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7805P】南开大学心理学考研学硕应用方向学姐:一战北大
失利原因,二战南开备考细节
第一年考研时,因为对院校和对自己都不够了解,加上自己当时比较自卑,不愿意和别人沟通自己的想法,一直迟迟不愿意确定目标院校。一直到了九月中旬,眼看着报名的时间已经非常接近了,才愿意正视这个问题。
当时爸爸对我期望比较高,并且我认为自己是心理学本专业,在面对较多的参考书目时比较有优势,就选择了北大。当时虽然已经报了勤思的网课,但是学习状态很差,只跟着视频课过了一遍书,在剩下的时间已经非常紧张的情况下,选择了勤思针对北大的线下集训营。
集训营对我来说最大的帮助有以下几点:
1.帮我找回了自己的学习状态。大学四年我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毕业的,在考研之前我已经很久没有长时间认真投入学习了,集训营每天充实的课程和自习时间帮助我很快找到了像高三一样每天投入学习的状态,和同班同学一起上课也让自己能比较清楚的认识到自己和别人的差距,让自己的学习更有动力。
2.帮我在20天内很快的夯实了基础知识,勤思的集训营真的效率很高,老师的授课也很有逻辑,对我掌握知识有很大的帮助。
3.教会了我答题的逻辑和技巧,不论是我第一年报考的北大还是我第二年报考的南开,都是只有主观题的院校,尤其是面对一道20、30甚至40分的大题时,怎么丰富自己的答案、怎么有逻辑的组织答案,是我自己学习中很难掌握的。集训营除了单纯的授课之外,每个科目都有一天或半天的习题课,老师带领我们做真题,在实战中进一步强化答题的技巧。在答题技巧方面的收获,使我在第二年的备考中也节省了很多很多的时间。
所以对于有经济和时间报名集训营的朋友,尤其是自己的目标院校竞争比较激烈的考生,我认为集训营还是非常值得推荐的。
从集训营出来之后我更加信心满满,投入接下来的备考,对自己需要做的事情也更加
— 1 —
清晰了。
但是很遗憾我最终的成绩距离北大当年的复试线差了20分。
成绩出了之后我心理状态很差,很长一段时间内,只要静下来就会想到自己有两个题目当时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完全答偏了,对于一道题分值20分、40分的北大来说,那两道题完全改变了我的命运。当时陷入了对自己价值的完全否定的抑郁情绪。作为一个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我的专业素养这时候最好的体现就是我及时意识到自己的情绪问题,和我的父母一起去进行了心理咨询。面对心理状态的问题的时候,希望大家也要及时寻求帮助,无论是心理咨询还是亲人朋友。
迅速振作起来之后,我开始投入调剂工作,但是面对严峻的调剂形势,调剂结果也并不理想。最后和父母一起讨论过之后,还是决定放弃调剂,选择再战一年。
对于第一年考研的失败经历,我进行反思认为有以下的几个问题:
1.报考院校确定的太晚,没有确定目标院校按照统考复习理论上是没有什么太大问题,但是实际上在复习中会动力不足、并且针对性也不强,所以还是要尽早确定目标院校。
2.进入学习状态太晚,经过集训营我收获非常非常多,但是最后时间不足,没有充分时间对获得的知识进行全完的消化吸收。所以在第二年我对知识的消化重视程度远超过单纯的摄取。
3.对英语、政治和专业课复习时间的分配非常有问题,在结束十月的集训营之后,因为担心自己的政治和英语复习,在11月把很大一部分精力分给了它们,但是实际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带来的提升却不多。所以我在第二年的复习中一是调整了时间的分配,同时也提前就开始对政治英语的复习,给后期的时间分配增加了很多自由度。
