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直播剧
一、电视直播剧节目形态的概念界定
电视直播剧节目形态是指将在演播室演出的戏剧,经过多机拍摄、镜头分切等艺术处理,运用电视直播的方式,通过电视屏幕传达给观众的电视剧节目形态。 电视直播剧节目形态的表演、播出、观赏是同步进行的。演员一面为看不见的观众表演,一面要配合忙忙碌碌的摄制人员,小心翼翼,免得走出景框;摄制人员既要考虑构图、角度、焦距,又要顾及自身的位置与声响,竭力避免弄出杂音或走入镜头,紧张忙乱,形同战斗。电视直播剧更接近舞台剧而不是电影。由于现场直播,节目无法保存,各台之间也难以交换,重播意味着重演。
中国电视工作者在电视直播剧这种节目形态初创时期,经过商讨,将其定名为电视剧,这一称呼遂沿用至今。而在英国,电视剧被称为电视戏剧;在美国,电视剧被称为电视戏剧;在苏联,电视剧被称为电视故事片;在日本,电视剧被称为电视小说。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视剧概念自然早已不局限于电视直播剧的狭义范畴,其内涵方面不断拓展、延伸,其形态不断衍生、裂变。 二、电视直播剧节目形态的历史源流
中国的第一部电视直播剧,是1958年6月15日北京电视台播出的《一口菜饼子》。该剧由陈庚根据当时《新观察》杂志上的一篇同名短篇小说改编[1],胡旭、梅村导演,文英光、冀峰、化民摄像,中央广播实验剧团演出,时长20分钟。表演、摄像、录音、合成全都是在北京电视台直播间完成,采取黑白图像直播方式。
在叙事上,该剧采取第一人称的串讲方式。剧中的姐姐,即是角色的扮演者,又
是串讲人。这种由串讲人引导观众进入剧情的形式,在当时苏联、匈牙利、波兰等国的电视剧中经常运用,被认为是播映效果较好的一种形式。故事讲的是解放后的农村,一个小女孩吃过饭后,拿着一块丝糕逗小狗玩,姐姐发现后制止了妹妹,并给妹妹讲述了旧社会他们一家穷苦、悲惨的生活遭遇。那时,父母双亲带着姐妹俩出外逃荒,父亲病死在路上,母亲也病倒在一个破草棚里。姐姐到地主家去讨饭,又被地主家的恶狗咬伤了腿。姐姐销路逃回草棚后,看见年幼不懂事的妹妹正哭着要吃的,病危的母亲从怀里掏出仅有的一口菜饼子给妹妹,姐姐上前让妹妹把菜饼子留给母亲吃,在推让之中,母亲含泪死去。听完姐姐的回忆,又看到妈妈留下来的那一口菜饼子,妹妹痛悔自己忘了过去的苦难。 现在看来,这部电视剧显得相当粗糙幼稚:一是虽然场景安置在室内摄影棚,可它仅仅起到戏剧舞台的作用;虽然用的是电视摄像机,但全剧均采用了电影的摄像处理方法,这也预示着未来电视剧与电影之间的剪不断的联系;三是不能存储制过的摄像,重播等于重摄。
尽管如此,《一口菜饼子》依然标志着电视剧这种在电子技术基础上出现的全新的屏幕演剧艺术形态的出现,显露出与传统舞台剧不同的全新特征:一是它突破了舞台剧的时空限制,在演播过程中插入了电影《智取华山》中风雨摇撼树木,闪电照亮夜空的空镜头;二是按剧情需要搭制了布景,真实地表现了房屋漏雨的情景;三是演员的调度与表演都按照镜头艺术的要求进行处理,譬如注意捕捉人物表情的细部、突出关键动作等。
1958年9月4日,北京电视台又播出了第二部电视直播剧《党救活了他》,反映的是上海广慈医院全体医务人员全力抢救为保护国家财产而大面积烧伤的炼钢工人邱财康,终于使他转危为安的真实、感人的事迹。该剧是中国第一部电视
直播报道剧,改编自1958年9月3日《人民日报》上的一篇通讯,从报纸刊出通讯到电视直播剧播出,总共只用了约30个小时。
这部电视单本剧虽然从内容来讲与《一口菜饼子》一样,也是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而且也是直播形式,但还是有其自身独特的意义:首先,与《一口菜饼子》不同,这部电视直播剧动用了两个演播室、一段走廊、三个景地,由三部摄像机拍摄而成;其次,在镜头剪接中也运用了实景与布景的结合。这些技术上的改进使其有了较为鲜明的电视色彩。如果说《一口菜饼子》尚未摆脱舞台剧的痕迹的话,那么,《党救活了他》从电视的本体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一方面在结构布局、场景衔接上都更符合电视传播特性,另一方面发挥了电视传播迅速及时的优势,两方面的有机结合,大大拓展了电视直播剧的影响力。
