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ascular parkinsonism,VP)是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的一种。1929年Critchley首先描述并将其命名为动脉硬化性帕金森综合征(arteriosclerotic parkinsonism),但随后的数十年中血管性因素在帕金森综合征中的作用备受争议。伴随着临床病理学研究进展,CT和MRI等影像技术亦可清晰显示脑白质损害(white matter lesions)、脑梗死和脑出血等病变,血管性因素在帕金森综合征中的作用逐渐得到认可。近年,VP日益受到关注,但目前国际上缺乏规范化的VP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临床研究的证据较少,也缺少国内研究的证据。 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增加,脑卒中和高血压等疾病患者也不断增多,VP患病率将进一步增高。为了更好地规范我国VP的诊断和治疗,我们依据国内外相关文献和临床研究结果,制定了我国VP诊断和治疗的专家共识,对VP的流行病学、病理、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等予以介绍,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规范VP的诊断和治疗。
一、VP的流行病学
VP确切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并不清楚。依据不同的帕金森综合征研究人群,VP占2%-12%。
帕金森病(Parkinson′ s disease)也可合并WML等脑血管损害。
但经病理学确诊的帕金森病只有1.4%-3.0%合并脑血管损害;而且脑血管损害与帕金森病的步态障碍并无关联。
VP常合并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和脑血管疾病史等。
二、VP的病理
VP病理学特征是存在血管因素所致的脑损害表现,主要为缺血,出血较为罕见;主要病变部位累及皮质下脑白质、基底节区、丘脑和中脑。
血管病理改变主要为脂质玻璃样变性等小动脉硬化;脑组织病理改变主要为腔隙(lacune)及脑白质损害,伴严重的少突胶质细胞脱失。其他引起VP的少见病因,如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Cerebral autosomal dominant arteriopathy with subcortical infarcts and leukoencephalopathy,CADASIL)、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Binswanger病)、炎性血管病和Fabry病等特殊类型脑小血管病则各有不同的病理特征。目前VP病理学诊断尚缺乏统一的标准,与帕金森病的区别是,VP既没有严重的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脱失,也没有路易小体(Lewy body)形成。
三、VP的临床表现
VP发病年龄与帕金森病相近或稍高于帕金森病;Kalra等分析了25篇截至2009年3月发表的VP文献,发现VP发病年龄比帕金森病大4-10岁,男性多于女性。
1.运动症状:VP显著的临床特征是双下肢帕金森综合征,即双侧对称性的步态障碍,表现为步伐变小、缓慢、不稳,“冻结(freezing)”现象和起步困难较常见。肌强直 、姿势不稳、跌倒、假性延髓麻痹、膝腱反射活跃、锥体束征等也较为常见。双上肢一般正常,行走时双上肢摆动无异常;少数患者双上肢也可受累,表现为腱反射活跃和姿势性震颤,但静止性震颤罕见。也有患者表现为双侧掌颌反射阳性。
2.非运动症状:认知障碍尤其是痴呆和小便失禁是最常见的非运动症状,少数患者甚至需要留置尿管。此外,体位性低血压、便秘、疲劳、睡眠障碍及情感障碍也有报道。
3.其他少见的症状和体征:可见Myerson征即眉间叩击征(glabellar tap sign)阳性,罕见嗅觉障碍及视幻觉。
4.起病形式和病情进展差异较大:部分VP患者由于中脑黑质或基底节区的脑梗死或脑出血,急性起病,表现为偏侧帕金森综合征,有些可以
自行好转,有些对左旋多巴治疗反应良好。部分VP由于皮质下脑白质病变,隐匿性起病,表现为双下肢步态障碍,病情逐渐进展,伴随小便失禁和认知障碍逐渐加重,多巴胺能药物疗效欠佳。
推荐意见:应详细了解帕金森综合征的起病形式、发展过程、临床表现、诊疗情况及其与脑血管病损害之间的关系,了解是否有血管危险因素及其干预情况,了解是否有脑血管病及其防治情况。应对患者进行一般体检和神经系统检查,尤其是运动功能、认知功能、神经心理和自主神经功能评估及检查;同时,应寻找脑血管病的证据,并排除其他可导致帕金森综合征的疾病。
四、VP的影像学
1.CT与MRI:CT与MRI主要显示广泛的脑室周围白质损害。CT为低密度影,MRI为T1等或偏低信号、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和T2高信号的病灶,伴有基底节区和丘脑为主的腔隙(呈脑脊液样信号特征,全部序列均为水信号) 以及第三脑室、侧脑室扩大。新型MRI技术,如磁共振波谱分析(MR spectroscopy)、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静息态功能MRI(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RI)以及弥散峰度成像(diffusional kurtosis imaging)等目前研究较少,对于研究VP病理生理机制及影像学具有应用前景。
2.SPECT:以123I标记的2β-碳甲氧-3β-4-碘苯酚-托品(123I-β-CIT)和99mTc标记的托品衍生物2β[N,N′-双(2-巯乙基)乙撑二胺基]甲基,3β-(4-氯苯基)托烷(99mTc-TRODAT-1)为示踪剂行纹状体突触前多巴胺转运体(DAT)显像,帕金森病显示示踪剂摄取显著降低;而VP一般显示正常。但是,如果脑血管病变损害了纹状体突触前末梢,VP也可显示示踪剂摄取下降。 因此,对于临床诊断困难的病例,SPECT结合MRI可以有效鉴别帕金森病和VP。
间碘苯甲呱(123I-metaiodobenzylguanidine,MIBG)作为示踪剂可显示心脏交感神经的功能。帕金森病患者总MIBG摄取量减少,而VP显示正常或轻度减少。
以123I标记的碘苯甲酰胺(123I-iodobenzamide,123I-IBZM)为示踪剂行多巴胺D2受体显像可用于帕金森病与多系统萎缩等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的鉴别,在VP中的表现还缺乏相关研究。
推荐意见:对所有疑诊VP的患者应进行脑结构影像学检查,如头颅MRI检查,序列包括T1WI、T2WI、FLAIR;对没有条件进行MRI检查的单位,亦可行CT检查;对于和帕金森病临床鉴别诊断困难的病例,结合SPECT DAT显像有助于VP和帕金森病的鉴别。
五、VP的诊断与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