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历史经验看,1999年的高校扩招,持续了好几年。因此,2024年高职扩招百万政策,也会保持延续性,2024年仍有高职扩招。
二、高职扩招已纳入教育部的高职院校分类招生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会继续实行。有媒体,教育部职成司领导已部署了今年继续开展高职扩招的任务。
三、在总结2024年经验的基础上,2024年扩招的考试难度、报考规范程度会增加。同时,各省高职扩招的下达计划和招生对象差异较大。
2024年完成的好,可能会少些;也不排除个别省份不再面向低学历社会人员招生,或不再单独组织扩招考试。
四、2024年,受疫情影响,报考时间会延迟,报考次数可能会减少。 比如2024年多数省份开展了2-3次,2024年可能降为1次,或者结合高职对口单招、高职自主招生等一并报名考试。
五、目前山东、安徽、湖南、河南等省已出台关于高职扩招的政策文件或有关消息,有的院校的招生章程也已明确,有面向社会人员的高职扩招专业和计划。
但报名具体要求、报考次数和时间、考试难度、规范程度都相比2024年有较大差异。而且各个省的具体做法,也将会有很大变化。
比如山东的高职扩招不再单独组织,跟春季高考统招、高职单招一并举行;安徽的首批扩招,主要面向中职生;重庆不面向应届高中或中职毕业生。
那么,在2024年高职扩招政策还没出来的“空窗期”,我们该做点什么? 第一,安心等待政策,谨防上当受骗
高职扩招政策“空窗期”,各种各样的说法、谣言很多,如果因为自己着急慌神,很容易上当受骗。
比如,Q Q群里同学们经常的某机构,宣称什么2024年3月份即可全日制入学,发来的协议却是全日制自考助学班,并不是高职扩招;
宣称什么贵州某某院校可以免费入学、云南某医学院可以报考扩招,并索取高达1-3万的操作费,而且要求录取后全部交完。
试想一下,交完费后,三年的教学和毕业如何保证?各种风险可想而知; 宣称什么高职扩招只有2024年一年,再不报名终生后悔......
因此,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安心等待国家和省里的政策出来,而且一定要通过渠道了解。
第二,分析报考志愿,稍作考前准备 具体包括:
(1)了解一下去年本省的报名政策。
如报名条件、资料,特别是高中毕业证或高中同等学力证明、特定身份证明,该如何准备?
(2)提前做好志愿填报的相关准备。
如果考虑报考外省,疫情结束后的外出务工、求职,就要考虑这个因素。 比如湖北有位同学,家长希望到广东打工,但个人想上学。怎么办?吕老师的建议是选择一个既可以打工,又能报名高职扩招的发达省份。
广东要求社保满1年才能报考,显然不是首选之地。江苏只要提供6个月工作证明(不要社保证明),因此值得重点考虑。
先找份工作,既积累点职场经验,又为高职扩招准备点学费,等到开始报名时再直接在工作所在省份报名、考试,是比较明智的选择。
考虑好城市后,再好好想想该报什么院校和专业。要结合个人兴趣、特长,以往工作经历,提前做好相关知识储备,等到高职扩招可以填报志愿时,就不会那么纠结。
(3)适当做一些考前准备工作。
根据2024年的经验,高职扩招考试不算太难,而且属于高校自主命题,因此在没确定报考院校之前,适当做些准备即可。
二、高职扩招是否值得报考? 答案,是肯定的。
今年那么多同学,为了高职扩招录取通知书,忙前忙后,有的已经自考、成教本科学历都拿到了,毅然决然参加高职扩招,为什么呢?
五个字:学历鄙视链。
就是说,用人单位对学历的性质和含金量有排名。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学历“鄙视链”:
全日制本专科>自考本专科>成教本专科>远程(网络)本专科>国开本专科。 想想一下求职场景,HR要从成百上千份简历中要挑出几十个人,什么样的
办法挑选?
肯定是筛选简历,年龄、学历、专业、工作背景等等,学历必然是其中一条。 本科以上首选,专科中首选全日制,再考虑非全日制。
所以说,学历是敲门砖,一轮轮简历筛选中,你的学历是全日制,就有更多机会。
相反,你再优秀,如果没有全日制学历,难有机会在面试官面前展现。 实际上,已经录取的同学也慢慢感受到,全日制学历还是好啊,待遇高。 国家明确规定,高职扩招与普通高考考生享受同等待遇,都取得全日制专科学历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