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
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提问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作者:姜禄兴 文章中心来源:李家小学 点击数:8595 更新时间:2005-9-26
[内容提要]:
本文论述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现状及提出三方面的对策研究:1:围绕“重点”设计问题;2: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设计问题;3:突出数学学科特点,设计问题。同时阐述了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技法。并提出了两点思考。 [关键词 ]:课堂提问 设计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1):创新教育的必然要求。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大纲》(试用修订本)指出:小学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因此,数学活动的着眼点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重心在与于使学生自主地建构和完整自己的认识结构,它重视学生在知识的内化过程中,探索、研究的作用,重视教学过程中有关问题情境的创设,重视知识结构的更新。而数学课堂提问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综合性创造教育过程,只有引导学生经历综合的创新数学。并在这一综合研究的过程中,主动地探索、发现、创造,它才可能真正得以养成。 (2):时代的必然要求
人类社会正在进入信息时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经济的不断腾飞,都对学校教育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1世纪所需要的人才应具有自我获取、更新知识能力的创造人才。学校教育必须适应这种变革和挑战,让学生学会怎样学习和思考,培养终身学习能力,才能为社会输送大批高素质的创造人才。课堂提问是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一个方面。 (3):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不良的表现
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准确、恰当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进入竞技状态,从而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然而,反思我们的教学,课堂提问的作用发挥的远远不够,具体表现以下几方面::a:不重视创设问题情境,缺少置疑和认知冲突的激发,以简单的集体应答取代学生深入的思维活动,形成学生思维的虚假活泼;b:重结论轻过程,提问流于形式。用优生的思维代替全班学生的思维;c:忽视对问题的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师的提问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导致课堂上“启而难发”的局面;d:课堂上大多数是教师,学生大,缺少学生问,教师答的场面。为此,分析数学课堂提问教学的特点,从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和质量出发,必须解决课堂提问中存在不良的现象。 针对上述现象,我在小学数学课堂提问设计作出了如下几方面的探讨与实践: 二:小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中总是精心设计提问的问题,意图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并有意识为他们发现疑难、解决疑难提供桥梁和阶梯,引导他们一步步登上知识的顶峰。特别是当前小学数学改革中提出了“数学课堂提问应当围绕问题解决来组织”。因此,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好问题,以便有效地组织好课堂提问。 (一):围绕“重点”设计问题
在小学数学每课教学中都有重点,重点是每个学生都应当掌握的内容,因此重点要反复设计提问的问题。要抓住重点的内容、词语设问,使学生明确重点、理解重点、掌握重点,从而保持学生思维的条理性、
---------------------------------------------------------精---------------------------------------------------------------------
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
连续性和稳定性,并为学生进而解答一些相关问题奠定基础。围绕“重点”设计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通过“模糊点”设计问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常有一些容易与其他内容想混淆的知识,对这些模糊点必须予以澄清。而设计恰当的问题进行提问,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如可设计对比问题使学生在比较中分清是非,也可以设计归谬性的问题,让学生在不自觉地一步步陷入明显的谬误之后再帮助分析失误指出。如教学“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列表比较一下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通过模糊点进行设问,可以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增强分析辨别的能力,提高思维的严谨性和精确性。
2:抓“盲点”设计问题。所谓“盲点”是在正常思维中不容易被注意到但实际运用中又往往会影响学生正确思维的问题。盲点一般不被人注意,教师应设计恰当的问题,一道学生自己发现盲点。如教学“质数、合数与分解质因数”,当学生明白“质数、合数”的概念后,我提问学生“1”是什么数?部分学生很快回答“1”是质数。这是我设问:“1”除了它本身有没有别的约数?学生很快就判断出“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教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就把学生容易忽视的盲点抠了出来。使学生拓展了思维的广度。
3:抓“发散点”设计问题。发散性设问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是指对同一问题,教师引导学生从正面和反面多途径去思考,纵横联系所学知识,以沟通不同部分的数学知识的方法,思维的方向由一点发散出去,不断扩至各种渠道、各个侧面、各个角度,以求问题的灵活解决。例如:有余数的除法,理解“余数一定比除数小”如果教师把这一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学生也能接受,但只是机械地理解。而利用发散性思维,效果就大不一样。()÷9=5??()。要求学生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引导学生思考:先填哪个括号?为什么?在不知道被除数的情况下,余数有几种可能?最大填几?为什么?在多种答案中巩固所学知识之后,在做的过程中,学生认识到小于除数的数都可以作为余数,在巩固中将旧知逐步延展和深化,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设计问题。 1:结合循序渐进的规律设计问题