4.没有自己的框架和笔记,在最后冲刺阶段,虽然勤思的莫扎特手册非常有帮助,但是因为缺乏自己的框架,知识的组织的不是很好,在背诵知识点时也很被动。
5.考试的健康状态非常差,因为我本身身体不好,即使自己非常注意了,但是还是在
— 2 —
考前一周由于极其缺乏活动和巨大的压力,反复感冒发烧,咳嗽也很严重,在考场上监考员还来关心我是否能继续考试,考试当天还刚好是生理期。我的分数不理想肯定是有知识不够扎实的原因,但是如果不是比较差的心理状态,可能会发挥的更好。所以我从年后开始就开始在健身房的定期锻炼。
二战
二战我本来是想再战北大,因为对北大有一种不一样的向往,并且已经对北大的参考书目和题型比较熟悉。但是勤思的老师告诉我今年很有可能要取消全日制,因为我自己还是比较倾向于学硕的学习,我需要重新选择报考院校。但是因为我自己在择校上的困难,我还是怀着一丝侥幸心理一直坚持按照北大的书单复习,到了九月份,最后一丝侥幸也没了,我必须重新选择报考院校。
在一遍遍观看勤思的院校分析课程,我注意到了南开大学。南开大学的学硕不是热门的报考目标,这意味着竞争压力较小,南开学校的环境和实力也毋庸置疑,同时南开的考试科目也都在我之前复习的北大的书单范围内。但是一方面学硕的招生人数比较少,而且作为自命题院校,在过去几年的分数都很低,报考南开几乎意味着不上线就无法调剂。同时因为报考热度不高,相关的资料也不是很丰富。
在知道我对南开的意向之后,勤思的张老师一直积极与我沟通,帮我分析情况,老师对于我自身实力的肯定也增强了我的信心,加上有勤思提供的历年真题作为参照,最后确定选择南开。其实我现在想还是有点后悔,应该更早确定更换院校,因为在9月份才确定更换南开,南开的社会心理学版本和大多数学校所用的参考书目都不一样,重点也难以预料,比如在其他院校备考中不会作为重点的人际关系和人际沟通的章节,南开的真题中也是会涉及的。所以在后面复习中我不得不下很多功夫在这本书上。
在择校方面,比较重要的一是要能多早就多早确定目标,实际在复习中,尤其是比较成熟的自命题或者统考,针对性还是很强的,有明确的目标可以在复习中少走很多弯路,做好充分的准备。二是选择和自己能力匹配的院校是最重要的,我选择南开,很大一部分是我通过第一年的备考和成绩,对自身有一个比较明确的估量和认识。
— 3 —
在第二年的备考中,我的专业课备考一共分为四轮;
第一轮:
基于对自己的了解,在初期的复习,我并没有给自己安排过长的学习时间或繁重的学习任务,因为对于我自身的基础来说,我开始的比较早,要把更多的精力和耐力放在后期的提高和冲刺阶段。
我第一轮复习内容主要是整理笔记,就像我之前提到的对自己之前失败的反思,我觉得自己真的很需要一份属于自己的框架笔记。因为我在一战时已经过了几遍勤思不同阶段的课程了,所以我二战的一轮是直接从教材本身开始的。
首先,我把勤思老师在Q群上传的各科知识框架都打印出来作为参考,然后主要参照南开参考书目给的版本的教科书,以及自己的逻辑习惯把框架中不详细的和不符合习惯的,改成自己觉得更方便的,把教材中的每一个细节的知识都填充进去,课本上的所有知识点都不放过,这样就由粗到细形成一个完整的、符合我自己逻辑的框架笔记。有的章节我还会看其他版本的课本来补充这个版本缺少的部分,比如用梁宁建的《心理学导论》补充一些彭版《普通心理学》省略的知识点,来满足自己拥有完整框架的喜好。
