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电缆支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设计无要求时,电缆支架最上层至竖井顶部或楼板的距离不小于150-200mm;电缆支架最下层至沟底或地面的距离不小于50-100mm;
2)当设计无要求时,电缆支架层间最小允许距离符合附表7的规定。
3)支架与预埋件焊接固定时,焊缝饱满;用膨胀螺栓固定时,选用螺栓适配,连接紧固,防松零件齐全。
2、 电缆在支架上敷设,转弯处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应符合附表1的规定。 3、 电缆敷设固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垂直敷设或大于45°倾斜敷设的电缆在每个支架上固定;
2)交流单芯电缆或分相后的每相电缆固定用的夹具和支架,不形成闭合铁磁回路; 3)电缆排列整齐,不交叉;当设计无要求时,电缆支持点间距,不大于附表3的规定; 4)当设计无要求时,电缆与管道的最小净距,符合附表2规定,且敷设在易燃易爆气体管道和热力管道的下方;
5)敷设电缆的电缆沟和竖井,按设计要求位置,有防火隔堵措施。 4、 电缆通道畅通,排水良好。金属部分的防腐层完整。 5、 电缆的排列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不应配置在同一层支架上。
2)高低压电力电缆,强电、弱电控制电缆应按顺序分层配置,一般情况宜由上而下配置。
6. 电缆在支架上的敷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1)控制电缆在普通支架上,不宜超过1层;桥架上不宜超过3层。 2)交流三芯电力电缆,在普通支架上不宜超过1层;桥架上不宜超过2层。
3)交流单芯电力电缆,应布置在同侧支架上。当按紧贴的正三角形排列时,应每隔1米用绑带扎牢。
7、 单芯电缆的护层有绝缘要求的电缆,在固定处应加绝缘衬垫。 三、一般规定
1、 电缆型号、电压、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2、 电缆外观应无损伤、绝缘良好,当对电缆的密封有怀疑时,应进行潮湿判断。 3、 在带电区域内敷设电缆,应有可靠的安全措施。 4、 电缆敷设时,不应损坏电缆沟、电缆井等设施。
5、 并联使用的电力电缆其长度、型号、规格宜相同。
6、 电缆敷设时应从盘的上端引出,不应使电缆在支架上及地面上摩擦拖拉。 7、 机械敷设电缆的速度不宜超过15m/min。
8、 复杂的条件下用机械敷设大截面电缆时,应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确定敷设方案、线盘架设位置、电缆牵引方向,校核牵引力和侧压力,配备敷设人员和机具。 9、 电缆敷设时应及时装设电缆标志牌。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在电缆首端、末端、拐弯处、分支处、夹层内、竖井的两端、人井内等地方电缆上应装设标志牌。
2)标志牌上应注明线路编号。当无编号时,应写明电缆型号、规格及起讫地点;并联使用的电缆应有顺序号。标志牌的字迹应清晰不易脱落。 3)标志牌规格宜统一。标志牌应防腐,挂装应牢固。
第四节 电线、电缆穿管和线槽敷线规范
一、主控项目
1、 三相或单相的交流单芯电缆,不得单独穿于钢导管内。
2、 不同回路、不同电压等级和交流与直流的电线,不应穿于同一导管内;同一交流回路的电线应穿于同一金属导管内,且管内电线不得有接头。
3、 爆炸危险环境照明线路的电线和电缆额定电压不得低于750V,且电线必须穿于钢导管内。
二、一般项目
1、 电线、电缆穿管前,应清除管内杂物和积水。管口应有保护措施,不进入接线盒(箱)的垂直管口穿入电线、电缆后,管口密封。
2、 当采用多相供电时,同一建筑物、构筑物的电线绝缘层颜色选择应一致,即保护地线(PE线)应是黄绿相间色,零线用淡蓝色;相线用:A相——黄色、B相——绿色、C相——红色。
3、 线槽敷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电线在线槽内有一定余量,不得有接头。电线按回路编号分段绑扎,绑扎点间距不应大于2m;
2)同一回路的相线和零线,敷设于同一金属线槽内;
3)同一电源的不同回路无抗干扰要求的线路可敷设于同一线槽内;敷设于同一线槽内有抗干扰要求的线路用隔板隔离,或采用屏蔽电线且屏蔽护套一端接地。 4、 在下列地点,电缆应有一定机械强度的保护管或加装保护罩: 1)电缆进入建筑物、隧道、穿过楼板及墙壁处。
2)从沟道引至设备、墙外表面或屋内行人容易接近处,距地面高度2m以下的一段。 3)其它可能受到机械损伤的地方。 5、 穿入管中电缆的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6、 导管内的电线、电缆的截面(包括绝缘层),不应超过导管截面积的40%。
第五节 接地装置安装规范
一、主控项目