现代信息认为,教学是一种循序渐进地有效地选取、组织、传递和运用知识信息,促进学生了解信息,掌握知识的活动。从课堂教学整体上看,教师必须抓住教材、教学内容的整体要求,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心理状态,科学地设计一定梯度的问题。如:教学“几倍求和“两步应用题时,我设计如下问题让学生练习:
(1)供销社运来一批化肥,用大车运了1500千克,用卡车运的是大车的3倍,一共运来化肥多少千克? (2)供销社运来一批化肥,用卡车运了4500千克,是大车的3倍,卡车比大车多运化肥多少千克? (3)供销社运来一批化肥,用卡车运了4500千克,是大车的3倍,大车比卡车少运化肥多少千克? 这样的问题设计,不仅注重设计好单个问题,更重要的是设计好问题的序列。遵循学生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有助于提高学生辨别能力,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2:结合因材施教的原则设计问题
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高深或灵活的问题问优生,优生经过思考回答出来,有助于启发全体学生思维;基础题、综合题的体温是为了巩固教学效果,问题的设计要考虑成绩中等的学生,真样可以吸引大多数学生的注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对成绩差的学生,要适当设计一些难度不大,经过认真复习和思考能够回答出来的问题,可以帮助这些学生恢复自信,提高学习兴趣。例如:教学《圆周长公式》一课时,当学生理解了圆周长计算公式,我让中、下生说说如果已知圆的直径,怎样求它的周长呢?让优生想想如果一个圆,只告诉我们半径怎样求这个圆的周长呢? ---------------------------------------------------------精---------------------------------------------------------------------
品
文
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
3:符合学生的性格特征设计问题。
通过设问,帮助学生发挥良好的性格特征对学生的积极作用,减少、避免或克服学生的消极影响。例如,对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可设计一些小问题提问,促进他们随时集中注意力;对性格脆弱的学生,可设计一些难度的问题提问,使他们在挫折中逐渐锻炼得坚强起来;对与心态浮躁的学生,可设计一些需要仔细思考的问题,使他们在回答的过程中养成耐心思考的习惯。 (三):突出数学学科特点设计问题。
小学数学学科与其它学科有不同之处,就是小学数学句有高度的抽象性。数学的抽象有着丰富的层次,而且伴随着高度的概括。任何抽象的数学概念、命题、甚至数学思想和方法都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建立具体、生动的现实原型。从具体到抽象,逐步上升为理论,进行判断和推理在由抽象到具体,应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因此,教师对数学概念的讲解、法则的运用、解题的思路都要从数学学科的特点出发,精心设计问题序列。
1:对数学概念问题的设计。小学数学中的数学概念,是学习、领会这一知识内容的基础,在教学中对数学应重点理解。如: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教师可这样设计问题,“分数”产生的背景是什么?如何定义分数这个概念?定义中有哪些关键性的字眼?为什么要这样定义?你能举出这个概念的一般例子吗?它有何作用?
2;对数学法则问题的设计。在小学数学中,法则是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对提高解题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应重视对数学法则问题设计。下面一“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谈谈对数学法则问题设计的一般思路:这一法则的条件和结论、关键字眼是什么?这一法则的注意点是什么?如何运用这一法则? 3:对数学例题与习题问题的设计。小学数学例题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起点,习题是巩固所学知识的渠道,在教学中教师应对例题与习题问题的设计。如:“求一个数与它几(百)分之几的差是多少的应用题”。教师出示例1时,可以从以下方面设问:题目的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解题的思路是什么?有无其它解法?哪种方法最好?改变题目的某些条件,将有什么结果?解这题所用方法对解决其它问题有什么启发等等。
三: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技法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好问题是有效地组织好课堂提问的前提。要使提问收到较好的效果,还必须讲究提问的技法。 1:掌握问的方法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掌握问的方法有以下几方面:a:创设悬念。教师提问时,要使学生对问题产生“欲知后事如何”的好奇心,带着一种心理上的期待去学习。例如,在讲解《比例尺》时,可以先让学生思考:拿一张地图,量一量建德到杭州的图上距离有多长?学生量出后,教师进一步追问,建德到杭州的距离是否就是你所量的这样长呢?此刻,学生有一种“追下去”的悬念心理,从而跳动了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和欲望。b:相机诱导。抓住时机,采取循循善诱、点拨启迪的方法提出问题,使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下,独立解决问题。特别是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出现停滞、阻塞时,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来诱导学生调整思路。使思维活动能顺利开展。c:变换角度。在学生能够接受的前提下,要从不同角度提问,做到深文浅问,浅问深究,引导学生多方面去思考问题,从中选择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2:把握问的时机
课堂提问的效果直接与提问的时机有关。在一节课的不同阶段,学生思维的紧张程度是不同的,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采用不同方式提问。例如,在课的开始,学生的思维由平静趋向活泼状态,这是可采用激发式提问,多提一些回忆的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学生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时,可采用探究式提问,有助于学生全面、深入理解教学内容,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创造性。 ---------------------------------------------------------精---------------------------------------------------------------------
品
文
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