我每个学科用一个大的活页本,活页本很方便在后面的二轮三轮对笔记进行增减补充。我打印的勤思提供的电子版的框架、勤思发的讲义、后期做的一些题目的答案,都成为我这些笔记的素材,我都撕了剪了,拼凑在一起,最后我的笔记像剪贴报一样。这样的一轮复习没有太多的识记压力,所以可以比较轻松的去做,但是很耗费时间,也很能帮助培养学科思维。我自己不是很能吃苦勉强自己的类型,所以这个阶段我一直保持着一个比较轻松但不松懈的状态,同时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培养了早起和定期运动的习惯。
第二轮:
第二轮大概从九月份开始,我开始比较细致的制定每天的学习计划,在之前的一轮中,我只有一个大概的计划,比如这一周完成哪些内容的整理。在二轮复习我开始进一步的规划每天的To Do List。
— 4 —
在这个阶段每个人的节奏都是不一样的,我自己是每天七点到七点半之间起床去到自习室,晚上十点自习室锁门,十一点到十二点之间睡觉,每隔两天上午去一次健身房花两三个小时健身、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去吃一顿午饭。我始终保持这个节奏,基本上是没有一天休息,但是因为我的节奏并不快,我每天都是比较充实但是轻松快乐的。也有的朋友一周里五六天快节奏高效率的复习,然后一两天的时间出去好好玩。这个节奏完全取决于你自己,但是一定是要有规律的,有规律的生活可以很大程度上保证的你的身体健康和精力充沛。
二轮时,我一边按照提高课程进行串联,一边看我自己之前整理的框架笔记,加深整个知识框架在我自己心中的印象。同时做一些312或者其他院校的真题对笔记查漏补缺。南开学硕的题目难度个人认为应该是中等偏上,中等在于每一道题目都是可以在参考书目中找到的,不会超纲,但是录取分数经常不高的原因在于覆盖面真的很广,重点内容在南开学硕的复习中不是很突出,所以其他学校的题目对于备考南开来说都是可能具有参考价值的。
第三轮:
第三轮主要是整个十月,这也是报名的月份,一开报名系统我就给自己赶紧报上名然后继续投入复习。我报名了一些勤思的单项集训营,有单科的背诵营、也有刷题营。通过老师的串讲,我继续给笔记打补丁,力求呈现最清晰、最重点突出的知识。(下面的图就是我打补丁的笔记,在情感和情绪的区别这里经过老师的讲解之后,知识更加清晰好记忆了!)
— 5 —
在课程中老师也很明确的说明了每个知识点的常出考点,我都标在笔记上,并且着重标记背诵时的关键词,这样背起来就可以准确的抓住给分点的同时降低记忆负担。
— 6 —
这里是原本是书本上的知识,但是在实际应试 中几乎不会考到,就被我糊起来了,在
— 7 —
之后的复习我就不会再看这个知识点了。
— 8 —
在老师串讲的帮助下,我已经读整个知识框架非常非常清晰了,我也在这个阶段开始背诵。只要没有线上课程的时候,我会在A4纸上一遍又一遍的重新书写框架,在书写过程中会不断发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或对比性,从而越来越减轻记忆压力。同时因为是自己在主动输出知识,也让我对知识的记忆更加牢固了。
在这个时候开始背可能比很多其他人来说我都是晚的了,但是因为之前一战的基础,以及一轮二轮对笔记的熟悉,在三轮时背诵是比较轻松的,第二天复习下一章的时候,会把前一天的内容再带过一遍。我记得勤思老师在群里上传的内容里面也有一个作为建议的每个学科的三轮复习安排,我自己的复习节奏也是参考那个时间表来的。
在十月中旬左右,我拿一套南开往年的真题自己做了模拟,虽然还是有一些没有掌握的知识,但是能拿到的分数已经达到了我的预期,这样的一个衡量我就可以放心不需要对我的目标进行调整了。
第四轮:
大概在11月上旬,我把自己需要的单科刷题营课程都结束了,勤思的冲刺资料我大概是11月下旬收到的。在这之前,我就对自己的笔记继续进行一遍一遍的背诵,带着笔记本在自习室的楼道里小声背。
