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数控铣床工作台设计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章 绪 论

1.1 数控系统的发展及趋势

1946年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这表明人类创造了可增强和部分代替脑力劳动的工具。它与人类在农业、工业社会中创造的那些只是增强体力劳动的工具相比,起了质的飞跃,为人类进入信息社会奠定了基础。6年后,即在1952年,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了机床上,在美国诞生了第一台数控机床。从此,传统机床产生了质的变化。近半个世纪以来,数控系统经历了两个阶段和六代的发展。

数控NC阶段(1952年-1970年) 早期计算机的运算速度低,对当时的科学计算和数据处理影响还不大,但不能适应机床实时控制的要求。人们不得不采用数字逻辑电路\搭\成一台机床专用计算机作为数控系统,被称为硬件连接数控(HARD-WIRED NC),简称为数控(NC)。随着元器件的发展,这个阶段经历了三代,即1952年的第一代—电子管;1959年的第二代—晶体管;1965年的第三代—小规模集成电路。

计算机数控(CNC)阶段(1970年-现在)

到1970年,通用小型计算机业已出现并成批生产。于是将它移植过来作为数控系统的核心部件,从此进入了计算机数控(CNC)阶段(把计算机前面应有的“通用”两个字省略了)。到1971年,美国INTEL公司在世界上第一次将计算机的两个最核心的部件—运算器和控制器,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称之为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又可称为中央处理单元(简称CPU)。

到1974年微处理器被应用于数控系统。这是因为小型计算机功能太强,控制一台机床能力有富裕(故当时曾用于控制多台机床,称之为群控),不如采用微处理器经济合理。而且当时的小型机可靠性也不理想。早期的微处理器速度和功能虽还不够高,但可以通过多处理器结构来解决。由于微处理器是通用计算机的核心部件,故仍称为计算机数控。

到了1990年,PC机(个人计算机,国内习惯称微机)的性能已发展到很高的阶段,可以满足作为数控系统核心部件的要求。数控系统从此进入了基于PC的阶段。

总之,计算机数控阶段也经历了三代。即1970年的第四代—小型计算

-1-

机;1974年的第五代—微处理器和1990年的第六代—基于PC(国外称为PC-BASED)。

还要指出的是,虽然国外早已改称为计算机数控(即CNC)了,而我国仍习惯称数控(NC)。所以我们日常讲的\数控\,实质上已是指\计算机数控\了。

3.数控未来发展的趋势

(1) 继续向开放式、基于PC的第六代方向发展 基于PC所具有的开放性、低成本、高可靠性、软硬件资源丰富等特点,更多的数控系统生产厂家会走上这条道路。至少采用PC机作为它的前端机,来处理人机界面、编程、联网通信等问题,由原有的系统承担数控的任务。PC机所具有的友好的人机界面,将普及到所有的数控系统。远程通讯,远程诊断和维修将更加普遍。

(2) 向高速化和高精度化发展

这是适应机床向高速和高精度方向发展的需要。 (3) 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在计算机领域的不断渗透和发展,数控系统的智能化程度将不断提高。 1.2

数控铣床加工的基本原理

数控控制(Numerical Control)是用数字化信号对机床的运动及其加工过程进行控制的一种控制方法。

数控技术是用数字信息对机械运动和工作过程进行控制的技术,是现代化工业生产中的一门新型的,发展十分迅速的高新技术。数控装备是以数控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对传统制造产业和新兴制造业的渗透形成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即所谓的数字化装备,其技术范围所覆盖的领域又:机械制造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处理加工传输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伺服驱动技术;检验监控技术;传感技术;软件技术等。数控技术及装备是发展新兴高新技术产业和尖端工业的是能技术和最基本的装备。在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保证加工质量及改善工人劳动强度等方面,都有突出的优点;特别是在适应机械产品迅速更新换代,小批量,多品种生产方面,各类数控装备是实现先进制造技术的关键。

数控机床是采用了数控技术的机床,或者说是装备了数控系统的机床。国际信息处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EIP)第

