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近现代建筑历史
建筑特点:
1)用最新的技术、材料。
2)美学上表现新技术,标榜“机器美”。 3)能够快速与灵活地装配、拆卸与该建。 4)在设计上强调系统设计和参数设计。
其具体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努力使高度工业技术接近于人们所习惯的生活方
式与美学观,尽管它所标榜的是“机器美”,但是他的“机器美”还是尽量想迎合人们的悦目要求。
注重高度工业技术的倾向中,最引人注意和最流行的是采用玻璃幕墙。 代表作品: 1)巴黎的蓬皮杜国家艺术与文化中心(1972-1977年,书p282-283 图5-6-15)。 设计人:罗杰斯和皮亚诺(第三代现代建筑师)
2)山梨县文化会馆(1967年,书p281 图5-6-14) 设计人:丹下健三
七、讲究人情化与地域性的倾向
战后讲究“人情化”与“地域性”倾向,以及追求
“个性”与“象征”的尝试,都被称为“有机的”或“多元的”建筑。
其设计方法是战后“现代建筑”中比较“偏情”的方面。是一些既要讲技术又要
讲形式,在形式上要强调自己特点的倾向。
建筑特点: 1)突破技术范畴而进入人情、心理的领域,重视人们的生活和心理感情。 2)传统材料结合新结构、新材料。 3)处理亲和、多样。
4)空间有层次、变化丰富。 5)建筑体量符合人体尺度。 6)建筑化整为零、重视细部。
代表人物:芬兰的阿尔托、瑞典的雅各森、丹下建三 代表建筑:
1)珊纳特赛罗镇中心的主楼(1950-1955年,书p286图5-7-1)是阿尔托在二次大战后的代表作。
2)香川县厅舍(1958年,书p289 图5-7-6)
以丹下健三为代表的一些年轻建筑师对于创造具有日本特色的现代建筑很感兴
趣。丹下认为地域性包括传统性,而传统性是既有传统又有发展的。香川县厅舍是他这方面的代表。
八、第三世界国家对地域性与现代性结合的探索
第三世界国家都认定要走现代性与地域性相结合的道路。代表作品及各国的代表人物,因时间关系请同学参考本书290~310页。 九、讲究个性与象征的倾向
- -
31
外国近现代建筑历史
它是与讲人情化与地域性接近但又不完全相同的一种倾向,是各种讲求个性与象征的倾向。
时间: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很盛行。
其目的也是对现代建筑在建筑风格上只允许抽象的、客观的共性,而不顾及其他因素这一现象的反抗,故常被称为多元论。
建筑特点:要使房屋与场所都要具有不同于他人的个性和特征,其标准是要使人一见之后难以忘怀。
代表人物:赖特、柯布西耶、贝律铭、小沙里宁、乌特松
这个倾向在建筑形式上变化多端。究其手段,大致有三:运用几何形构图、运用
抽象的象征、和运用具体的象征。
1.运用几何形构图的作品有:
1)赖特的流水别墅(书p88 图3-8-3)和古根海姆美术馆(书p90 图3-8-7,书p312 图5-9-1)
2) 贝律铭的国家美术馆东馆(1978年,书p312-314 图5-9-3) 2.运用抽象象征的作品
柯布西耶的朗香教堂(1950-1953)(书314-315,图5-9-4) 3,运用具体象征的作品 1),小沙里宁的纽约肯尼迪航空港的环球航空公司候机楼(1956-1962年)(书
319-320,图5-9-8),该建筑像一只展翅欲飞的大鸟。
2),乌特松的悉尼歌剧院(1957年设计,1973年建成)(书323,图5-9-11)该建筑像一艘迎风而驰的帆船。
第六章 后现代主义及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类型 一、后现代主义
1.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基本概念
首次在设计领域引用“后现代主义”这一概念的是英国建筑评论家查尔斯·詹克斯(Charles Jencks)。他用来描写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对现代主义建筑背离的建筑新趋势。从此产生了后现代主义设计,80年代,后现代设计达到高潮。
