位—种
? ?
概念:一群与其他种群在生殖上隔离的可繁殖群体 含义:
1 有共同的起源 2 有共同的形态
3 有一定的分布地理范围 4 有特定的生态习性
物种应该是生物进化过程中的客观实体,而不是人为规定的单位
古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化石种
?
确定物种的关键—生殖隔离在化石中无法判断,所以定义与现代物种有所不同
?
由于生物变异的存在,化石种中常有形态种
定义
第 4 页
? ? ? ?
共同的形态特征 构成一定的居群 具有相似的生态 分布一定的范围
古生物的命名法则 二 名 法
定义:任何一个物种的正式学名由其归属的属名加自身的种名构成。 例 Homo sapiens 属名 种名
为了查阅方便,在种名后要注以命名者的姓氏和命名年代,如
Cypridea qinglingensis Zhang, 1991
属名 种名 命名者 命名年代
如是亚属,则在属名和种名之间加亚属名,并用括号括起,如
Hipparion(Neohippus) platyodus Sefve, 1927
优 先 律
任何分类单位的正确名称是最早正式发表的名称。其中有2种情况:
? ?
同物异名:同一物种给予了不同的名称,第二个命名作废。 异物同名:不同的物种给予了相同的名称,后命名的无效,重新命名。
生物命名其他常用规则
?
属及属以上名称的第一个字母大写,种及种以下的第一个字母小写
如:Fusulina cylindica
第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