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化学复习专题解读——
酸碱盐综合
1.下列物质所对应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D ) A. 酚酞—酸碱指示剂 B. 硝酸钾—复合肥 C. Na2O2—氧化物 D. NaOH—纯碱
2.下列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小且不变质的是( C ) A. 烧碱 B. 浓硫酸 C. 浓盐酸 D. 生石灰
3.下列物质不需密封保存的是( A ) A. 氯化钠 B. 火碱 C. 浓盐酸 D. 生石灰
4. 下列关于酸、碱的性质和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 用适量的稀盐酸除去水壶中水垢 B. 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炉具上的油污 C. 火碱可作二氧化碳的干燥剂 D. 用稀盐酸除金属锈
5.推理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 A. 酸雨的pH小于5.6,则pH小于5.6的雨水一定是酸雨
B.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 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则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溶液
D. 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则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6.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是( D ) A. NaOH与稀硫酸 B. CaCO3 与稀盐酸 C. CuSO4与KOH D. AgNO3与NaCl
7.能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的是( B ) A. 酚酞试液 B. 盐酸
C. 氢氧化钾溶液 D. 碳酸钾溶液
8.下列物质混合后能够反应,且有明显现象的是( C ) A. 向氧化铁粉末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B. 向稀硫酸中滴入稀氢氧化钾溶液 C. 将硫酸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
D. 向澄清石灰水中滴入氯化钡溶液 9.下列试剂分别滴入Ca(OH)2、H2SO4、Na2SO4三种溶液中,会出现三种不同现象的是(A. Na2CO3溶液 B. MgCl2溶液 C. Ba(NO3)2溶液 D. 酚酞溶液
10.在无色溶液中,下列各组物质能大量共存的是( C ) A. 氯化钠、氢氧化钙、稀盐酸 B. 硝酸钾、氯化铜、氢氧化钠 C. 硝酸钠、氢氧化钾、氯化钡 D. 碳酸氢钠、氯化钾、稀硫酸
A ) 11.已知:常温下CaCl2、NaCl的水溶液均呈中性。向含有HCl与Ca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过量的X,溶液pH与滴入X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则X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 C )
第11题图
A. 水
B. 氢氧化钠溶液 C. 纯碱溶液 D. 硝酸银溶液
12.对一瓶已变质的NaOH溶液进行如下实验,其中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C ) 选项 A B C D 实验目的 证明溶液中存在Na2CO3 除去溶液中的Na2CO3 证明溶液部分变质 测溶液的pH 实验方案 取样,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加入一定量的CaCl2溶液,然后过滤 取样,加入过量呈中性的BaCl2溶液,振荡后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溶液涂在湿润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 13.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①中溶液滴入②中,预测的现象与实际不相符的是( B )
第13题图
选项 A B C D ①中物质 稀盐酸 稀硫酸 氯化钡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②中物质 碳酸钙 氧化铁 硫酸钾溶液 硫酸铜溶液 预测②中的现象 产生气泡 产生气泡 产生白色沉淀 产生蓝色沉淀 14.酸、碱、盐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第14题图
(1)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时,溶液pH变化如图所示。 ①根据图示判断该实验是将稀硫酸滴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
②滴入溶液体积为V2 mL时,溶液中溶质为H2SO4、Na2SO4(填化学式)。
(2)测定某酸溶液pH时,如果放pH试纸的玻璃片上的水没有擦干就进行测定,会使测得的pH偏大(填“偏大”或“偏小”)。
(3)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氢氧化钙。
15. 如图是有关酸碱化学性质的三组实验活动。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