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金融的逻辑—金融何以富民强国》
本书是整理编辑陈志武先生2003年-2008年期间公开发表的金融方面文章而成,包括序言、资本化的逻辑、金融的逻辑、金融危机的逻辑、股市的逻辑、文化的金融学逻辑六部分。
在序言中,作者指出金融的核心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所有涉及价值或者收入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之间进行配置的交易都是金融交易。金融诞生的温床是市场化、商业化社会,任何东西或证券不存在“固有价值”,只存在相对价值,只有相对于人的效用而言,才有价值这回事。效用决定价值,而不是劳动成本决定价值,东西或证券的价值取决于它能否让个人的效用提高,包括消费效用、财富效用、主观幸福或满足感。现代社会谈金融肯定绕不开“借贷”一词,对个人来说,没有借贷,就无法发挥金融的杠杆作用,房子、车子就无法提前实现,提前享用。对国家、企业来说,没有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厂房更新改造资金就无法落实。
在资本化的逻辑中,作者分析了为什么中国钱多了许多人并不感到富有。不考虑财富分布不均的影响,认识这个问题,需要理解钱、资本、财富的概念。“钱”一般指货币,流动性最强,可直接用于交换,是具有最普遍接受性的价值载体。资本是能够生产价值的价值,但流动性低于“钱”。财富既包括流动性的,也包括不流动的价值。从契约理论的角度讲,财富往往是物,“东西”,货币是把“东西”卖掉之后的价值载体,而资本更多是“东西”的“产权证”,它是广义的货币,是与具体的“东西”相对
1
应的产权。中国市场化改革让中国的钱多了,几乎所有的“东西”都可以在市场上交易,尤其是房产,对“钱”的需求上升了,“钱”的供应必然要上去。在“东西”产出相同的情况下,市场化程度越高,货币相对GDP的比例必然会升高。与此同时,外贸出口逐年猛增,加快了中国资源和劳动力的变现规模和速度,也使中国钱多。原来由亲情、友情实现的互助互惠式隐性金融交易被钱化之后,如果替代性的显性金融保险、信贷、养老、投资产品又无法跟上,中国人在钱多的同时,可能反而对未来更感到不安,从而幸福感下降。
在金融的逻辑中,印象最深的是对中国人的理财前景的论述。根据2001年中国人民银行对50个大中城市家庭的金融资产结构的调查,中国家庭大约84%的流动资产投在银行储蓄账户上,8%在股票,6%在债券,2%在各类保险上。相比之下,美国家庭大约23%的流动资产投在银行储蓄账户上,70%在股票,5%在债券,2%在各类保险上。在家庭资产配置中,公认的最合理稳健的家庭资产分配方式就是标准普尔家庭资产象限图。标准普尔家庭资产象限图把家庭资产分成四个账户,这四个账户作用不同,所以资金的投资渠道也各不相同。四个账户分别为:要花的钱,占比10%,主要用于家庭短期生活消费;保命的钱,占比20%,主要用于购买重疾保障,以应对家庭突发的较大开支;生钱的钱,占比30%,重在通过投资股票、基金等来获取收益;保本升值的钱,占比40%,如购买养老金、子女教育金、投资固定收益类产品如债券信托等。中国家庭的资产结构由于股权型投资太少,非常不利于升值,保险和退休金投入比例太低,也不利于规避未来风险。相
2
信随着中国金融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理财认识的深入,中国家庭的理财配置肯定会越来越优化。
美国次贷危机的产生引起学者对金融发展的争论。不发展金融自然不会有金融危机,只要发展,就必然市场碰到问题。今天中国因为没有五花八门的按揭衍生证券,所以没有金融危机,而美国有了这些才时常出现金融危机,这本身并不说明中国的金融欠发展是正确的,是对中国更有利的事。如果中国或任何国家从此限制金融创新,过度强化金融管制,那就是因噎废食。只有进一步鼓励自发的金融创新,放开金融市场的手脚,中国的金融市场才能深化。在关键时候,政府不救市会有很大社会成本,政府必须在问责架构下干预市场,不怕看到政府频频介入市场,只怕看到政府权力的扩张,而见不到对权力制约和问责的出现。
最后,作者探讨了文化的金融学逻辑,阐述了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对中国社会金融发展的影响,以及金融发展如何改变传统儒家文化构建的社会体系。随着人们对自由认同程度的上升,随着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人口流动的加快,传统家庭结构会加快转型,一种基于金融市场与法治的体系将取代传统家庭加儒家文化的社会体系。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