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组尖端能感受单侧光的刺激,b’组尖端不能感受单测光的刺激 D.a’组尖端生长素的不均匀分布与生长素的主动运输有关
26.(16分)如下图所示,图甲表示某大棚种植的蔬菜其叶肉细胞部分结构和相关代谢情况,其中a~f代表O2或CO2。图乙表示该蔬菜在30℃下O2净产量(光合作用的O2产生量-呼吸作用的O2消耗量)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曲线。(该蔬菜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是25℃和30℃。)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甲中b代表______,它进入箭头所指的结构后将与______结合,图中与b代表相同物质的字母还有________。
(2)在图乙中,A、P、D三点时叶肉细胞中呼吸作用的强度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用对应字母和“>”、“<”、“=”表示)。P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膜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在D点后,O2净产量的增长逐渐减慢,制约O2净产量增长的内在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外在因素除环境温度外还有______________。
(3)其他条件不变,图乙中若温度调到25℃,则其 P点向 (左、右) 移动。 27.(16分)某种自花受粉植物的花色分为白色、红色和紫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进一步研究发现,A基因存在时花瓣细胞中的大液泡中会产生一种无色小分子有机物,当存在B基因时则会产生一种红色小分子有机物,若这两种小分子物质同时存在则会生成一种紫色小分子有机物。现有4个纯合品种:1个紫色(紫)、1个红色(红)、2个白色(白甲和白乙)。用这4个品种做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1:紫×红,F1表现为紫,F2表现为3紫∶1红; 实验2:红×白甲,F1表现为紫,F2表现为9紫∶3红∶4白; 实验3:白乙×紫,F1表现为紫,F2表现为9紫∶3红∶4白。 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
(1)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 定律,该定律的实质所对应的事件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 (填写具体时期)。
(2)根据题意分析,这两对等位基因通过 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3)在实验2中,F1的基因型为 ,让F2中的所有红花植株继续自然繁殖一代得F3,F3中白花植株所占的比例为 。
(4)根据题意,在答题卡对应位置画出实验1的遗传图解。(不用写出配子)
28.(16分)下图中,图甲是缩手反射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丙表示一些神经元及其相互联系,据图并结合课本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①表示的结构属于该反射弧中的__________。若图乙是图甲中⑥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缩手反射时,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中A细胞内的突触小泡由_________(填细胞器)产生,兴奋传来之后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神经递质通过A细胞的________作用进入突触间隙,扩散通过后与突触后膜上的____________结合,使B细胞产生________或_________。
(3)图丙中虚线框内神经元之间所形成的突触的数目是____,若刺激图丙中b点,图中可产生兴奋的点有_________________。
(4)在寒冷环境中,除通过神经调节减少热量散失外,________分泌TRH促使垂体产生______________(填相应激素的中文名称),最终使 激素分泌增加,细胞代谢加强,产热量增加。这个分级调节中还存在着 调节机制,以维持内环境状态的稳定。(5)当人体血浆渗透压升高的时候,垂体可以通过释放 促进肾脏对水分的重吸收。 29.(16分)下图为人体部分免疫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① 杀灭抗原 吞噬细胞
⑥ 靶细胞 A
② 抗原 T细胞 ④
记忆T细胞
⑦ 浆细胞 B ③ B细胞 ⑤ 记忆B细胞
(1)图中①②③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填序号)。A、B的名称分别是 、 。吞噬细胞把抗原信息传递给T细胞的过程中主要体现其细胞膜的哪项功能?_____________ (2)结核杆菌属于胞内寄生菌,结核病人最终通过 (填序号)过程使病菌从被攻击的宿主细胞中释放出来。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侵入人体后主要破坏图中的_______。有些糖尿病人的体内产生了大量胰岛素受体的抗体,该抗体破坏组织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从而影响胰岛素作用的发挥,这类疾病在免疫学上应称为______________病。
(3)初次接触某抗原时,B细胞在受到抗原刺激后,在T细胞分泌的_______作用下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当人体再次接触到相同抗原后,执行相关免疫功能的浆细胞主要是通过 (填序号)过程产生。预防疾病所接种的疫苗相当于图中的 ,而人被蛇咬伤后所注射的抗
蛇毒血清相当于图中的 。正常人体内每天都可能产生癌细胞,然而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并不会很高,这主要依赖于免疫系统的______________功能。
(4)人体ABO血型系统受IA、IB、i这3个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为IAIB的个体血型为AB型,其红细胞表面同时具有A抗原与B抗原,而其免疫系统对这两种自身携带的抗原均不产生对应的抗体(抗A、抗B),与之相反的则是血型为O型的个体,其红细胞上两种抗原都没有,因此其免疫系统若接触到其他血型的血细胞则会产生相应的抗体并最终造成溶血。由此推断,基因型为IAi的个体输血时可以接受哪些血型供血者的红细胞进入身体______________。
