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台肋板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基本概况 工程数量 工期要求
2.施工准备
技术准备
2.1.1搜集施工所需各种技术资料,熟悉施工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图纸会审,编制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
2.1.2组织配套的技术力量,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入场教育。
2.1.3测量准备
计算复核图纸所示控制点坐标和高程,依据已验收的导线点及高程点进行现场测设。肋板的定位测量已经得到监理工程师的批准。 2.1.4承台验收
肋板所在的承台经同条件养护的试块抗压试验,已经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已评定为合格品。 主要人员配备 机械准备 材料准备
桥台肋板混凝土型号为C30,抗渗标号为W6,抗冻标号为F250,混凝土中掺加阻锈剂,采用商品砼,厂家为北京城建道桥银龙混凝土分公司,
运距20km,混凝土材料报验已经得到监理工程师批准,同意使用。钢筋原材自检、抽检和见证试验已经合格,得到监理工程师批准,钢筋已经进场。 现场准备 2.5.1临时用水
现场施工及养护用水由水车供给。 2.5.2临时用电
现场已经建立施工临电系统,作为主要电源,另外配备2台120KW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 2.5.3施工道路
根据现场调查,以现有张采路为主要施工干道,以现有乡村道路为辅,红线内进行场地平整,基本可满足车辆通行需要。
3桥台肋板施工方案
工艺流程
肋板与承台接头凿毛→弹控制线→搭设脚手架→钢筋加工与绑扎→模板支立与加固→搭设暖棚→砼浇注→拆模前养生→拆模→拆模后养生 肋板与承台接头凿毛
测量人员在承台上放出肋板十字中心线,然后根据十字中心线,在承台上弹出肋板结构边线及支模检查线,以备支模与检验。同时,在承台混凝土达到时,可派人对肋板与承台的接缝进行凿毛处理,并用高压水枪冲洗干净。 搭设井字脚手架
在肋板钢筋绑扎之前,先搭设工作脚手架,脚手架用ф48脚手钢管架
设,脚手管交叉处采用直角和旋转扣件连接,脚手管接长采用连接扣件。
在架设脚手架之前,先在承台顶面立杆部位铺设木板,立杆底部设底托,底托支在木板上,脚手管应做到横平竖直,肋板四周均设单排脚手架,立杆间距为1m,步距为1m,脚手架水平尺寸×,肋板在脚手架内居中,在肋板顶部设工作平台,满铺脚手板,平台外边和内边四周设1.5m高的护身栏杆,长边脚手架设剪刀撑,提高整体性。 钢筋加工与绑扎
钢筋加工尺寸严格按图纸及技术交底执行,按交通部《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验收,加工好的钢筋按尺寸和规格分类码放,并覆盖严密。
加工钢筋允许偏差
项目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加工后的全长 弯起钢筋各部分尺寸 箍筋、螺旋筋各部分尺寸 允许偏差(mm) ±10 ±20 ±5 钢筋由现场加工厂加工,由于冬季施工,钢筋加工早做准备,提前下料,以便在不影响工程进度的情况下,选择天气较好的时候进行。对于盘条,在环境温度低于-15℃时,不进行冷拉。因工程需要,钢筋由钢筋加工厂加工,现场搭设架子进行绑扎。采用塑料垫块,垫块梅花形布置,间距不大于50cm。
肋板钢筋绑扎前,将承台中预留的钢筋进行整理,肋板直边中预埋的N1筋,数量为6根,钢筋规格型号为螺纹25,钢筋长度为肋板高+195cm,钢筋间距为;肋板两侧长边各预埋13根N3筋,钢筋规格型号
为螺纹22,钢筋长度为肋板高+195cm,钢筋间距为;另外长边两侧各预埋12根N5筋,钢筋长度为153~板高+85cm,钢筋规格型号为螺纹22,间距;肋板斜边预埋8根N4筋,钢筋规格型号为螺纹22,钢筋间距为;N2筋为吊筋,钢筋长度为225cm,钢筋规格型号为螺纹25,钢筋数量为6根,钢筋间距为;N6筋为箍筋,钢筋尺寸为×,钢筋规格型号为光圆12,钢筋数量为27根,钢筋按照钢筋数量均匀布置;N7筋为拉结筋,长度为,钢筋规格型号为光圆10,钢筋数量为46~47根;N8筋为44根,钢筋规格型号为光圆10,水平放置,每层2根交错成U形,长度为215~,钢筋按照钢筋数量均匀布置。
肋板长边的钢筋保护层为43mm,短边的钢筋的保护层为41mm。
钢筋安装允许偏差
检查项目 两排以上排距 受力 梁、板、拱肋 钢筋 间距 灌注桩 箍筋、横向水平钢筋、螺旋筋间距 长 钢筋骨架尺寸 宽、高或直径 弯起钢筋位置 柱、梁、拱肋 保护层厚度 基础、锚碇、墩台 板 ±5 ±20 ±5 ±10 ±3 ±20 ±10 ±10 同排 基础、锚碇、墩台、柱 ±20 ±10 允许偏差(mm) ±5 模板支立
采用15mm的竹胶板作为模板面板,面板后满铺5cm厚的木板,横向龙骨为10×10cm方木,间距50cm,竖向龙骨为10×10cm方木,间距50cm,采用对拉螺栓,对拉螺栓为光圆16钢筋,间距50cm设一道,对拉螺栓采用双螺母、垫片、加弹簧垫圈,严防螺母松动,对拉螺栓传于直径21mm的塑料套管内,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以后,将螺栓的钢筋和螺母拆下反复使用。
肋板模板吊放在承台上后,先利用模板检查线检查模板底部位置是否准确,在模板外侧用钢丝拉纤调整模板大致垂直,利用在承台中预埋的钢筋头,用10×10cm方木卡在模板与钢筋头之间,缝隙处打木楔并钉牢,斜撑用10×10cm方木固定,竖向间距100cm设一处,水平间距50cm设一处,模板顶端四个方向各设一道防风钢丝绳对拉,以控制柱模的垂直度和整体稳定性,模板支设完毕后,由测量人员检查模板的垂直度,符合规范要求后,质检人员检查模板是否支设牢固和模板密封情况,符合要求后,报监理工程师验收。首件模板还需报驻地办工程师验收。肋板斜面处从下往上,水平均距60cm设3个预留孔,便于斜面以下砼的振捣密实,砼上升到洞孔时再封好,继续往上浇注,洞孔依次封闭好,直至到顶。
模板制作时,先将木板与竹胶板做成大模板,安装时进行组合拼装,模板接缝要压膨胀紧海面条,模板与承台相接处缝隙用砂浆堵严,防止漏浆,模板支立前涂刷化学脱模剂。
木模板制作时的允许偏差
项目 模板的长度和宽度 刨光模板的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平板模板表面最大的局部不平(刨光模板) 拼合板中木板间的缝隙宽度 允许偏差(mm) ±5 1 3 2 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
项 目 允许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