后现代主义是60~90年代的一场风格运动,目前基本消失。
广义的后现代主义建筑:是指现代主义之后的,或者反对现代主义的一切建筑设计思潮。
狭义的后现代主义建筑:从哲学理论上讲,它主要体现在以“二元论”和“双重性”取代现代主义的“一元性”和“排他性”。强调传统和向波普艺术(接近生活的艺术,是对抽象的表现主义的叛逆)学习的重要意义。
2.三大理论倡导者
(1)罗伯特·文丘里(Robert Charles Venturi,1925一)美国建筑师。 他反对密斯·范·德·罗的名言“少就是多”,认为“省就是光秃秃(Lessisbore)”。主张用两个方面的元素来丰富建筑:①历史建筑因素(托斯卡纳、古希腊、古罗马、中世
- -
32
外国近现代建筑历史
纪、哥特风格、文艺复兴、巴罗克、洛可可、法国第一帝国、第二帝国、维多利亚、安妮公主风格等)中所有古典主义元素;②美国的通俗文化,包括好莱坞、拉斯维加斯等一向被认为俗不可耐的商业风格。
他在著作《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Complexity and Contradiction In Atchitecture ,1966年)中提出了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原则。
《向拉斯维加斯学习》(Learning from Las Ve—gas,1972年)中强调了后现代主义的戏谑成分和对于美国通俗文化的新态度,主张激进的折中主义。 这两本书被认为是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宣言。
代表建筑作:费城母亲住宅、费城富兰克林故居、伦敦国家美术馆等。 (2)罗伯特·斯坦因(RobertStein)美国建筑家 从理论上把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加以整理,分门别类,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他在《现代古典主义》(Modeill Classicism)一书中完整地归纳了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理论依据,可能的发展方向和类型,是后现代主义建筑的重要奠基理论著作。
(3)查尔斯·詹克斯(CharlesJencks)美国作家、建筑家
他继续斯坦因理论的总结工作,在短短的几年中出版了一系列著作,包括《现代建筑运动》、《今日建筑》、《后现代主义》等等,逐步总结和整理出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和理论系统。认为“后现代主义是现代主义加上了一些别的什么”,对于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3.后现代主义建筑代表作
(1)宾州栗子山文丘里母亲住宅(1962) 设计人:文丘里
(2)圣·约瑟夫喷泉广场(1975年) 设计人:C·摩尔
(3)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总部大楼(1978年) 设计人:P·约翰逊
(4)格雷夫斯波特兰市市政厅(1980年) 设计人:格雷夫斯
(5)奥地利维也纳旅社(1976年) 设计人:H.霍莱因
(6)德国斯图加特州立美术馆扩建工程(1982年), 设计人:J.斯特林
(7)筑波市政大厦(1979年) 设计人:矶崎新
4.后现代主义在建筑创作实践当中的共同特征
(1)重新确立历史传统的价值,采用古典建筑元素。 (2)建筑形式有独立存在的联想及象征含义。 (3)采用装饰、追求隐喻与象征。 (4)走向多元、大众与通俗文化。
- -
33
外国近现代建筑历史
(5)具有开放性与折中性,主张二元论。
斯特恩将这样一些后现代建筑的特征总结为“文脉主义”、“引喻主义”、“装饰主义” 二、“新理性主义”
1.基本概念
发源于意大利的新理性主义运动,也称“坦丹扎学派”,代表人物是意大利建筑师、建筑理论家A·罗西。
新理性主义运动要寻找的是:一种基于文化与历史的发展逻辑来建立的、合乎理性的建筑生成原则。