1. 人工接地装置或利用建筑物基础钢筋的接地装置必须在地面以上按设计要求位置设测试点。
2. 测试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见附表14)
3. 防雷接地的人工接地装置的接地干线埋设,经人行通道处埋地深度不应小于1m,且应采取均压措施或在其上方铺设卵石或沥青地面。
4. 接地模块顶面埋深不应小于0.6m,接地模块间距不应小于模块长度的3-5倍。接地模块埋设基坑,一般为模块外形尺寸的1.2-1.4倍,且在开挖深度内详细记录地层情况。 5. 接地模块应垂直或水平就位,不应倾斜设置,保持与原土层接触良好。 二、一般项目
1、当设计无要求时,接地装置顶面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6m。圆钢、角钢及钢管接地极应垂直埋入地下,间距不应小于5m。接地装置的焊接应采用搭接焊,搭接长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扁钢与扁钢搭接为扁钢宽度的2倍,不少于三面施焊; 2)圆钢与圆钢搭接为圆钢直径的6倍,双面施焊; 3)圆钢与扁钢搭接为圆钢直径的6倍,双面施焊;
4)圆钢与钢管,扁钢与角钢焊接,紧贴角钢外侧两面,或紧贴3/4钢管表面,上下两侧施焊;
5)除埋设在混凝土中的焊接接头外,应有防腐措施。
2、当设计无要求时,接地装置的材料采用为钢材,热浸镀锌处理,最小允许规格、尺寸应符合附表8的规定。
3、每个电气装置的接地应以单独的接地线与接地干线相连接,不得在一个接地线中串接几个需要接地的电气装置。
4、屏蔽线缆的屏蔽接地,一般要求接地电阻不大于4Ω。
5、接地模块应集中引线,用干线把接地模块并联焊接成一个环路,干线的材质与接地模块焊接点的材质应相同,钢制的采用热浸镀锌扁钢,引出线不少于2处。 6、电气装置的下列金属部分,均应接地或接零:
1)电机、变压器、电器、携带式或移动式用电器具等的金属底座和外壳。 2)电气设备的传动装置。
3)屋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或钢筋混凝土构架以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遮栏和金属门。 4)配电、控制、保护用的屏(柜、箱)及操作台等的金属框架和底座。
5)交、直流电力电缆的接头盒、终端头和膨胀器的金属外壳和电缆的金属护层、可触及的电缆金属保护管和穿线的钢管。 6)电缆桥架、支架和井架。 7)装有避雷线的电力线路杆塔。 8)装在配电线路杆上的电力设备。 9)电除尘器的构架。
10)封闭母线的外壳及其它裸露的金属部分。
11)六氟化硫封闭式组合电器和箱式变电站的金属箱体。 12)电热设备的金属外壳。 13)控制电缆的金属护层。
三、携带式和移动式电气设备的接地 1、 携带式电气设备应用专用芯线接地。
2、 携带式电气设备的接地线应采用软铜绞线,其截面不小于1.5mm2。
3、由固定的电源或由移动式发电设备供电的移动式机械的金属外壳或底座,应和这些供电电源的接地装置有金属的连接。
4、移动式电气设备和机械的接地应符合固定式电气设备接地的规定,但下列情况可不接地:
1)移动式机械自用的发电设备直接放在机械的同一金属框架上,又不供给其它设备用电。
2)当机械由专用的移动式发电设备供电,机械数量不超过2台,机械距移动式发电设备不超过50m,且发电设备和机械的外壳之间有可靠的金属连接。
第六节 裸母线、封闭母线安装规范
一、主控项目
1、 绝缘子的底座、套管的法兰、保护网(罩)及母线支架等可接近裸露导体应接地(PE)可靠。不应作为接地(PE)的接续导体。
2、母线与母线或母线与电器接线端子,当采用螺栓搭接连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母线的各类搭接连接的钻孔直径和搭接长度符合规定,用力矩扳手拧紧钢制连接螺栓的力矩值符合附表9的规定;
2)母线接触面保持清洁,涂电力复合脂,螺栓孔周边无毛刺;
3)连接螺栓两侧有平垫圈,相邻垫圈间有大于3mm的间隙,螺母侧装有弹簧垫圈或锁紧螺母;
4)螺栓受力均匀,不使电器的接线端子受额外应力。 3、 封闭母线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母线与外壳同心,允许偏差为±5mm;
2)当段与段连接时,两相邻段母线及外壳对准,连接后不使母线及外壳受额外应力; 3)母线的连接方法符合产品技术文件要求。
4)室内裸母线的最小安全净距应符合附表10的规定。 5)高压母线交流工频耐压试验必须按规定交接试验合格。 4、 低压母线交接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路配电开关及保护装置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 2)相间的相对地间的绝缘电阻值应大于0.5MΩ;
3)电气装置的交流工频耐压试验电压为1KV,当绝缘电阻值大于10 MΩ时,可采用2500V 兆欧表替代,试验持续时间1min,无击穿闪络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