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知识 第一单元 研究对象及内容 一、心理学概述 P1-2
心理现象人皆有之,它是宇宙中最复杂的现象之一,从古至今为人们所关注,科学家们对它进行了不懈 的探索;
人的心理活动中,意识是心理发展的最高层次,只有人才有意识;
心理的本质是什么,意识的本质又是什么;心理现象是怎么发生,它又是在什么条件下得以发展和完善 ,最后达到意识水平的;
二、心理活动遵循什么样的规律,掌握这些规律怎样为人类的实践活动服务,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心理学研 究所要解决的;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从心理现象发生、发展上进行研究,构成动物心理学和比较心理学;
从人类个体心理的发生和发展上进行研究,构成了发展心理学和儿童发展心理学; 研究社会对心理发展的制约和影响,构成了社会心理学; 研究心理现象产生的神经机制,构成了生理心理学;
把心理学研究的成果运用于解决人类实践活动中的问题,构成了心理学众多的应用分支。
基础心理学或叫普通心理学的任务,则是把上述研究成果集中起来加以概括,总结出人的心理活动最一 般的规律;
基础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的基础学 科;
基础心理学所总结出来的规律,对心理学各个分支的研究又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基础心理学的内容
基础心理学的内容可以分为四个方面: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气质和性格。 (一)认知
认知是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或者说是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 它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表象、思维、言语和想象等心理现象。 (二)需要和动机
需要是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是对维持和发展其生命所必须的客观条件的反映;动机是推动人从事 某种活动,并朝向一定目标前进的内部动力 ;
当人意识到自己的需要时,这种需要就变成了人的活动动机。 (三)情绪、情感和意志
情绪和情感是伴随认识和意志过程而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和内心的体验 ; 是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意志是人的思维决策见之于行动的心理过程。 (四)能力、气质和性格
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
气质是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总和,即表现在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和稳定性方面的人格特征; 性格是表现在对事物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上的人格特征。 心理现象又可分为两大类,即心理过程和人格 ;
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是以过程的形式存在的,它们都要经历发生、发展和结束的不同阶段,所以属于
心理过程;
人格也称个性,是指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在不同环境中一贯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影响人的外显 和内隐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倾向性和人格特征 。 第二单元 人的心理的本质--教材(基础知识)P3-4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
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没有脑的心理,或者说没有脑的思维是不存在的; 正常发育的大脑为心理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从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说明了心理是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活动的结果,神经系统,特别是大 脑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 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大脑只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心理并不是大脑本身所固有的;
心理现象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通过大脑活动而产生的。所以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 离开客观现实来考察人的心理,心理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对人来说,客观现实既包括自然界, 也包括人类社会,还包括人类自己。
心理的反映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能动的反映。因为通过心理活动不仅能认识事物的外部现象,还能认 识到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并用这种认识来指导人的实践活动,改造客观世界。
心理是大脑活动的结果,却不是大脑活动的产品。因为心理是一种主观映象,这种主观映象可以是事物的 形象,也可以是概念,甚至可以是体验,它是主观的,而不是物质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应该把心理和物 质对立起来,不能混淆,否则便会犯唯心主义或庸俗唯物主义的错误。
心理是在人的大脑中产生的客观事物的映象,这种映象本身从外部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但是,心理支配 人的行为活动,又通过行为活动表现出来。因此,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人的行为活动客观地研究人的心理 。
研究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应该是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研究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是自 然科学的任务,研究社会对心理活动的制约又是社会科学的任务。作为一个心理学家,如果他从自然科学 的角度去研究心理现象,他就是一个自然科学家;如果他从社会科学的角度研究心理现象,他就是一个社 会科学家。
第三单元 心理学发展简史 教材(基础知识)P5-8 一、科学心理学的建立
19世纪以前,心理学一直隶属于哲学的范畴;
19世纪中叶,由于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引进了实验的方法,才使心理学成为一门实证的科学,并最终从哲
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参见本课程教学参考资料:专栏1-1冯特) 二、学派的纷争
(1)构造心理学派代表人:冯特、铁钦纳
这个学派主张心理学应该采用实验内省的方法,分析意识的内容,并找出意识的组成部分,以及它们如 何连结成各种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
他们用所谓内省的方法研究心理现象,想找出构成人的心理的基本元素,人们称其为构造心理学派。 (2)行为主义学派代表人:华生
这一学派认为,构造主义研究人的意识,而意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研究意识很难使心理学成为一门 科学。因而他主张心理学要抛开意识,径直去研究行为。 这一学派的观点也是一种典型的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3)格式塔心理学派代表人:魏特海墨等
