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即可,模拟题是一定要做的,例如:
根据上图,一眼就可以看出这是关于考察卫星城市理论部分,从中可以一眼就看出,那些属于核心部分,那些属于卫星城,它们之间存在这那些作用等,非常适合那些一看书就头疼的学生。
研教新版练习题,最大的特点和优点就是“知识点全面”。包含了往年所有出现的原题,当中的解析非常的全面,解析是以知识点进行划分。但是解题方法很灵活,讲解却比较简洁,简言之还是比较难,不太适合基础薄弱的同学。简答题也是一类经常出现的题目,这类题目除了要背诵知识点之外,有时候还要添加一些个人的思考。例如:1、巴黎改建与罗马改建2、历史地段与文物建筑的保护方法有什么不同3、比较田园城市与美国新城市主义的思潮4、城市规划实施管理的内容原则5、城镇体系的工作内容6、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布局原则7、六十年代以来的城市运动8、城市土地使用布局理论形态特征9、城市环境保护需要注意的方面10、 居住用地的规划原则。
顺便说一下,我在复习过程中发现其实不管是哪一个科目,他们大体的复习原则都是近似的,专业课和公共课其实有相似的地方,拿英语和政治举例子,在做《木糖英语真题手译》的时候,如果只是单纯的做题而不加以总结,就会变成
边做边丢,所以可以将类似的题型进行归纳,并且将一些知识点和常见的陷阱做一个笔记,政治也是这样,尤其政治的大题很多,答题的时候更加不能盲目,可以在《政治新时器》上面做一些相关的归纳笔记,这里有个小技巧,就是可以把目录作为一个框架,在框架上填入细枝末节的知识点,就可以轻松行程自己的框架笔记,总之就是将公共课与专业课进行有规律的复习。然后我们言归正传继续回归专业课上来。
之后到了11月份。全天的时间去复习专业课。不同的是,这一阶段是提升阶段。就专业课而言,可以开始做近两年的真题。可以看一些拓展的书籍,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并开始研究历年的真题脉络,其实学弟学妹不用迷信各种资料,内部资料之类云云,一开始我也热衷于各种资料,到最后发现,只有真题,和课本才是成功的关键。
其实比命题习惯更重要的是你要知道自己的答题习惯,每个人因为知识背景和表达方式的不同,甚至于在政治倾向上的偏左偏右、个人自信程度等,会不自觉地有自己的答题习惯,有意无意地多聊某方面的知识而规避另外一些方面的东西。而你需要做的是什么呢?努力加强你对你经常要用的一些知识的了解,多看看相关论文,多做相关准备,这些东西是你复习的重中之重,例如欧洲中古城市特点、资本主义初期城市面临的各种矛盾等。
了解自己的答题习惯,还有一个好处是可以提醒自己不要陷入某些自己的思维方式给自己设下的陷阱。这个不同于老师的陷阱,它不管遇到什么卷子都会出现,这一个可以借助学长学姐指路,二则你自己隔个半个月再来看自己的卷子的时候其实也能自己看出不少问题。
经常我们看到一些文章说没有刻意练习过答题方法,所以在考场上其实根本
不知道自己在写什么反正就写下来了。这个确实是大部分人的状态,偶尔有一两个成功的其实只是个例,大家不能把这个当作自己复习时的指导原则。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大家必须在考前对答题有一个基本的准备而不是在考场上去临时发挥。
自己说你已经又多久没写过大段文字了?考试的时候我们需要动笔写,你需要做几套真题唤醒自己“废弃已久的写字功能”,要提前利用真题来思考自己怎么规划答题的版块、怎么根据分值和题型来划分自己的答题内容分配。像上面的那些想法,很多时候我都是突然脑中灵光一现,在试着深入思考就有所得了。这也并不是很难的事情,每个人都会有那个时候,只要坚持不懈的去做,就会有收获,如果坐以待毙,就永远不会有转机。
用一年的时间来做一件机会渺茫的事情是否值得以及考研失败后你要做什么。考研并不是人生中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有些人在考研过程中背负太大的压力,导致自杀、抑郁的状况,或者一度颓废,就此沉沦,这不值得,虽然结果重要,但没有什么比你自己更重要;家人是否支持。考研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钱,需要包容,需要孤独。
可能跟父母打电话的时间越来越少,跟朋友联系的越来越少,话都变得越来越少,但这些不能阻挡你决心。所以,在正式考研之前,和父母进行充分沟通,包括你选的学校,你选的专业,以及你所有的打算,父母的支持也会是支撑你走下去的强大动力。是否有坚持下去的身体和信心。无数考研人都反复说,只要坚持下去,你就是成功的。我相信这句话,也确确实实是这样做的,所以,我成功了。
考研的路上总是孤独的,但是你要学会克服。坚持到最后的才是王者、比拼的是智力和体力上的双重消耗,一定要有持之以恒的耐力。只有坚持住,才能到达你的目标。而且考研的征战,只靠自己是不行的,你的亲人,朋友,同学,都是你考研路上的坚强后盾。
下附我自己曾经用过的一些资料截图,我都在high研网和high研app里面做了分享,大家可以自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