早在20世纪20年代,意大利建筑师就企图把意大利古典建筑的民族传统价值与机器时代的结构逻辑进行新的更具理性的综合。60年代开始的新理性主义运动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那一时期的思想理论,开始“回归秩序”的建筑探索。
2.代表著作及理论
(1)格拉希的《建筑的结构逻辑》。 (2)A·罗西的《城市建筑》(1966年),揭示了建筑对于城市历史的依存关系。 在这两部著作中指出回归秩序的途径就是引用从类推法而产生的类型分析方法。 3.代表人物:罗西、博塔 4.代表作品
(1)圣·卡塔多公墓(1971年) 设计人:A·罗西,
(2)米兰的格拉拉公寓(1970年) 设计人:A·罗西
(3)圣·维塔莱河旁的住宅(1972年)
设计人:博塔(瑞士建筑师,提契诺学派,喜欢用单个完整的几何体,以减法的方式处理内部空间)
(4)瑞士卢加诺的戈塔尔多银行(1982年) 设计人:M.博塔
新理性主义运动的核心是抵抗功能主义和技术至上的现代工业化城市及其建筑,试图将建筑重新返回到城市历史文脉中,并以类型学的方式建立一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建筑形式原则,以保持城市历史与建筑艺术的延续性。
新理性主义的类型学方法和抽象概念更适合作为一种理解城市与建筑的途径,而不是一种普遍适用的建筑实践原则。 三、新地域主义
1. 基本概念
是一种分布广泛、形式多样的建筑实践倾向——与地区的文化、地域特征紧密联系。创造适应和表征地方精神的当代建筑,以抵抗国际式现代建筑的无尽蔓延。
现代建筑日渐国际化的趋势和“国际式”风格的无限蔓延甚至拙劣模仿,带来了建筑文化的单一化和地方精神的失落。“国际式”这种武断的世界模式正在吞噬着一部分悠久文明的传统文化资源,也将扼杀全球文化的多样性和独创性。因此,从20世纪70年代起,
- -
34
外国近现代建筑历史
对建筑地域性的关注逐渐成为自觉意识,并且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新地域主义的倾向就是这一文化反思在建筑领域的直接反映。
2.建筑特征
(1)适应地方气候。 (2)利用地方资源。
(3)吸取地方传统建筑经验或形式。
(4)对任何权威性设计原则与风格的反抗。 (5)关注建筑所处的地方文脉和都市生活状况。
(6)试图从场地、气候、自然条件以及传统习惯和都市文脉中去思考当代建筑的生成条件和设计原则。
(7)使建筑重新获得场所感和归属性。
(8)既响应场所精神,又积极为本土文化建立新的时代品质。
3.代表人物:莫奈奥、A·西扎、柯里亚、杨经文、多西、R·皮亚诺 4.代表作品
(1)马德里银行大厦(1973年) 设计人:马德里建筑师莫奈奥
(2)国际罗马艺术博物馆(1980年) 设计人:莫奈奥
(3)西班牙圣地亚哥市艺术博物馆(1993年) 设计人:A·西扎(葡萄牙建筑师)
(4),斋普尔市博物馆(1990年) 设计人:柯里亚(印度建筑师)
(5)马来西亚建筑师杨经文的自宅(1984年) (6)侯赛因—多西画廊(1995年) 设计人:多西 (7),芝柏文化中心(1998年)
设计人:R·皮亚诺(意大利建筑师) 四、解构主义 1.基本概念
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是从“结构主义”(constructionism)中演化出来的。它的形式实质是对于结构主义的破坏和分解。
从哲学意义上来讲,解构主义早在1967年前后就已经被哲学家贾克·德里达(JacquesDerrida)提出来了,但是作为一种设计风格的形成,是80年代以来的事情。解构主义建筑师将周围日益纷杂、疯狂甚至走向自我毁灭的世界反映到建筑形式当中。
从字义来看,解构主义是指对于现代主义、国际主义的正统原则与正统标准的否定和批判。
从实质来讲,解构主义从来没有像20年代俄国的结构主义,1918~1928年的荷兰的风格派,或者1919—1933年德国包豪斯设计学派那样成为一个运动的根源,更没有现代
- -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