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金融支持措施
金融支持农业供给侧改革,在坚持“问题导向”,补齐短板的 同时,还必须立足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需求导向”
,释放新的金融
供给,将新的供给置于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大格局中 ,实现从供给领 先型向需求追随型转变。基于这一思路 革可采取以下相应措施。
首先,完善农村金融供给体系。金融供给的宗旨是要使每一 家银行机构都能够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
,形成错位经营
,金融支持农业供给侧改
和协调发展。因此,县域金融机构的发展布局,要“有进有退”,避 免出现机构多、效能低的怪圈。要大胆地对规模小、经营差、无 特色、只存不贷,占用大量市场资源的金融机构实施退出机制。 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开发性金 融分工合理、相互补充的农村金融供给体系。 各银行机构要明确 自身的市场定位,实行差异化经营。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金融 机构应持续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居住环境建设等中长 期信贷支持力度。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
,要积极探索
服务“三农”可持续发展新模式 ,将吸收的资金更多地用于支持 当地经济发展,对农村重要产业项目、重点企业给予更大的支持。 邮政银行要扩大业务范围,更好地满足中小微企业、新型农业经 营主体的资金需求。农商银行、村镇银行等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要 继续发挥支农支小主力军作用,紧随政策变化,调整传统信贷模式 给予农业供给侧改革更大的金融支持。
其次,金融供给要聚焦农业供给侧改革主线重点施策。一是 要聚焦农业“三去一补”和农业产品结构调整的金融需求。当前 我国玉米等农产品库存高企,销售不畅,国内外价格倒挂,调减玉 米种植是现阶段农业供给侧改革调整产品结构的导向。
2016年
全国调减玉米种植3000万亩,辽宁省调减了 236万亩,今年还将继 续调减120万亩。因此,银行在信贷投向上就要有所考虑,要注重 信贷资金从投量到投向的转变,按照“稳粮、优经、扩饲”的要 求,调整信贷结构,积极支持玉米种植调减后,玉米饲料加工、农户 改种大豆、小杂粮等其他优质产品的金融需求。
二是要聚焦农业
生产方式转型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需求。 要紧紧围绕农业 生产方式转型,资源利用高效、生态系统稳定、产地环境良好、 产品质量安全的农业发展新格局 ,增加金融供给。积极支持现代 农业示范区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设施建设、 无公害绿色有机食 品基地建设。加大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的资金支持。 要重点满足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 营主体的资金需求。同时,要大力发展绿色信贷,持续增加农业产 业绿色供给,促进农村增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三是要聚焦 农村中小微企业的金融需求。要围绕国家产业导向
,调整和优化
中小微企业的信贷结构,逐步退出“两高一剩”的传统行业以及 产能过剩的产业领域,重点投向新型产业、科技产业及《中国制 造2015》的重点领域,持续增加中小微企业信贷投入。对国家推 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及新一轮东北振兴的背景下
,尤其要对
2017年本地新建、续建项目及高成长型的中小微企业 以重点扶持。从东港市中小微企业现状看
,要特别予
,一方面要着力支持装
;另一方面要加大
备制造、农产品深加工、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
对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的支持。四是要聚 焦农村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的金融需求。农村新型城 镇化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 部分,金融支持必不可少,而且要主动参与增加供给。东港市前阳 镇作为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镇,正在快速推进试点建设,政策 性银行、商业银行要主动作为,增加对城镇化能源、供水、交通、 通信、文化娱乐等基础设施建设 ,住房、教育、就业、医疗、养 老等城镇公共服务建设及
“美丽乡村”建设的信贷投入,拓展金
融供给的空间。五是要聚焦农村金融消费的需求。 随着经济转型 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消费已进入快速发展期,农村消费金融需 求潜力巨大。银行机构要面向农村居民购买电脑、 空调、热水器、 冰箱、手机、汽车、休闲游、农业观光游等消费需求的增长
,尝
试开发针对农村消费的金融产品,增加农村消费金融供给,打造农 村金融消费的升级板。
再次,创新金融产品和供给方式,提升金融支持农业供给侧改 革的深度和广度。一是创新“农业产业链金融”模式。把金融服 务链条延伸到发展农业现代化产业集群 ,由主要支持农产品加工 环节向支持产前农业生产资料生产和产后转化增值、储运保鲜、 营销流通及进出口贸易等全过程转变
,并根据条件引入政府机
构、担保公司、保险公司、农业产业化组织等 ,实现信息共享、
风险共担,积极提供产业链、供应链、商业圈融资服务。二是创 新金融产品,满足农村不同客户群体的金融需求。银行业机构要 根据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特点,主动适应农业产业不同客户群体的 金融需求,通过细分农村客户市场,增强信贷产品的适配能力,可 按照做简低端、做大中端、做强高端的原则进行分层服务
,积极
开展农户贷款、涉农商户贷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涉农小 微企业贷款、农业龙头企业贷款创新。三是创新简便易行的抵押 担保方式。要大力推进农村抵押担保方式创新
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民住房产权抵押贷款试点
,稳妥推进农村土 ,创新和完善林权抵
押贷款机制,积极推广厂房设备抵押、大型农机具抵押、农产品 收益权质押、订单质押、应收账款质押、农业技术专利质押
,探
索开办农业补贴资金质押贷款。要在龙头企业中推广“企业 +农 户”的担保方式。鼓励民间资本发展涉农担保公司 型农业经营主体。要完善农业信贷风险补偿机制
,重点支持新 ,探索建立地方
,搭建统
财政出资的涉农信贷补偿基金。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市场
一的抵押登记流转平台,培育资产评估等中介组织,加快推进“两 权”抵押贷款业务发展。要建立保险与信贷联动机制
,加强银保、
银社、银企、银银合作,实现金融服务的多元化,满足农村不同客 户群体的金融需求。
最后,强化薄弱领域金融服务机制建设 ,大力推广普惠金融, 实施精准扶贫。一是银行业机构要进一步加大对
“三农”、小微
企业和贫困地区弱势群体的金融供给 ,坚持市场化和政策扶持相 结合,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基础上,搭建“互联网+普惠金融”综合服 务平台,通过优化业务流程、加大科技运用、增加自助机具等手 段,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效率。要建立普惠金融长期发展战略 加强银行业机构普惠金融服务的考核平估 ,找准普惠金融服务的 短板,确保普惠金融发展可持续。二是坚持金融精准扶贫。要坚 持金融扶贫“四单原则”,即“单列信贷资源、单设扶贫机构机 制、单独考核扶贫绩效、单独研发扶贫金融产品”
。扶贫要锁定
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帮助弱势群体提升脱贫的造血功能,努力构建 扶贫金融商业可持续机制,让弱势群体有尊严地享受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