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各部门负责对所管理范围内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信息、常规监测数据等,定期开展跟踪监测、信息接收、报告处理、综合分析和风险评估。
4.2.1 预警分级
根据预测分析结果,对可能发生和可以预警的突发事件进行预警。预警级别依据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势态,划分为三级:Ⅰ级、Ⅱ级和Ⅲ级。 4.2.2 预警条件
1) 外来预警信息:气象信息、外来威胁等。 2) 内部预警信息:隐患扩大、危险作业等。
3) 事故扩大衍生:如集控室、升压站、料场和秸秆仓库火灾事故时应发出设备事故预警
信息。
4.2.3 预警信息的发布
一般通过电话、邮件、广播等方式进行,预警信息包括突发事件的类别、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单位等。 4.2.4 预警发布程序(分为三级,与上对应) 1) Ⅲ级预警由应急事件发生部门发布。 2) Ⅱ级预警由应急管理办公室发布。 3) Ⅰ级预警由应急领导小组发布。 信息报告与处置 4.3.1
4.3.2 值长在接到事故信息报告后应记录报告时间、对方姓名、双方主要交流内容。 4.3.3 应急领导小组负责人或其指定人员,按规定用电话、传真或电子邮件逐级上报上级主管单位,同时按规定上报国家能源局江苏监管办公室、江苏省新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如东县安全生产监督局等地方政府部门。 4.3.4 突发事件报告内容
1) 突发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发生单位;
2) 突发事件的简要经过,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 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3) 突发事件原因的初步判断;
4) 突发事件发生后已经采取的措施和控制情况; 5) 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4.3.5 突发事件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 5 应急响应 响应分级
根据突发事件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将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分为三级。 发生Ⅲ级突发事件后,启动Ⅲ级应急响应。 发生Ⅱ级突发事件后,启动Ⅱ级应急响应。 发生Ⅰ级突发事件后,启动Ⅰ级应急响应。 响应程序
5.2.1 应急响应启动条件
1) 发生符合Ⅲ级响应条件的事件,部门负责人宣布启动现场处置方案,进行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置工作;将事件情况向公司应急办公室汇报,并通知相关部门;公司应急办公室根据情况派员到事发现场,了解事故(事件)情况,现场指导救援工作;相关部门进入预备状态,为扩大应急启动作好准备。
2) 发生符合专项预案Ⅱ级响应条件的突发事件,由应急管理办公室宣布启动相关专项预案,专项预案无法满足要求,启动本预案,1小时内向地方政府、省能监办、江苏新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报告;在应急处置过程中,发生人身伤亡时,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应在1小时内向地方政府、省能监办、江苏新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报告。
3) 发生符合Ⅰ级响应条件的突发事件,由公司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宣布启动有关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公司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应在1小时内向地方政府、省能监办、江苏新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报告。并积极贯彻上级应急指挥机构的有关指示和要求。 5.2.2 应急响应程序和要求
1)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现场应急指挥部,通知应急指挥部成员召开首次应急工作
会议,研究处置意见,组织实施现场应急响应。
2) 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现场应急救援的指挥,先期到达的应急救援队伍必须迅
速、有效地实施先期处置,全力控制事故发展态势,防止次生、衍生和耦合事故(事件)发生,果断控制或切断事故灾害链。
3) 及时向上级主管单位及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等报告突发事件基本情况和应急救援的
进展情况,根据上级主管单位及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要求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4) 各部门要及时、主动向现场应急指挥部提供应急救援有关的基础资料,供现场应急
指挥部研究救援和处置方案时参考。
5) 现场应急救援人员应根据需要携带相应的专业防护装备,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现场
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需要具体协调、调集相应的安全防护装备,当发生危及人身安全情况时,应立即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或立即停止作业撤离。 6) 根据事态发展变化情况,出现急剧恶化的特殊险情时,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在充分
考虑专家和有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依法及时采取紧急处置措施。需要有关应急力量支援时,应及时向地方政府,上级主管单位汇报请求。
7) 突发事件未得到有效控制,应提高响应级别,启动相关内部和外部应急预案。 应急结束
5.3.1 应急终止条件
1) 事件现场得到控制,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 2) 环境符合有关标准;
3) 采取了必要的防护措施以保护公众免受再次危害,并使事件可能引起的中长期影响
趋于合理且尽量低的水平; 4) 经应急领导小组批准。
5.3.2 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应明确在应急结束后,需要向突发事件调查组移交的资料的有关事项。
5.3.3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或者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现场应急指挥机构予以撤销。
5.3.4 应急行动结束后,应及时将突发事件调查报告和应急救援的情况报告上级部门备案。 6 信息发布
发生对公司造成严重影响的突发事件时,要及时准确的向新闻媒体通报突发事件信息,正确引导媒体和公众舆论。 信息发布原则
信息发布过程中,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内容详实、及时准确,统一对外进行信息发布。 信息发布时限
信息发布时限是随着事态的发展变化情况,及时对外发布信息。
信息发布部门
综合管理部是对外信息发布的归口管理部门,各相关部门配合。 信息发发布程序
1) 由应急领导小组相关人员负责编写信息发布方案、内容; 2) 发布内容要经公司总经理同意。 7 后期处置
