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毕业论文:浅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二)农村经济发展生产经营发展模式相对落后

在中国,当工业迈入现代化大规模生产之时,广大农村由于受到城乡二元分割体制和自身落后的生产与经营方式的限制,并没有随之走向规模化和现代化。产业化水平仍然较低,所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农业效益低下,农民收入增长缓慢[5]。目前我国大量农村生产力水平低下,结构比较单一,农村市场网络化程度低,农产品流通市场量得不到扩展,市场仍不健全。同时,乡镇企业的经营管理及生产模式落后,科学含量低,只能从事简单的农产品加工、销售,无法带动农村形成产地——市场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农产品市场,无法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更无法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人才。

(三)农村劳动力过剩

我国人口的长期过快增长,促使我国劳动力大量过剩。据计算, 农村剩余劳动力造成的产出机会成本相当于我国GDP 的20%~30%, 造成消费机会成本相当于GDP 的2%~10%[6]。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作为农村基本人力资源,其开发力度低,利用率低,造成大量资源闲置、浪费,无法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实现资源的经济价值。中国由于农业产业化发展滞后,没有形成对各种特定用途劳动力的规模需求,也就不可能对中国农村劳动力进行系统地培训开发和有效使用,而是把他们作为只能从事重体力工作的简单劳动力看待,暂时转移到非农产业从事简单劳动。

(四)农村基础设施薄弱

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主要是由政府和各类经济组织实施和推进的,从20世纪后半叶开始,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占基本建设总投资的比重偏低。而基础设施建设是社会剩余产品或资金分配与使用的一个方面,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组成部分[7]。目前,我国农村广大地区道路建设不完善,道路承载量低、质量低,宽度不够,无法承载大型载重车辆,而且交通网络结构单一。大量农村自来水网络不健全,生活用水质量低,电力低,无法进行大规模建设;通讯网络不健全,农民获取信息的手段单一。这些基础设施的不健全降低了人们生活的质量,减少农民获取经济和社会信息的渠道,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发展。

三、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所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政府失灵

5

国家针对新型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但在具体实施中仍处

于滞后状态,部门组织仅仅还只停留在形式上,政府扶持力度不大。当前,部分农村党组织不健全、自治组织不正常、合作组织不规范、市场组织不成网,这是关键性问题。有的村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强,村干部年龄结构老化,整体素质偏低,思想观念陈旧,开拓创新能力不强,缺乏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两手抓的自觉性,造成村级建设发展迟缓。在当前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齐帮共扶的情况下,各方面齐心协力为村集体加油、鼓劲和“松绑”的形势下,部分村仍然像“扶不起的阿斗”。从目前情况来看,经济社会发展比较好的地方的主要经验也是选准能人、配强班子,充分发挥好组织的功能与作用。

(二)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起直接影响作用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和区域内部的非均衡性,农业发展水平呈现极大的差异性,呈现出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发展双重并举的态势。一方面,在我国的部分地区,农业的发展水平在现代科技的作用下飞速提高,各种农业技术信息得到了充分的利用,现代农业的发展效益极大地提高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而另一方面,大部分地区并没有摆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影响,依然停留在传统农业的发展阶段。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业生产内部结构的优化调整成为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

(三)城乡企业发展遇挑战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农村中将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大量原先从事于农业的劳动力需要转移到二、三产业中去,然而农村经济社会内部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还相当有限。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在产业选择、资源利用、企业标准、市场准入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乡镇企业发展的起点和标准更高,对依靠传统的资源支撑发展战略的企业提出新的挑战。而入世以后,国内外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注重产品在质量和价格上的竞争,这给那些规模小、技术装备和工艺比较落后、管理方式粗放的乡镇企业发展带来巨大的挑战。

(四)农村基础设施成为投入盲点

中央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中央和省的农业投入大幅度增加,但到地方,受重工轻农和政绩观的影响,农业投入的概念和范围被扩大化了。一些地方把惠及全社会

6

的水利工程、道路、桥梁、环境治理等建设项目的投入、农村社会事业投入都纳入农业投入,而真正用于农业基础建设的投入则增加很少。虽然国家和地方政府每年投资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的资金不少,但相对于农业经济发展对基础设施的要求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农业基础设施管理落后、效率低下,大部分农业基础设施年久失修,功能老化,配套不全,许多河道淤积、防洪排涝能力减弱,保障能力明显下降。

四、农村经济发展战略调整的措施

(一)加强调整现行政策制度

加强调整现行政策制度,不仅要求要有助于实现城乡经济上的融合,也要求实现和保障农民政治上的平等。逐步改变调整现行农村经济政策制度是关系提高农民收入、协调社会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重大举措。

