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国际化的战略管理分析
斑纹(笔名)
绍兴文理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 国贸系,浙江 绍兴312000
摘要 中药作为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传统药材,也在积极参与入世后的国际化竞争。本文从中药的基本情况介绍入手,详细分析了影响中药药国际化发展的自身和外部因素,然后提出中药国际化战略的基本对策,强调了技术创新、国际合作、可持续发展等长远规划,并为中药早日实现国际化提出了自已的观点,希望能够更好更快地推动我国中药产业国际化进程。 关键词 中药;因素;国际化;战略管理
中药是具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古老产业,也是当今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的中药研究、生产、应用和出口的国家,即使按照天然植物药的口径衡量,我国也是目前最大的单一国家市场。然而。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和我国加入WTO,越来越多的中国行业面临着难得的国际市场机遇和严峻的国际竞争挑战,中药产业也不例外。所以我们要对中药进行战略管理分析,找到优势,认清劣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充分发扬民族医药的优势和特色,找准适合中药自身发展的国际化道路,并制定出使之发展的战略目标。
1 对中药自身因素的分析 1.1 中药的优势(Strengths)
1.1.1 博大精深的中医理论,有众多的经典名方可供开发利用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神农百草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名著相继问世;晋唐时期,在阐述医学理论方面,王叔和《脉经》完成了对切脉诊断疾病的理论解释,在研究养生方面,孙思邈的《备急千金方》贡献颇大;宋元时期,在研究伤寒方面,很多学者阐明了自已的观点。
这些经典名方经过长达千年的临床使用,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不仅被有卓见的我国知识界人士重视,而且也吸引了越来越多域外科学家,探求古代东方中华民族智慧的底蕴,如:日本目前所使用的汉方药以《伤寒杂病论》的经方制剂为主,补中益气汤、柴苓汤、大建中汤、小柴胡汤等12个品种产值占全部汉方制剂的43.1%[1]。
1.1.2 丰富的天然药物资源我国是世界上天然药用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中药资源达12 807种,其中药用植物11 146种,药用动物1 581种,药用矿物80种。而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为西南、西北等贫困山区,其中药材资源占全国50%以上[2]。
1.1.3 药食同源,安全有效药膳就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将中药材加工炮制后与传统的烹饪原料相结合进行烹调,从而成为兼有传统肴馔的色香味形、普通食品的营养价值和药物治病功能的养生保健食品[3]。药膳可以自行调配,安全、保健,在享受传统美食的同时,还可以起到养颜、瘦身、补气、补血等多种作用。
1.2 中药的劣势(Weaknesses)
1.2.1 中医理论久远,不易被当代人接受以古汉语为基础的古朴深奥的中医药术语,因为没有规范客观的现代语言加以表达,其中很多名词术语很难被当代人所理解并接受,中医药治病,至今许多沿用的是我国传统理论,如阴阳五行等,无法用现代科学的理论阐述,不能用现代科学的理论阐述中医药的作用。
1.2.2 成分复杂,难以鉴定其组成不管是单方还是复方中药,其化学成分大都是非常复杂的,。传统的藏药组方往往是由几十种药材组成。过多的药材组成的复方,无法利用统计学的方法做出相关解释,使得人们很难说清楚究竟是哪种活性成分或有效部分在起作用。 1.2.3 中药质量控制不精确、药品纯度不高我国中药行业技术装备水平的落后,使中药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无法保障,使得在药理作用的判断和研究、有效成分的确认和提炼上,困难重重而且作为一个集合的组方,药材种类越多,就越不容易维持药品的稳定性。虽然国际上也开始改变药品必须是单一化合物的观念,许可含有多种成分的天然药作为药品,但是很多出口中药由于无法控制农残、重金属含量或含违禁成分而遭拒售。加外,在中医药的基础研究上也存在许多含混不清、悬而未决的问题,在药理、毒理、剂型、标准化、规范化均未能充分利用当今科学技术的新成果,与国际先进技术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1.2.4缺少新型药学专业人才。目前,缺少的是既精通中医药理论和现代医学知识,又熟悉国内外专利及药品注册法规或者能熟练运用外语的复合型人才和学术带头人。
