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完整版)病理学整理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

《病理学》学习重点整理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1. 适应的形态学改变:萎缩、肥大、增生、化生.

2. 萎缩:发育正常的器官、组织或细胞的体积缩小,可以伴发细胞数量的减少。 组织、器官的实质细胞萎缩时,常继发其间质增生

3.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因受刺激因素的作用而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组织的过程。 鳞状上皮化生、肠上皮化生、结缔组织和支持组织化生 4.脂肪变性:苏丹Ⅲ染色,脂滴则呈橘红色;锇酸染色,则呈黑色。

病理变化:脂肪变性常见于肝、心、肾等实质脏器,其中以肝最为常见。 肝脂肪变性:槟榔肝 → 脂肪肝 → 瘀血性肝硬化 心肌脂肪变性:贫血 → 虎斑心

5.坏死:活体内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坏死是组织和细胞最严重的、不可复性变化。坏

死组织代谢完全停止,功能全部丧失。

1)病理变化:(1)细胞核的变化:核固缩 核碎裂 核溶解 (2)细胞质的变化 (3)间质的变化 2)类型:(1)凝固性坏死(干酪样坏死) (2)液化性坏死(脂肪坏死)

(3)坏疽:较大面积坏死并伴不同程度腐败菌感染,使坏死组织呈黑褐色者 3)结局:(1)溶解吸收 (2)分离排出 (3)机化

(4)纤维包裹、钙化和囊肿形成

6.组织的再生能力:按再生能力可将人体细胞分为三类:

(1) 不稳定细胞:再生能力较强。如表皮细胞、淋巴细胞、造血细胞、粘膜及腺体的上

皮等

(2) 稳定细胞:只有在遭受损伤或某种刺激情况下才发生再生。如肝、肾、胰腺、 腺、

皮肤的汗腺、皮脂腺以及间叶组织细胞(成纤维细胞)

(3) 永久性细胞:缺乏再生能力,如神经细胞、骨骼肌或心肌细胞

7.肉芽组织:旺盛增生的幼稚结缔组织,主要由新生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构成。 结构:①新生毛细血管 ②成纤维细胞 ③炎性细胞

作用:①抗感染及保护创面 ②填补创口和组织缺损

③机化坏死组织、凝血块和异物

结局:这种纤维化的肉芽组织呈灰白色,质较硬,缺乏弹性,称为瘢痕组织

8.一期愈合:见于组织损伤范围小、缺损少、创缘整齐、对合紧密、无切口感染,如皮

肤的无菌手术切口

word范文

.

二期愈合:见于组织损伤范围及缺损大,创缘不整齐,无法对合,并伴感染、坏死、

出血、渗出物多,炎症反应明显的创口

9.影响再生修复的因素:

(1)全身因素:①年龄:青少年的组织再生能力强,愈合快

②营养:在维生素C缺乏时,成纤维细胞合成胶原障碍,可致创面愈

合速度减慢,抗张力强度受损。微量元素锌对创伤愈合的作用颇受重视。

③激素及药物 (2)局部因素:①感染 ②异物

③局部血液循环和神经支配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1. 充血:由于动脉血液输入过多引起局部组织或器官血管内血量增多,称动脉性充血

或主动性充血,简称充血。

2. 静脉性充血:器官或组织由于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于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引

起局部组织血管内血量增多称为静脉性充血,又称被动性充血,简称淤血。

(1) 病理变化:淤血时,局部组织、器官肿胀,重量增加,器官呈暗红色或紫黑

色,在体表淤血区温度降低。

(2) 影响和结局:淤血性水肿 淤血性出血

组织萎缩、变性及坏死 淤血性硬化

(3) 重要器官的淤血:

①慢性肺淤血:慢性左心衰竭时发生肺淤血。

心力衰竭细胞:肺泡内的红细胞被巨噬细胞吞噬,血红蛋白分解后形成棕

黄色的含铁血黄素颗粒,这种吞噬有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称心力衰竭细胞。

②慢性肝淤血:常见于右心衰竭时,偶见于下腔静脉或肝静脉阻塞。 槟榔肝:

3. 血栓形成:在活体的心脏或血管内血液有形成分成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

血栓: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固体质块。 (1) 血栓形成的条件:

①心血管内膜的损伤:组织因子释放和胶原暴露,血小板活化。

②血流状态的改变:血流缓慢或产生漩涡时, ③血液凝固性增加:血液凝固性增加或称血液的高凝状态,是指血液比正常

易于发生凝固的状态,由血液中血小板增多,血小板黏性增大,纤溶活性降低等因素引起。

(2) 血栓形成的过程及其形态:

(3) 血栓的结局:①血栓的溶解或脱落 ②血栓的机化与再通 ③血栓的钙化

word范文

.

4. 栓塞:循环血液中出现的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液流动,阻塞管腔,这种现

象称为栓塞。

栓子:造成栓塞的异常物质称为栓子。其中最常见的是血栓栓子。 (1) 血栓栓塞:肺动脉栓塞: 动脉系统栓塞: (2) 气体栓塞:

氮气栓塞或沉箱病(减压病):

5. 梗死:局部组织、器官由于血流供应迅速中断而引起的缺血性坏死,称为梗死。

梗死的类型:(1)贫血性梗死: (2)出血性梗死:

形成条件:①严重的静脉淤血 ②双重血液循环 ③组织疏松 ④动脉阻塞

水肿

1.水肿:人体血管外组织间隙或体腔内液体积聚过多,称为水肿。

. 发生机制:(1)血管内外液体交换障碍——组织液生成大于回流

①毛细血管内流体静压升高 ②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③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高 ④淋巴回流受阻

(2)机体内外液体交换障碍——水钠潴留

缺氧

1.缺氧:当组织和细胞得不到充足的氧或不能充分利用氧时,组织和细胞的代谢、功能,

甚至形态结构都可能发生异常变化,这一病理过程称为缺氧。

2. 常用的血氧指标: . 学氧分压:

血氧容量: 血氧含量: 血氧饱和度: 氧离曲线: 3. 缺氧的类型:

(1)乏氧性缺氧:由于氧进入血液不足,致使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引起的缺氧称为乏氧

性缺氧,又称低张性缺氧。

原因:①吸入空气氧分压过低:高山、航天、航空

②外呼吸功能障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③静脉血分流入动脉:先天性心脏病

word范文

(完整版)病理学整理

.《病理学》学习重点整理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1.适应的形态学改变:萎缩、肥大、增生、化生.2.萎缩:发育正常的器官、组织或细胞的体积缩小,可以伴发细胞数量的减少。组织、器官的实质细胞萎缩时,常继发其间质增生3.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因受刺激因素的作用而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组织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t92l54nfm0088t3x4ji0cqsi0v0qh00p3z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