-2-

五技术委员会,对数控机床作了如下的定义:数控机床是一种装了程序控制系统的机床。该系统能逻辑的处理具有使用码或其他符号编码指令规定的程序。

数控铣床是发展最早的一种数控机床,以主轴位于垂直方向的立式铣床居多。铣床的主轴只作旋转运动,工作台带动工件作纵,横,垂直三个方向的进给运动,称为升降台式铣床。为了提高刚度,目前多采用主轴既作旋转主运动,又随主轴箱升降台作垂直进给运动,工作台只作纵横2个方向的进给运动的不升降类型铣床。立式数控铣床加工平面凸轮零件,只需要工作台沿横纵2个坐标协调运动,即可以同时到达平面曲面的某一点这种加工轨迹的控制,称为两坐标联动控制(两轴联动)。当加工圆锥台零件时,依靠工作台纵横两坐标协调运动完成圆周加工,加工完一圈后,再沿锥台高度方向提升一个高度,接着改变圆的直径(X,Y的合成值)加工另一圆周,如此下去,直至加工出整个锥台,这称为两轴半控制。如果在圆锥上加工一条螺旋槽曲线,则要求3个坐标进给每时每刻都必须协调运动,即同时到达空间的某一点,这称为三坐标联动控制即三轴联动。三轴联动即可加工复杂的空间曲面。从机床数控系统控制的坐标数量来看,目前3坐标数控立式铣床仍占大多数。一般可进行3坐标联动加工,但也有部分机床只能进行3坐标中的任意两坐标联动加工。此外,还有机床主轴可以绕X、Y、Z坐标轴中其中一个或两个轴作数控摆角运动的4坐标和5坐标数控立式铣床。一般来说,机床控制的坐标轴越多,特别是要求联动的坐标轴越多,机床的功能、加工范围及可选择的加工对象也越多。但随之而来的是机床的结构更复杂,对数控系统的要求更高,编程难度更大,设备的价格也更高。数控立式铣床可以附加数控转盘、采用自动交换台、增加靠模装置等来扩大数控立式铣床的功能,加工范围和加工对象,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我国近几年数控铣床工作台虽然发展较快,但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可靠性差,外观质量差,产品开发周期长,应变能力差。

针对传统数控铣床工作台的不足之处及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有必要在传统机床的基础上研究出新型数控铣床工作台。通过对传统铣床手动的进给

-3-

系统、夹紧系统及传动系统的创新设计,加入新技术,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实现自动化,降低劳动强度及工作量。

数控铣床工作台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是:在规格上将向两头延伸,即开发小型和大型工作台;在性能上将研制以钢为材料的工作台,大幅度提高工作台的承载能力;在形式上继续研制多轴并联,甚至于五轴并联的工作台。

综上所诉,数控工作台的开发和设计具有很高研究的意义.本课题采用类似的机床结构设计成果的方法,进行数控铣床工作台的设计,使其能够实现更好的工业生产自动化。

本课题对数控铣床工作台部件进行了设计,研究数控铣床的结构,主要部件及典型零件的设计方法,其意义如下:

1、通过对数控机床的结构设计和研究掌握机构设计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2、通过对课题的研究,了解国内外有关数控机床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3、通过毕业设计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提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第2章 设计的内容及要求

2.1 设计题目

已知条件:定位精度:±0.01mm,滚珠丝杠及导轨使用寿命:T=20000h,中等冲击

X轴方向行程650 Y轴方向行程400 最快速度4.5m/min 进给速度3mm/s

2.2 设计的内容

2.2.1 数控装置总体方案的确定

(1).数控装置设计参数的确定; (2).方案的分析,比较,论证。

2.2.2 机械部分的设计

(1).确定脉冲当量;

(2).机械部件的总体尺寸及重量的初步估算; (3).传动元件及导向元件的设计,计算和选用; (4).确定伺服电机;

(5).绘制机械结构装配图; (6).系统等效惯量计算; (7).系统精度分析。

2.2.3 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1) 说明书是课程设计的总结性技术文件,应叙述整个设计的内容,包括提方案的确定,系统框图的分析,机械传动设计计算,选用元器件参数的说明;

-5-

数控铣床工作台设计

第1章绪论1.1数控系统的发展及趋势1946年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这表明人类创造了可增强和部分代替脑力劳动的工具。它与人类在农业、工业社会中创造的那些只是增强体力劳动的工具相比,起了质的飞跃,为人类进入信息社会奠定了基础。6年后,即在1952年,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了机床上,在美国诞生了第一台数控机床。从此,传统机床产生了质的变化。近半个世纪以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s6d0243zz3ef8l940oa3cwgi893hn006e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