2 对中药所处环境的分析 2.1 中药面临的机遇(Opportunities)
2.1.1 研发(R&D)的投入增加、广阔的市场空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连续25年保持了年均9.4%的增长速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10倍,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6位,人均GDP突破了1 000美元,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头“两步走”的目标[4]。伴随着这些喜人的数字,我国传统的医药产业也迎来发展的春天,每年R&D的投入不断增加,中央领导和全国人民高度重视中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问题,为中药产业赢得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2.1.2 “天人合一”的思想兴起,使天然植物药的市场需求量增加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回归大自然”潮流和“绿色运动”,日前天然植物药国际市场年销售额已达300亿美元,而且正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增长。近年来美国植物市场异军突起,成为世界植物药行业原料的供应基地。
2.1.3近年来,各国对天然药物在法律法规的限制上有所松动和开放,例如,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已取消了对中国传统药的限制,使之有了合法的地位。在英国,仅伦敦就有近1000家中药店,每年进口中药1000多万美元。[5]德国和法国政府的医药界都承认草药可作为合成药物的替代品,草药已有许可证,并可在药店以药物或OTC药物销售,其医疗费用纳
入医疗保险范围。就连限制最严格的美国,也对中药产品的认定不再要求是单体纯品,而可以是成分固定、疗效稳定和安全可靠的混合物。
所有这些,对于同属于植物药基原的中药在其他发达的工业国家(尤其是在美国)注册、上市来说,都是一个很好的机遇。 2.2 中药国际化要面对的挑战(Threats)
2.2.1 中西文化的差异导致我国的中医药思想不能被世界很多国家接受如“马兜铃酸事件”:20世纪90年代,欧州比利时等地部分消费者长期、大剂量服用含有防已的制剂,造成肾衰竭等不良反应,美国FDA遂决定禁止进口、制造和销售含有或可能含有马兜铃酸的原料和成品,本事件给我国中药带来了很坏的影响,其实是国外很多人不熟悉如何正确使用中药造成的:依据中医理论“中病即止”和“效必更方”的原则[6],是不能够长期服用一种中药的,而且我国药典明确写明关木通和广防已的日用量分别为3~6 g和4.5~9,如果用按超出规定50倍的用量使用,是肯定会有副作用的。
这也反映了中西医文化上存在的差异,中医强调整体原则,有很强的包容性,这种思想使我们很容易接受西医;但西医只是按照自已的标准去理解中医,有很强的排他性。 2.2.2 来自竞争对手的压力―其他国家的植物药和化学药我国植物药在世界植物药市场上所占份额不到5%,在英、美约占2%,在德国约为0.2%,然而目前,整个北美地区植物药销售额占全球10.3%,欧州占44.5%,仅欧共体中的法国市场就超过整个北美地区,尤其是德国,其天然植物药的市场份额已占欧共体总销售额的78.8%而居首位,除此之外,日本、韩国和印度也对我国的出口造成很大了威胁。
2.2.3 贸易壁垒WTO的基本原则是在平等的前提下,实现自由贸易。同时由于药品关系到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属特殊产品,历来受政府法规严格管制。中药中也含有比较高的重金属、少量微生物残余及农药残余,远远达不到国际上有关药品的安全性要求,很难让国外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专家学者相信并认同。再有就是中药的作用机理比较模糊,难以用现代科学的方法加以明晰的解释,使西方社会对中药的有效性产生怀疑。为了保护本国的传统医药,世界各国纷纷利用WTO的贸易性技术保护措施(TBT)来抬高技术门槛,限制他国产品进入,而且各国的贸易性技术措施体现出复杂性和隐蔽性的特点,这也成为我国中药产业今后要应付的一个问题。 3 中药国际化的对策
3.1 处理好传统中医理论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3.1.1 从“以药带医”到“以医带药”中药的优势在于其安全有效,疗效胜过任何学术争论,它可以有效的避开因治病机理不同而给中药销售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可以用优势产品开拓国际市场,当产品被国际市场认可后,再宣传其中医理论,即“以药带医”;而中药是以中医为依托的,只有在中医的理论指导下应用,才能充分发挥其卓越的疗效,所以“以医带药”是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