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教学目的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2、了解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3、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4、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本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形成条件。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学会应用区位因素分析某一具体事物,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能力。
2、通过分析不同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形成条件,应用分析、比较等方法,学会分析地理事象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观。
2、通过分析农业的区位因素和农业地域类型,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心农业生产的感情,为将来从事社会活动打下基础。
3、通过认识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掌握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原则,培养学生辩证主义思想和科学的发展观。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技术、社会因素、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难点:农业区位因素的分析、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教学过程与方法
当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有哪些?你能说出本地几种主要农产品吗?它们属于哪一种农业类型?
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
一、农业区位因素(板书)
农业生产是直接从动植物的选育、驯化、栽培、优化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农业生产作为社会经济活动,又要受到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经济规律的制约。因此,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构成了农业的三大区位因素。
1.自然条件(板书) (1)热量
热量是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基本条件。热量不仅制约着农作物的产量,而且关系到作物的种类、耕作制度和栽培方法。
农业生产中有两个与热量相关的概念,一是积温,一是复种指数。我们常以活动积温,即日平均气温≥10℃持续期的积温,作为衡量大多数农作物热量条件的基本指标。热量条件影响到一个地区的复种指数,复种指数=播种面积/耕地面积。 (2)光照
光照为植物的光和作用提供能量。不同农作物对光照的要求是不同的,如小麦、棉花、水果、蔬菜、马尾松等对光照的要求较高。 (3)地形
不同地形类型适合发展的农业类型存在很大的差异。平原地区由于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合发展种植业。山地丘陵由于坡度较大,土层较薄,耕作不便,适合发展畜牧业和林业。 (4)土壤
土壤是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土壤肥力越高,农作物长得越好。不同的土壤类型,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例如:茶树适合在酸性土壤环境中生长,棉花、甜菜耐盐碱。 (5)水分
农作物的生长需要水分,水是农业生产的命脉。一般降水多的地区,水分条件好。降水少的地区,河流沿岸、地下水丰富的地方水分相对充足。
2.科学技术条件 (板书)
自然条件可以说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先天条件,优越的自然条件为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便利,但劳动力、技术装备、生产技术等技术经济因素对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技术经济条件好,能使自然条件的优势充分发挥,也能使不利的自然条件得到改造。
3.社会经济条件(板书)
(1)市场:市场需求量是农业生产的最终决定因素,它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市场供求关系影响农产品的价格,一般农产品价格高,农民就会增加该种农产品的生产;农产品价格低,农民就会减少该种农产品的生产。
(2)交通:园艺业与乳畜业,其产品易腐烂变质,要求有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条件。而交通运输和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3)政策:中国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如取消农业税,提高农产品价格,会增加农民收入。
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很多,对于具体的某种农业生产来说,往往是一个或几个因素是最重要的,称为主导因素。例如:
珠江三角洲的三季稻,海南岛的天然橡胶,松嫩平原的甜菜,青藏高原的青稞——热量 河西走廊的粮棉和南疆的棉花——水源 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地形 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地形 城郊的园艺与乳畜业——市场
江南丘陵的茶树,东北的大豆——土壤 以色列的无土栽培——技术
(过渡)由于世界各地农业区位因素的差异,世界各地形成了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 二、农业地域类型(板书)