德国心理学家魏特墨等人认为整体大于部分的相加,因而反对把心理现象分解为元素,主张从整体上来 研究心理现象,建立了完形心理学,或叫格式塔心理学派。 (4) 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行为源于本能和原始的冲动,特别是性冲动。如果人的某些本能不能得到满足,并被 压抑到潜意识中,就会导致精神疾病。把压抑到潜意识中的体验和情绪挖掘出来,加以舒发,就能获得治 疗的效果。
弗洛伊德还把人的心理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 三、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
对心理学来说,想要用一个完善的理论模式概括出心理现象的本质,难免具有局限性,争论是不可避免 的;
20世纪30年代逐渐把主要精力转移到对心理现象规律的探讨上,学派之争自然就结束了; 加强了心理学研究的整合趋势;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和生理心理学研究得到迅猛发展。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
以罗杰斯和马斯洛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这一切不安的根源在于缺乏对人的内在价值的认识 ;
认为人有自我的纯主观意识,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人本主义重视人自身的价值,提倡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二)认知心理学
60年代发展起来的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新方向;
它把人看作是一个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并以信息加工的观点,即从信息的输入、编码、转换 、储存和提取等的加工过程来研究人的认知活动;
认知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的结合,开辟了人工智能的新领域。 (三)生理心理学
它探讨的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
它的研究包括脑与行为的演化,脑的解剖与发展及其和行为的关系;
认知、运动控制、动机行为、情绪和精神障碍等心理现象和行为的神经过程和神经机制。 第四单元 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方法-----教材(基础知识)P9-11 一、研究心理学的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19世纪中叶,心理学引进了实验的方法,才使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20世纪中叶,心理学和先进科学技术,例如和计算机科学结合,使心理学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心理学研究有了更多的手段 (二)辩证发展原则
心理现象和其他现象一样,都是发展变化的;
心理现象也和其他现象一样,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必须用辩证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事物,不能割断事物之间的密切联系 (三)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心理学的研究有其理论目的,这就是探索心理发生、发展和活动的规律,为解答精神和物质的关系提供 科学的依据;
心理学还有其实践的任务,这就是运用心理学的规律为人类的实践活动服务 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系统观察人的行为和活动,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的方 法叫观察法,或叫自然观察法;
用观察法所得到的资料比较客观、真实。 (二)调查法
就某一问题,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向被调查的对象提问,让他回答,通过对他的回答的分析来了解他的 心理活动的方法叫调查法; 用口头提问进行的调查叫访谈法;
用问卷的方式提问,让被调查者回答进行的调查叫问卷法。 (三)个案法
个案法是对某一被试者所做的多方面的深入详细研究,包括他的历史资料、作业成绩、测验结果,以及 别人对他的评价等等,目的在于发现影响某种心理和行为的原因; 个案法又叫个案历史技术,这种方法强调的是个体之间的差异。 (四)实验法
实验研究的方法就是主试者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观察被试者的行为或活动,探索客观条件和人的心理 活动之间的因果联系的研究方法;
由实验者选择用来引起被试者心理或行为变化的刺激变量叫自变量; 由自变量引起的被试者心理和行为的变化叫因变量。
第二节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第一单元 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 P12-17 一、神经元及其功能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功能单位和营养单位。它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 神经元的功能: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信息)、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的功能;
神经元的分类:神经元分为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三种。 二、外周神经系统及其功能
外周神经系统包括由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的躯体神经系统及自主神经系统;(参见本课程教学参考资料 :专栏1-2外周神经系统)
脑神经有12对,脊神经有31对;
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组成,分布于心脏、呼吸器官、血管、胃肠平滑肌和腺体等内脏 器官,调节、支配内脏器官的活动。 三、中枢神经系统及其功能
大量的神经细胞集中的地方称作神经中枢;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大脑; 脑又由脑干、间脑、小脑和端脑构成;
脑干位于颅腔内与脊髓相连接的部位,包括延脑、脑桥和中脑三部分。 四、大脑皮层的结构与功能 (1)
端脑,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大脑,覆盖于脑干、间脑和小脑之上,它中间的裂缝叫纵裂,纵裂把大脑分为 左右两个半球;
大脑皮质的不同区域有不同的机能。 颞叶以听觉功能为主; 顶叶以躯体感觉的功能为主;
联络区与复杂的知觉、注意和思维过程有关;
边缘系统,是内脏功能和机体内环境的高级调节控制中枢,也是情绪、情感的调节中枢。 五、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
大脑两半球的解剖结构基本上是对称的,但其功能又是不对称的,这种不对称性叫做“单侧化”; 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和言语有关的,像概念形成、逻辑推理、数学运算这些活动,左半球也占优势 ;
右半球是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像音乐、美术能力,情绪的表达和识别能力等占优势。 第二单元 内分泌系统与心理 P17-18
内分泌系统由垂体腺、甲状腺、胸腺、胰腺、肾上腺、生殖腺等组成。它受自主神经系统支配,各腺体 之间又有互相支配的关系。 一、垂体腺 二、肾上腺 三、甲状腺 四、性 腺
第三单元 高级神经活动的反射学说 P18-22 巴甫洛夫学说简介
巴甫洛夫通过对动物和人的反射活动的实验研究,发现了许多神经系统高级部位机能活动规律,创立了 高级神经活动学说。 巴甫洛夫学说的基本的概念 有: 一、兴奋和抑制;
二、反射、反射弧和反馈 ; 三、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 四、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