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参
考教案2
一、教材简析:
本课承接前一课的探究,让学生探究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作用。本课内容从思维的发展上看,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严谨和完整。从科学探究的发展上看,要求学生设计实验进行验证,有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从科学概念上看,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排开水的体积与浮力大小的关系,用浮力与重力大小的比较,揭示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原因。根据以上理念,本课教学内容在层次上相应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当学生在上一课测量了上浮物体受到水的浮力作用时,很自然的会产生一个疑问: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教科书第15页提供了一个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情形:从井中提水时,在水中的水桶总是比离开水面的水桶要轻,这是什么原因?教科书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当然学生也没有直接经验,因此引导学生通过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推测。根据前一课的学习内容,这样的实验验证,学生通过思考能够完成。并让学生养成用示意图的方法展示自己的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测量下沉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教科书中设计了下沉物体在:“小部分浸入水中”“大部分浸入水中”“全部浸入水中”的测量项目,这项测量活动,意在探究下沉物体的物体受到的浮力是否会有大小?如果浮力有大小,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在这个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让学生在实验中观察测力计和烧杯的读数,这样既是让学生通过实验得出“浮力=重力-弹簧秤拉力”的结论,又给下一个实验做铺垫。这样在完成这个实验后可以自然引入到下一个实验:大小不同的同一种石块完全浸入水中,受到的浮力是一样的吗?并设计一个实验:分析测量的排开的水量和浮力的大小对比,得出大小不同的物体完全浸入水中,它们在水中的浮力大小也与排开水的体积有关,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第三部分: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沉浮现象。教科书提出让学生用示意图画出石块和泡沫塑料块在水中的受力情况,这种情况在小学科学的学习中是第一次出现,对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的要求是很高的。因此教师可以参考在这里作为一个知识拓展。“把体积相同的铁块,铝块、木块同时完全浸入水中,你们猜会发
1 / 6
生什么现象?”“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与重力和浮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并要求学生用图示来表述解释,可以更加清晰地展示学生的思维和概念的形成过程,有助于训练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理解沉浮现象与浮力的关系,构建起正确的概念。
二、教学背景:
本课是在在学生已经探究过同一种材料与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物体排开的水量变化与浮力变化的关系、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研究之后进行的。学生对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通过前一课的学习后已经比较容易理解。对沉入水中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没有把握。但是,学生会有一些生活经验,如游泳时感觉到自己的身体会被水托起来。这些经验提醒学生,下沉的物体在水中也会受到水的浮力。
三、教学设计: 教 学 目 标 [一]科学概念: 1.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2.下沉的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下沉,反之则上浮。 [二]过程与方法: 1.设计实验验证下沉的物体在水中受到了浮力的作用,用弹簧秤测量下沉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 2.画示意图,运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实验验证的重要意义; 2.懂得数据在分析解释现象过程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教 学 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重 难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点 教学难点: 设计实验验证下沉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作用,用弹簧秤测量下沉物
2 / 6
体受到的浮力大小。 教 具 教 学 具 说 明 每组一个弹簧秤、一个钩烧杯刻度不够精细可根学准 多媒体课件。 码、100毫升的烧杯,三块据刻度等分自制刻度标备 大小不同的石块、细线、记或选用精确刻度杯 录表 教学过程 学生体验活动,感受下沉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 测量下沉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理解排开水的体积与浮力大小用浮力与重力大小的比较,揭示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基础设计 [一]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 个性设计 1.谈话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知道了,物体之所以 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受到了水的浮力,那么,如果物体 下沉了,它是否也会受到水的浮力呢? 2.生交流:猜测、说明理由。 引导:在生活中我们提取井水的时候会感受到在水桶离 开水的时候桶变的重了,这是为什么呢? 3.现在请同学们来设计一个“下沉的钩码是否受到水 的浮力”实验方案。[在下列方案中任选一种方案,侧向 与画示意图,为后面活动做铺垫] 方案1:用文字说明来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证明你们的 想法。 提示:1.可以选用桌上的材料来设计;2.要有说服力, 比如用数据。 方案2:用画示意图的方法来设计一个实验。 要求:以图为主,如果需要,可以用文字来说明。 (1) 生小组讨论并设计实验、师巡视。 引导:如果学生在设计上存在困难,教师应适时引导:
3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