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回忆录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小学作文的文学回忆录读后感,感谢您的阅读! 篇一:文学回忆录读后感
在《木心谈木心》的新书发布会上,童明提到自己与木心第二次见面时的细节,他对木心说:我读了你的书,觉得我们是一家人。木心就问他:那你说说家里还有些什么人呢?童明的回答非常漂亮:有尼采、陀思妥耶夫斯基,有福楼拜从那以后,直到木心去世,他们从未停止过交谈。陈丹青说木心在纽约的时候,生活上的事找陈丹青,文学上的事找童明。
人生难得相知心。陶渊明曾抚剑独行,寻觅这样一位相知人,到最后也只叹了声:此士难再得,吾行欲何求。对陈丹青和童明而言,他们非常幸运,有木心这样亦师亦友的知己。对木心而言,更感安慰,他与童明是俞伯牙和钟子期,与陈丹青是苏格拉底和柏拉图。
2011年,木心在老家乌镇去世,享年84岁。比孟子长了一岁。我去过乌镇,2014过年的时候,在那里见到一块匾,是木心题的字。参观了茅盾故居,木心与他是远亲。幼时木心常去茅盾家里借书读,虽不知茅盾有没有亲自指点过他,但是木心透过茅盾书房的窗户所看到的风景,影响其一生,也算间接受了茅盾的指引吧。
《文学回忆录》里的内容,是19891994年间,木心在纽约为像陈丹青一样的中国青年艺术家开设的一门世界文学史普及课。1978年,中国重新打开门户,对这些刚刚被放出来的陈丹青们而言,木心是座挖不完的宝库。他们不知道1949年前的中国文学是什么样,样板戏和革命文学之外这个世界还存在哪些伟大的作品?他们想知道,木心满足他们如饥似渴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我觉得,现在的我们很难再能体会当事人的心情,因为我们不知道什么叫饥饿。
此篇是我读《文学回忆录木心讲述》的第一篇观感,往后随着阅读,有了感触将一一记下,作为我的《读<文学回忆录>回忆录》。后附木心照片一张,也是此书中第一页所附木心照片。
篇二:文学回忆录读后感
陈丹青愿意为了木心奔走:出两本和他相关的书《文学回忆录》与《木心谈木心》,在木心死后为他举办哀悼会,各类场合如果可以总要提到木心,在他主持下的乌镇木心美术馆也即将落成开业如此卖力的宣传,让木心的影响不断扩大。 陈丹青以自身的价值和地位,足以被称为当世大师,而今花甲的身躯,为老师当推销员,何苦?为什么不把有限的精力用在自己身上,好登上人生新的高峰,却肯劳心劳力为木心作嫁衣裳?有人泼冷水,认为木心的造诣并没有陈丹青所宣扬的那么优秀伟大,认为陈将其捧得太高,言过其实。如果木心的作品真的非常优秀,便能生生不息,历史自会择取,何必辛苦树碑立像,劝世人瞻仰? 记得韩寒有篇文章,说他喜欢赛车胜于文学,理由是赛车快就是快,慢就是慢,文学无标准。似乎有理。文学的好坏,不可能有像汉谟拉比法典那样的铁律让所有人遵从。有些作品被绝大多数人视为名著经典,在有些人眼里可能不过尔尔。《诗经》原只是一本民间诗歌集,但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将它提升至经典地位,故称诗经。但或许在有些人眼里,那可能不过是些痴男怨女的靡靡之音。
有些问题,答案就是问题本身。你问陈丹青为何愿意为木心辛苦奔走,出书
立说?只因为陈觉得木心是好的,他的作品是好的,你不认为木心好,便不能理解是为什么,而在他看来一切都自然而然。
这些让我想起《大长今》里的一段情景:郑尚宫做了一道凉菜,问大家里面加了哪些调料。今英自信满满回答:有酱油、醋、白糖、芝麻盐和水。郑尚宫并未表示认同,让众人都尝一尝,猜猜放了哪些调料。大家品尝过后,似乎都赞同今英的回答。只是突然,是红柿,不是白糖,是红柿。说话者是长今。郑尚宫露出愉悦神色问:你为什么认为是红柿?长今为难的回答:我因为吃到红柿,所以说里面加了红柿。郑尚宫大笑。
因为有红柿,所以尝到了红柿的味道,这难道是件让人困惑的事情吗?陈丹青理解他的老师木心是天之木铎,希望为老师出些汗水之劳,这难道是件让人困惑的事情吗?至于木心的文章中是否加了红柿,每个人的味觉不同,该如何解释呢?所以,陈丹青在做的,是想要大家能尝到里面的味道,真是件困难的事啊。 《文学回忆录》中刊印陈丹青上课时的笔记照片。我仔细看,在试图认清笔记中每一个字的时候,不禁想,木心于陈丹青究竟意味什么?意味着,从木心嘴中所说出的每句话,陈都要把它们全部记下来,因为太珍贵。我之前将木心比作苏格拉底,陈丹青是柏拉图。今天将木心比为耶稣,陈丹青是约翰。下笔至此,信仰基督者或许指责我是亵渎,其余的人可能说我比陈丹青更言过其实。我看来,不过是味觉不同。
篇三:文学回忆录读后感
文学其实是人学,木心的结论让人信服的,是他把主观问题客观化。的确,这世上的事情,多是与人有关的。
大三时暑假结束回学校,火车上对面坐着的是一对母子。仅从那稚嫩的脸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