2013学年上学期广州六中高二级期中考试题理综化学4
单选
7.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使用无磷洗衣粉是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的方法之一 B.海啸使水源发生污染用明矾进行净化和消毒 C.SO2和NO2都能使雨水的pH < 5.6造成酸雨
D.合理开发和利用可燃冰(固态甲烷水合物)有助于缓解能源紧缺 8.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KI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O2+4H+ +4I == 2H2O + 2I2 B.向水玻璃(硅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有沉淀产生 SiO32 + CO2 + H2O== H2SiO3 ↓+ CO32 C.钠与水反应 Na + H2O ==Na+ + OH- + H2↑ D.氯气溶于水 Cl2 + H2O == 2H+ + Cl + ClO 9.一定温度下,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反应H2(g)+I2(g)是
A.相同时间内,H2的生成速率为n mol·L1·s1,HI的生成速率为2n mol·L1·s1 B.单位时间内断裂n mol I-I键的同时形成2n molH-I键 C.H2、I2、HI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2 D.反应体系的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10.下列叙述中,能证明某物质是弱电解质的是 A.熔化时不导电 B.不是离子化合物,而是共价化合物 C.水溶液的导电能力很差 D.溶液中已电离的离子和未电离的分子共存 11.如下图所示,△H1=-393.5 kJ?mol-1,△H2=-395.4 kJ?mol-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
-
—
—
—
——
2HI(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
A.C(s、金刚石)C==(s、石墨) △H=-1.9 kJ?mol-1 B.石墨和金刚石的转化是化学变化
C.1mol金刚石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比1mol石墨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多 D.金刚石的稳定性强于石墨
12.设NA是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L 0.1mol/L的醋酸溶液中,CH3COO-的数目为0.1NA B.标准状况下,8gSO3中含有氧原子的数目为0.3NA C.7.8gNa2O2中含有的阳离子数目为0.1NA
D.6mol的二氧化氮和足量的水反应生成硝酸,转移8NA个的电子 双选
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和S属于第三周期元素,P原子半径比S大 B.Na和Rb属于第ⅠA族元素,Rb失电子能力比Na强 C.C和Si属于第ⅣA族元素,SiH4比CH4稳定 D.Cl和Br属于第ⅦA族元素,HClO4酸性比HBrO4弱 23.下列物质检验操作步骤及现象正确的是: 待测物质 实验操作与现象 A. NH3 用玻璃棒蘸浓硫酸靠近,产生白烟,证明有氨气 B. Fe2+ 取少量待测液,先滴加KSCN(硫氰化钾)溶液,无明显现象,再通入氯气, 有红色沉淀产生,则有Fe2+ C. Cl2 D. Cl- 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氯气 取待测液,加稀硝酸酸化,再滴加AgNO3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则被检验的溶液中含有Cl-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
三、简答题(共16分)
64分)
30.(1)卫星发射时可用肼(N2H4)作燃料,1molN2H4(l)在O2(g)中燃烧,生成N2(g)和H2O(l),放出622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2)捕碳技术(主要指捕获CO2)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NH3和(NH4)2CO3已经被用作工业捕碳剂,它们与CO2可发生如下可逆反应:
反应Ⅰ:2NH3(l)+H2O(l)+CO2(g)反应Ⅱ:NH3(l)+H2O(l)+CO2(g)(NH4)2CO3(aq)
△H1
NH4HCO3(aq) △H2
2NH4HCO3(aq)
反应Ⅲ:(NH4)2CO3(aq)+H2O(l)+CO2(g)△H3
则△H3与△H1、△H2之间的关系是:△H3 。
(3)重铬酸钾溶于水配成稀溶液,其中Cr2O72与CrO42存在的平衡为 ,向该溶液中滴加少量硝酸钡溶液(已知BaCrO4为黄色沉淀),则反应现象为 。 (4)写出硫代硫酸钠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利用该反应探 究温度
-
-
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需要确保硫代硫酸钠和稀硫酸的浓度、体积相同,通过比较 不同来反映速率的快慢。 四、原理题(共32分)
31.(16分)氨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广泛。下图为合成氨反应在不同温度和压强、使用相同催化剂条件下,初始时氮气、氢气的体积比为1:3时,平衡混合物中氨的体积分数。
表1 图1
(1)从表1可以看出:a.在温度相同时,随着压强的增大,平衡混合物中氨的体积分数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说明合成氨的正反应是一个气体分子数 (同上)的反应。b.在压强相同时,随着温度的升高,平衡混合物中氨的体积分数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说明合成氨的正反应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从图1可看出:300℃时,压强p1条件下,平衡混合物中氨的体积分数 (填“>”、“<”或“=”)压强p2条件下平衡混合物中氨的体积分数,由此可p1 p2(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