1.概念:在不同的地区,利用当地的优势条件,发展各具特色的农业生产,并在地区之间开展商品交换所形成的农业经营单位或地域单位的组合。它是农业生产分工在地域上的具体表现。
2.在一定的国家和地区,农业生产地域类型表现为不同级别的农业区域。不同的农业区域,有着不同的农业生产条件、特点、潜力、优势和限制性因素,因地制宜开展农业生产就显得十分重要。
3.农业类型的分类
(1)按生产对象分,农业可以分为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混合农业等。 混合农业,一种主要的类型是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所种植的谷物或作为口粮,或作为饲料,或作为商品出售。在西方国家,多采取谷物与牧草轮作的方式。
(2)按投入状况分,农业可以分为粗放型农业和集约型农业。
粗放型农业:是指单位面积土地上,投入较低的劳力、资本的农业经营方式。
集约型农业是指在单位面积的土地上投入比较多的劳动、资金和技术,以增加农产品的产量。以劳动投入为主的称为劳动集约化,以生产资料为主的称为资金集约化,以技术投
入为主的称为技术集约化。
(3)按产品用途分,农业可以分为自给型农业和商品化农业。
自给型农业是指农民在小块土地上,用传统的农具种植多种农作物,以求自给自足,用来出售的农产品是很少的。
商品化农业:多分布在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新开发地区,耕地面积广阔,机械化程度高,耗费能源也比较多,经营方式相对粗放,农产品价格较低,商品率很高。适合于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等农作物。
(4)农业地域类型: ①在不同的地区,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出现了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自然条件主要影响农业生产对象的种类(农产品类型),社会经济条件影响到农业生产的效率及生产技术水平。
②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原始农业:迁移农业、游牧业
传统农业:水稻种植业、传统旱作谷物农业、地中海式农业 现代农业:种植园农业、现代谷物农业(商品谷物农业)、现代混合农业、乳畜业、市场园艺业、大牧场放牧业
③各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 农业地域类型 迁移农业 生产特点 刀耕火种,只靠人力(不使用畜力), 很少使用工具, 生产技术极其简单 无固定土地。 完全或基本依靠天然草场,长年的、有些是季节的逐水草而牧 分布地区 热带雨林地区 主要农产品 狩猎(野兽)、捕鱼、采集(野果)、种植块根作物等 游牧业 热带草原、热带荒漠、亚热带温带草原、荒漠以及高寒地区 畜产品(肉、奶、皮毛) 水稻种植业 小农经营,单位面东亚(中,日,朝积产量高,机械化 鲜半岛) 、东南亚、水平低,水利工程南亚的季风区,以量大,科技水平低 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 精耕细作,耕地稳温带大陆东岸(温定与持续利用;灌带季风)及亚热带溉是保证产量的重干旱的山地。(世界要条件;饲养家畜,主要文明源地) 动力上以人与畜力为主 在过去,耐旱的农作物、木本经济作物与饲养牲畜相结合是地中海地区农业的特征。现在,地中海许多地区其南欧、西亚、北非地中海沿岸及其他地中海气候区 水稻 传统旱作谷物农业 旱作谷物为主,小麦等 地中海式农业 小麦、大麦、葡萄、柑橘、橄榄 传统的多样化农业已被专业化的商品性农业所替代,为市场提供商品的园艺农业占据重要地位。 种植园农业 以大种植园和农场为主,专门生产热带经济作物,产品大量进入国际市场,专业化和商品化程度很高 世界主要混合农业是谷物生产+牲畜饲养;农场是一个良性生态系统(麦田+休耕地+放牧地),土地交替种小麦、休耕和放牧可以充分保持土壤的肥力;可以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生产活动;可根据市场需求灵活选择生产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多分布在大城市附近,既种植优质牧草,也种植饲料作物 畜牧业普遍发达,实行围栏放牧、划区轮牧;注意人工草场建设,播种优良牧草等。 拉丁美洲、东南亚、咖啡、可可、茶、南亚以及撒哈拉以香蕉、菠萝、芒果、南非洲 油棕、剑麻、烟草、棉花、黄麻等 混合农业 欧洲、北美、南非、小麦、畜产品 澳大利亚、新西兰 商品谷物农业 美、加、阿、澳、小麦、玉米 俄、乌克兰、中国的东北与西北 北美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中欧,以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地 美、澳、新、阿、南非的干旱半干旱地区 奶牛 乳畜业 大牧场放牧业 牛、羊
②原始迁移农业会不会引起环境问题?(如果人口数量较少,所需耕地面积小,每次火烧的森林面积也不大,则放弃的地块有充足的时间恢复植被,就不会产生环境问题。即在人口压力不大,农业用地较多的情况下,刀耕火种是一种符合环境条件的利用方式。而人口增加之后,休耕期缩短,森林来不及更新时,迁移农业会使森林转为灌从,导致森林退化,进而引发环境问题。)
③东亚、东南亚、南亚发展水稻种植业有哪些有利的条件?(气候雨热同期,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劳动力资源丰富;人均耕地少,水稻单产高,缓解人口压力;有食大米的饮食习惯;国家政策鼓励。)
④地中海气候区发展园艺业的有利条件是什么?(夏季光热充足)
⑤乳畜业和大牧场放牧业有哪些不同?(位置不同,产品不同,主要饲料不同)
教学反思:对于本节内容,案例的选取,非常重要。农业地域类型是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但只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素材,多联系身边的农业生产,就会使这些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学生就能很轻松的理解并掌握。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组织学生讨论,归纳总结,善于自主探究问题,从而最终形成良好的地理思维,用于解决其他的地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