因为我自己状态最好的时候是下午和晚上,所以我会早上到教室先看政治冲刺的视频课作为提神醒脑,没有课程就做押题卷。上午十点之后,如果是健身的日子我就去健身房了,如果不是就背专业课或者12月中旬之后就背政治丫的大题。
下午午休之后做一两篇英语阅读保持手感,背和写英语作文。下午三四点之后几乎就是我一天状态最好的时间,我几乎都留给专业课,做勤思的冲刺刷题和模拟题,拿着我的笔记继续背。写累了就去楼道站着背,背不下去就回来做着做题。
在冲刺阶段其实是最省心的阶段,一方面是在之前的三轮复习对知识很熟悉了,对自己薄弱的地方也比较清楚,并且自己大脑的机能随着这段时间的坚持学习也恢复到了一个巅峰状态;另一方面是勤思在冲刺阶段提供的资料真的真的很多,我其实最后也没有都做完。加上这
— 9 —
个阶段其实政治大题和英语作勤思开始预测,要背的东西也很多,需要从勤思给的资料中选择自己最薄弱的地方优先完成。
冲刺阶段的带背课程也真的真的很实用,除了我自己整理的框架笔记和莫扎特手册,这些冲刺阶段的讲义我也都打印下来,把自己记得不是很熟悉的内容留下来作为我最后阶段每天都背诵的资料。莫扎特手册也很好用,莫扎特手册中有很多主观题是单纯背教材上面的内容不足以作答的,有些是书上没有说明白但是需要知道的、有些是涉及不同概念的对比、关联的、有些是综合性比较强的,我的一战和二战都有靠莫扎特手册才能拿到的分。
这时候我最开心的时候,就是自己很熟悉的高频基础知识从莫扎特手册上划掉,凑够一页就把整页都撕掉,最后我的手册破破烂烂。背书像游戏进度一样,每次划掉撕掉一个都很开心,而且打开本册背诵的时候目标也很明确,最重要的是我可以少背很多东西出门。这样的规律我一直持续到考试的前一天去宾馆。
在考试的前一天晚上我也是按照之前的时间安排一直复习到晚上十点然后洗漱睡觉。不要觉得结局已定,放弃任何复习的时间。我两次考研,都有遇到答题时发现这个内容是我之前忘记了,前一天晚上才想起来多看了一眼的,而且因为临近考试大脑机能真的很给力,几乎是过目不忘。虽然看似我的专业课花了很多时间、很多精力、用了各种方法去复习,但是由于遗忘,在考试前一天晚上我还是慌得不行。
我打电话给爸爸妈妈,爸爸妈妈说我已经做了够多了,今天晚上就好好休息吧,但是我不敢停下复习。我经常想起高考前老师经常说“分分必争”一分就可能是不同水平的学校,考研更加残忍,可能一分决定的就是有没有学上。考专业课的前一天晚上,我和爸爸各自带着耳机通着电话,爸爸妈妈在电话另一头和朋友聚餐,我在这一头边哭边背书,背了多久就哭了多久。这是我第二年备考过程中,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因为压力和焦虑哭泣。
考研是一个孤独的历程,不管有没有研友或者家人朋友的陪伴,总感觉是自己一个人在爬山的过程,我爬到哪里了、我会不会成功永远是未知数。那种迷茫和恐惧才是考研过程中最大的敌人。我在考研过程中时常用毛主席的这句话来激励自己:
“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 10 —
我在决定二战的时候不是没有人反对,有一个很亲的朋友说过我要是再考不上岂不是又白耗一年,但是其实不是的,只要我在学习,我就是在进步,即使备考过程中看不到终点在哪里,只要我今天又学习充实了自己,我就不是空耗了日子。我想即使我今年没有上岸,我也不会后悔自己的决定,我的学习和成长不可磨灭,我永远有勇气为自己的愿望努力。
最终拟录取的时候我第一时间告诉了我的勤思辅导老师,在二战的这一年备考中,我身边没有其他备考心理学的朋友,反而是勤思从一开始就陪伴着我,见证了我的失败和成功,我很庆幸我没有一意孤行而是选择了勤思同行。
—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