1959年1月29日,北京电视台播出《火人的故事》,这是对“电视诗剧”的初次尝试。该剧讲述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攻占某高地的故事。剧中的志愿军只是做出各种形体造型,没有任何台词,代之以一位朝鲜老大爷与三位儿童4个角色用诗朗诵的形式来串讲故事,因而称为“电视诗剧”。
1959年3月7日,北京电视台播出《女状元》,歌颂人民公社大办食堂的情况,编剧耿明良,导演孟浩、王维超,摄像文英光,主要演员宋亚芬、于孜健、沈玲、马加奇等。
1959年4月,北京电视台播出《辛大夫和陈医生》,导演王扶林,主要演员王显、王昌明、郝爱民等。这是一个为了宣传破除迷信、解放思想而创作的喜剧,剧中人的姓名具有谐音的双关效果。陈医生墨守成规,对盲肠炎病人坚持开刀治疗,而辛大夫却用针炙的新方法为病人减轻了痛苦。
1959年8月,北京电视台播出《我的一家人》,该剧根据陶承的同名长篇革命
回忆录改编。
1959年9月30日,北京电视台播出《生活的赞歌》,编剧高方正,导演王扶林、梅村,摄像庞一农、王明远,主要演员徐恩祥、高志煌等。该剧反映了工业战线的技术革新运动。
1959年10月17日,北京电视台播出《新的一代》,全剧播映70分钟,是当时规模最大、播出时间最长的电视直播剧。编剧高方正,导演王扶林、笪远怀,摄像文英光、王明远、庞一农,主要演员王健、陈铎、邹道语、车轼等。这部向国庆10周年献礼的剧作是中国电视剧史上第一部多场景大型电视直播剧。该剧反映清华大学建筑系中工农出身的大学生,在参加首都“十大建筑”设计中的学习、生活情况,以及他们争为新中国作贡献的先进事迹。全剧场景多、容量大,共有十余个人物,需转换六七个场景,并且横跨三个季节,这给当时的排练与演播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开辟更丰富的表演区域,在当时直播场地较狭窄的情况下,在演播室外的走廊以及与走廊相通的一间屋子内都搭了景;利用16毫米胶片到清华大学、颐和园乃至建筑工地上拍了一些外景,直播时适时地插入,用于回忆、倒叙、转换场景等。
1959年除夕,北京电视台播出《守岁》,编剧、导演胡旭,摄像文英光,主要演员王昌明、梅村、赵玉嵘、胡家森。全剧由一个小女孩充当串讲人,她看着自家的大门楼,等待着从不同岗位回家的亲人们,最后全家人在除夕之间团聚。 1959年3月7日,北京电视台播出《女状元》,歌颂人民公社大办食堂的情况,编剧耿明良、导演孟浩、王维超,摄像文英光,主要演员宋亚芬、于孜健、沈玲、马加奇等。
1960年2月6日,北京电视台播出《老列兵站岗》,讲述了将军下连队基层锻
炼的事迹。
1960年3月26日,北京电视台播出《刘文学》。该剧讲述了不畏强权恶势力、坚决与地主斗争的少年英雄刘文学的英雄事迹。
1960年10月3日,北京电视台播出《青春曲》。该剧为配合“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而作,讲述一个农村姑娘在城里中学毕业后拒绝留城里工作,坚决要求回农村建设自己家乡的故事。编著曹惠,导演王扶林、梅村,摄像文英光、王明远,主要演员李燕、梅承藻、马加奇等。
1961年3月4日,北京电视台播出《长发妹》。该剧取材于民间传说,讲述了美丽善良的长发妹为了替乡亲们夺回被山妖霸占的清泉,历尽千辛万苦,终于为民初害的故事。
1961年3月25日,北京电视台播出《桃园女儿嫁窝谷》,蔡骧根据冯忠谱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导演白羽、梅村,摄像王明远、王喜明,主要演员冯英杰、余琳、刘湛若、王昌明、车轼等。故事讲述的是:富裕的桃园村姑娘爱上了贫困窝谷村的年轻生产队长。自古以来,当地有流传“有女莫嫁窝谷汉,嫁到窝谷吃不上饭”的说法。姑娘的父亲——一个“老把式”对此坚决反对,父女间产生了尖锐的矛盾。窝谷村的生产队长人穷志不穷,以新时代年轻人的勇气与决心,带领社员开荒育林,种植果树。他的意志与行为感动了“老把式”,最终同意把女儿嫁到窝谷村。结婚时,女儿带来的嫁妆是300株桃树苗,固执的“老把式”也来到窝谷村现场指导果树栽培。全剧由马连登用评书形式串讲,风趣、幽默,生活气息浓厚,播出后受到好评。
1962年1月13日,北京电视台播出根据美国作家马尔兹同名话剧改编的《莫里生案件》。该剧按照当时芝加哥法庭审判记录,以高超的技艺将被告与证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