1.建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相关法律制度

农村社会保障建设需要政府依法推进,要加快政策调整、制度创新,完善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建设。因此,应通过社会保障制度立法,大力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明确农村社会保障的地位、对象、资金来源和保障水平,使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有法可依。并通过立法来规范和强制政府、企业和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强制各类企业事业单位为农民工建立社会保险,以推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和实施。

2.扎实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机制

扎实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机制,一是要加强推进制度化管理,例如,探索建立产权登记制度,落实农村集体资金管理制度,健全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二是要切实加强规范化管理,规范农村集体“三资”运营以及农村集体经济审计;三是要不断深化民主化管理,健全民主决策机制,完善加强民主理财和推进信息化强监管[8]。

3.强化人力资源开发机制

强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机制,就要加大农业农村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力度,要深入实施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强化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的管理,继续组织实施万名农业技术推广骨干培养计划。大力实施阳光工程,构建普及性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农民学历教育培训三位一体的培训体系,从而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保持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二)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生产经营发展模式转变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生产经营发展模式转变,要求不断促进农村生产经

7

营发展模式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封闭半封闭状态向对外开放型发展。第一,要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引进先进生产技术、管理技术、加工技术,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生产能力,提高管理者管理水平,逐步转向机械化、信息化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从而形成现代农业的生产关系。第二,实行立体化农村经济发展结构改造,改变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农业结构单一现状,因地制宜的实行立体农业改造,形成农、林、牧、副、渔业一体化农业。同时,要促进农村乡镇企业发展,要求扩大乡镇企业生产规模和经营范围,促进生产产品多样化,扩展乡镇企业产品销售市场。引进先进生产机器和技术,提高管理者才能,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9]。第三,要规范农村市场要求政府加大市场管理,逐步健全农村市场管理制度,确定农村市场场所,规范市场交易活动、管理市场秩序,完善农村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促进农村市场繁荣。科学合理的大力开发农村资源有利于直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农村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三)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协调发展, 首先,要通过在农村适当的地区建立若干个农村工业区,实现农村工业化,使之充分利用工业区中的各项基础设施,有效的缓解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的矛盾,使农村尽快地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进一步实现建成小康社会和农村现代化的目标。其次,要加强农村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搞好农村小城镇的综合配套改革。例如,搞好农村户籍管理制度、劳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住房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提高农村小城镇的管理水平,大力整顿村容村貌,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缩小农村和城市居民之间的生活水平差距。通过农村城市化发展,可以全面推动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实现城乡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增加农村基础设施投资

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是最基本的农村公共产品,因此,政府投资农村基础设施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随着我国经济进入到工业化的进程中,农业对生产要素的吸引力不断降低,依靠农业、农村自身是很难吸引足够的资金投入,这就要求政府投资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倾斜[10]。要加大对节水灌溉、乡村道路、人畜饮水、农村沼气、通讯通电、医疗卫生设施、中小学校舍及教学设备、农民培训相关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等的投资。完善农村通讯网络,普及电脑技术等,促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提高农村信息对称度。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始

8

终坚持农民自愿、政府支持、项目支撑的原则,采取农民出工出力、市场方式运作的办法,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搞好。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2011,4(28).

[2] 马敏.十八大报告(全文).2012,11.

[3] 徐培华,夏明.当前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中国发展.2012,12(4):28~29.

[4] 翟振远.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5] 刘彦随,鲁奇,等.21世纪中国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方向和策略[J].地理科学.2002,22(4):385~386.

[6] 朱元凤.浅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成因及对策[J].现代农业.2007,5. [7] 董志凯.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变迁[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8,3. [8] 陈克立.创新体制,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J].农民日报.2012,3. [9] 廖卫东,王万山.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M].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9.

[10] 沈尤佳.关于政府投资向农村基础设施倾斜之我见[J].农业经济.2005,1:22~23.

9

毕业论文:浅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二)农村经济发展生产经营发展模式相对落后在中国,当工业迈入现代化大规模生产之时,广大农村由于受到城乡二元分割体制和自身落后的生产与经营方式的限制,并没有随之走向规模化和现代化。产业化水平仍然较低,所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农业效益低下,农民收入增长缓慢[5]。目前我国大量农村生产力水平低下,结构比较单一,农村市场网络化程度低,农产品流通市场量得不到扩展,市场仍不健全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rzce6fz5x1qw0a8dn74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