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II、III类劳动密集型产业中,产业集聚度最高的是________类,产业集聚的优点是________。
(2)根据图中信息,比较徐州和南通在I、II、III类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中的差异是________。 (3)图中I、II、III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主要转出区为________(填“苏北”“苏中”或“苏南”)。产业转移对该区域的积极影响有________。
【答案】 (1). Ⅲ (2). 加强交流与协作;共用基础设施;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获得规模效益 (3). 徐州是I、Ⅲ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承接区;南通是I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出区,是II、Ⅲ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承接区 (4). 苏南 (5).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开拓产品市场;减轻环境污染 【解析】 【分析】
试题考查工业集聚和产业转移
【详解】(1)结合材料二可知,Ⅲ类工业部门的生产协作程度强,产业集聚度高,产业集聚可以加强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可以共用基础设施,降低运输成本和能源消耗,进而获得规模效益。
(2)根据材料一可看出,徐州主要承接Ⅰ、Ⅲ类劳动密集型产业;南通是Ⅰ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出区,是Ⅱ、Ⅲ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承接区。
(3)读材料一可知,Ⅰ、Ⅱ、Ⅲ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主要转出区为苏南,产业转移可促进转出区苏南的产业升级、利于开拓产品市场,减轻污染,缓解城市化问题等 3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长江上游原始森林具有很高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方面的功能。但长期以来乱砍滥伐、毁林开荒,使长江上游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河道湖泊淤塞。
材料二 湖北省境内湖泊众多,星罗棋布,50年代有大小湖泊1052个,有“千湖之省”的美誉,但现在只有83个。湖南省昔日“八百里洞庭”水面也缩小四成。
材料三 图甲为长江流城图,图乙为长江流域某地气侯特征图。
(1)试比较塑造长江甲、丙河段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和主要利用方式。
(2)长江乙河段易遭遇洪灾,试从气候和地形角度简要分析乙处形成洪灾的自然原因。 (3)试指出洞庭湖面积缩小的人为原因。
(4)为防治长江乙河段洪灾,可以采取的工程措施有哪些? 【答案】(1)流水侵蚀水能开发流水沉积航运.
(2)气候:夏季降水集中,降水量大。地形:平原地形,地势平坦,流速慢,不易排水。 (3)围湖造田;上游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淤积。 (4)修筑堤坝.疏浚河道、退耕还湖、修建水库。 【解析】 【分析】
试题考查流域的综合开发
【详解】(1)图中甲段位于三峡,落差大,水流急,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利用方式为开发水能。丙段位于河流下游,地形平坦,水流速度慢,以流水堆积作用为主,利用方式为航运。 (2)图中乙河段位于长江中游,河道弯曲,水流速度慢。从气候角度分析,该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降水量大。从地形角度分析,该地位于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水流速度慢,排水不畅。
(3)由材料“长期以来乱砍滥伐、毁林开荒,使长江上游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河道湖泊淤塞”可知,洞庭湖面积缩小的人为原因为上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淤积。结合材料二可知,另一个原因是围湖造田。
(4)乙河段位于长江中游,河道弯曲,水流速度慢,防治洪灾的措施有修建三峡水库等水利设施,荆江河段修筑堤坝、疏浚河道,湖泊周围应退耕还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