应急结束后,要对设备和设施状况进行针对性的检查,必要时应开展技术鉴定工作,认真查找设备和设施在突发事件后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对污染物处理等应积极采取措施予以消除,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应急结束后,安全企划部联系保险机构及时开展财产损失和受灾人员保险理赔工作,对整体应急能力(包括对应急预案的评价和改进等)进行评估总结并记录在案。
根据突发事件性质成立突发事件调查组进行调查,并向江苏省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国家能源局江苏监管办公室、地方政府有关部门提交调查报告。 8 应急保障
通信与信息保障
突发事件管理必须依靠健全、畅通的通讯网络,以移动电话、固定电话、调度电话、无线对讲机等,建立有线和无线相结合的稳定、可靠的应急通信系统。 应急指挥机构工作小组联系电话见附件。 应急队伍保障
公司根据不同的突发事件建立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应急队伍为公司员工和常驻公司外委单位人员,必要时应向当地部门要求帮助。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公司各部门必须根据潜在突发事件的性质和后果分析,合理配备应急救援中所需的各种救援机械和设备、监测仪器、交通工具、个体防护设备、医疗设备和药品及其他保障物资,并明确其类型、数量、性能、存放位置、管理责任人及其联系方式。
物资与装备的准备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各部门明确专人负责,进行定期检查、维护与更新,保障始终处于完好状态,以备应急情况发生时使用。(具体见附件)
应急工作办公室应定期对公司各部门应急物资和装备进行监督检查。 经费保障
公司在年初资金预算中设应急救援资金,从公司成本中列支,主要用于应急物资的配备、预案演练、奖励和发生突发事件时使用。财务部负责费用的控制,确保应急状态时应急经费的及时到位。 其它保障
1) 公司加强应急队伍的建设,使应急人员熟悉应急知识,充分掌握各类突发事件处置
措施,提高其应对突发事件的素质和能力。 2) 对于可能发生的各种突发事件,针对每一类突发事件的特点进行具体分析,制定相
应的应急预案并报有关部门备案。
3) 按照职责分工和相关预案做好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同时根据总体预案切实做好应
对突发事件的人力、物力、财力、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及通信保障等工作,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需要,以及恢复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9 培训和演练 培训
9.1.1 将应急管理培训工作纳入年度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应急救援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生产一线人员100%经过心肺复苏法培训,100%经过消防器材使用的培训。
9.1.2 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管理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本单位的应急预案体系构成,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应急程序、应急资源保障情况和针对不同类型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措施等。
9.1.3 如果预案涉及到社区和居民,应做好宣传教育和告知等工作。 演练
9.2.1 应急预案的演练方式可以选择实战演练、桌面演练其中的一种,每年年度演练计划制定,全厂应急预案演练每年不少于12次,其中实战演练方式不少于4次。
9.2.2 开展应急演练可分为演练准备、演练实施和演练总结三个阶段。由演练策划小组编制演练计划和方案,组织实施,在实施过程中进行记录,演练结束后进行总结和讲评,以检查应急预案是否需要改进,编写演练报告。 10 奖惩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实行责任追究制。
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和奖励。
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突发事件重要情况或者应急管理工作中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依法对有关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在突发事件灾难应急救援工作中有下列表现之一的部门和个人,应依据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10.4.1 出色完成应急处置任务,成绩显着的。 10.4.2 防止或抢救事故灾难有功,使国家、集体和人民群众的财产免受损失或者减少损失的。
10.4.3 对应急救援工作提出重大建议,实施效果显着的。 10.4.4 有其他特殊贡献的。 11 附则
术语和定义
突发事件: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电力设备损坏、电网大面积停电、环境破坏等危及电力企业、社会公共安全稳定,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紧急事件。
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 应急准备: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组织准备和应急保障。
应急响应:事故发生后,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
应急救援: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消除、减少事故危害,防止事故扩大或恶化,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而采取的救援措施或行动。
恢复:事故的影响得到初步控制后,为使生产、工作、生活和生态环境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而采取的措施或行动。
危险源:指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社会危害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风险:指某一特定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预警:指为了高效地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对突发事件征兆进行监测、识别、分析与评估,预测突发事件发生的时间、空间和强度,并依据预测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发布相应警报,提出相应应急建议的行动。
突发事件分级:指根据突发事件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所确定的事件等级。 应急响应分级:指根据突发事件的等级和事发单位的应急处置能力所确定的应急响应等级。
应急预案备案
应急预案经公司总经理批准后报如东县安监局、江苏能监办、江苏省新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备案。 维护和更新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至少三年修订一次,有下列情形之一公司安委会办公室及时组织修订,修订后按照报备程序重新备案。
1) 当生产规模发生较大变化或进行重大调整; 2) 隶属关系发生变化;
3) 周围环境发生变化,形成重大危险源; 4) 依据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发生变化; 5) 应急预案评估报告提出整改要求; 6) 上级有关部门提出要求。 解释
本预案由公司安委会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