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完美的应急演练需要注意的点
一、演练准备情况 (一)演练策划与设计
1.目标是否明确且具有针对性,符合本单位实际。 2.演练目标是否简明、合理、具体、可量化和可实现。
3.演练目标是否已明确“由谁在什么条件下完成什么任务,依据什么标准,取的什么效果”。
4.演练目标设置是否从提高参演人员的应急能力角度考虑。
5.设计的演练情景是否符合演练单位实际情况,且有利于促进实现演练目标和提高参演人员应急能力。
6.是否考虑到演练现场及可能对周边社会秩序造成的影响。
7.演练情景内容是否包括了情景概要、事件后果、背景信息、演化过程等要素,要素较为全面。
8.演练情景中的各事件之间的演化衔接关系是否科学、合理,各事件有确定的发生与持续时间。
9.是否确定了各参演单位和角色在各场景中的期望行动以及期望行动之间的衔接关系。
10.是否确定所需注入的信息及其注入形式。 (二)演练文件编制
11.是否制定了演练工作方案、安全及各类保障方案、宣传方案。 12.是否根据演练需要编制了演练脚本或演练观摩手册。 13.各单项文件中是否要素齐全、内容合理,符合演练规范要求。
14.是否文字通顺、语言精炼、通俗易懂。
15.是否内容格式规范,各项附件项目齐全、编排顺序合理。 16.演练工作方案经过评审或报批。
17.演练保障方案是否印发到演练的各保障部门。
18.演练宣传方案是否考虑到演练前、中、后各环节宣传需要。 19.编制的观摩手册中各项要素是否齐全、并有安全告知。
20.人员是否分工明确,职责清晰,数量满足演练(事故救援)要求。 21.演练是否经费充足,保障充分。
22.器材使用是否管理科学、规范,满足演练需要。
23.场地选择是否符合演练策划情景设置要求,现场条件满足演练要求。 (三)演练保障
24.演练活动安全保障条件是否准备到位并满足要求。
25.是否充分考虑演练实施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制定必要的应急预案或采取有效。
26.参演人员是否能够确保自身安全的安全措施。 27.采用多种通信保障措施,有备份通信手段。
28.是否对各项演练(事故救援)保障条件进行了检查确认。 二、演练实施情况 (一)预警与信息报告
29.演练单位能够根据监测监控系统数据变化状况、事故险情紧急程度和发展势态或有关部门提供的预警信息进行预警。 30.演练单位有明确的预警条件、方式和方法。
31.对有关部门提供的信息、现场人员发现险情或隐患进行及时预警。
32.预警方式、方法和预警结果在演练中表现有效。
33.演练单位内部信息通报系统能够及时投入使用,能够及时向有关部门和人员报告事故信息。
34.演练中事故信息报告程序规范,符合应急预案要求。
35.在规定时间内能够完成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报告事故信息程序,并持续更新。
36.能够快速向本单位以外的有关部门或单位、周边群众通报事故信息。 37.演练单位是否能够依据应急预案快速确定事故的严重程度及等级。 (二)紧急动员
38.演练单位是否能够根据事故级别,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采用有效的工作程序,警告、通知和动员相应范围内人员。
39.演练是否单位能够通过总指挥或总指挥授权人员及时启动应急响应。 40.演练单位应急响应是否迅速,动员效果较好。
41.演练单位在接到事故报告后,能够及时开展事故早期评估,获取事件的准确信息。
(三)事故检测
42.演练单位及相关单位能够持续跟踪、监测事故全过程。 43.事故监测人员能够科学评估其潜在危害性。 44.能够及时报告事态评估信息。 (四)指挥与与研判
45.现场指挥部能否及时成立,并确保其安全高效运转。 46.指挥人员能否指挥和控制其职责范围内的应急响应行动。 47.指挥人员能否掌控全局协调。
48.指挥部各位成员能否在较短或规定时间内到位,分工明确并各负其责。 49.现场指挥部能否及时提出有针对性的事故应急处置措施或制定切实可行的现场处置案并报总指挥部批准。
50.指挥部重要岗位是否有后备人选,并能够根据演练(事故救援)活动的进行合理轮换。
51.现场指挥部制定的事故救援方案是否科学可行。
52.是否调集了足够的应急事故救援资源和装备(包括专业事故救援人员和相关装备)。
53.现场指挥部能否与当地政府或本单位指挥中心信息畅通,并实现信息持续更新和共享。
54.应急指挥决策程序是否科学可行。
55.指挥部能否对事故现场有效传达指令,进行有效管控。 56.应急指挥中心能否及时启用,各项功能正常、满足使用。
57.参演人员是否能够按照处置方案规定或在指定的时间内迅速达到现场开展事故救援。
58.参演人员是否能够对事故先期状况做出正确判断,采取的先期处置措施科学、合理,处置结果有效。
59.现场参演人员是否职责清晰、分工合理。
60.应急处置程序是否正确、规范,处置措施执行到位。 (五)事故处置
61.参演人员之间是否联络有效,沟通顺畅有效,并能够有序配合,协同事故救援。
62.事故现场处置过程中,参演人员是否能够对现场实施持续安全监测或监控。 63.事故处置过程中是否采取了措施防止次生或衍生事故发生。 64.针对事故现场是否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确保事故救援人员安全。 (六)应急资源管理
65.根据事态评估结果,能否识别和确定应急行动所需的各类资源,同时根据需要联系资源供应方。
66.参演人员是否能够快速、科学使用外部提供的应急资源并投入应急事故救援行动。
67.应急设施、设备、器材等数量和性能是否能够满足现场应急需要。 68.应急资源的管理和使用是否规范有序,不存在浪费情况。 (七)应急通讯
69.通信网络系统是否正常运转,通讯能力能够满足应急响应的需求。 70.应急队伍是否能够建立多途径的通信系统,确保通讯畅。 71.是否有专职人员负责通讯设备的管理。 72.应急通信效果是否良好。 73.演练各方通信信息是否顺畅。 (八)信息公开
74.是否明确事故信息发布部门、发布原则。
75.事故信息是否能够由现场指挥部及时准确向新闻媒体通报。 76.是否指定了专门负责公共关系的人员,主动协调媒体。
77.是否主动就事故情况在内部进行告知,并及时通知相关方(股东/家属/周边居民等)。
78.是否能够对事件舆情持续监测和研判,并对涉及的公共信息妥善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