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肇庆市2019届高三三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试卷类型:A

肇庆市2019届高中毕业班第三次统一检测

本试卷共10页,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已所在县(市、区)、姓名、试室号、座位号和考生号填写清楚, 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区域。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请先用橡皮擦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主观题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作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 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卷、答题卷一并收回。 5.保持答题卷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语 文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包括文学文化在内的各项事业发展的崭新历史坐标。对于文学来说,如何认识新时代之“新”的丰富内涵,如何认识“新时代”与“中国故事”之间的辩证关系,成为摆在我们面前重要的理论课题。

②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要深刻认识“时代”之新变与“中国”之恒常之间的辩证关系。文学既存在于“时代”的变量中,也必存在于“民族文化”的常量中。对我们来说,这个常量就是“中国”。不能把握住时代的变量,文学就会在日新月异的新经验面前惊慌失措、孤芳自赏而故步自封,被时代所淘汰;不能把握住民族文化的常量,文学就会在瞬息万变的新事物面前方寸大乱、随波逐流而丧失初心,丢失了来路和根据地。我们所处的“新时代”,新生活、新技术和新矛盾正在打破原有的文学想象。越来越多的人们,乐于寻找新的文学观念装置,来显影新时代的文学之魂。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意识到在趋时以应新变之余,也要守望来路以寻民族文化之根。对于我们这个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国家来说,“中国”不仅是当下的,也是历史的;不仅是变动不居的,也是具有坚韧根性的。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时代巨浪召唤定海神针。让我们在时代之巨变中始终成为我们的正是“中国”这一份精神共同体的认同。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不仅在变,也在常;不仅在新创,也在守望。只有不断将新时代中国故事编织进并充实于“中国”浩浩荡荡的精神河流中,才能更有效地“以中国为方法”,在中国的特殊性和历史性中诠释“新时代”的独特风采。

③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要历史地呈现中国的丰富和纵深。历史地呈现“新时代”,意味着要在文化和时间的连续性表现流变;历史地表现中国,则意味着既要站在“新时代”观照

高三语文试题 第1页 (共10页)

历史,又要引几千年中国文化河流以灌溉“新时代”的精神园地,使“历史”成为照亮新时代的重要精神资源。我们不提供一个西方视野中的景观中国,我们必须提供一个真实、全面、立体、综合的中国。我们不但要阐释中国传统的浩荡江河,也要阐释这种传统江河的丰富构成。讲述中国故事,阐释中国精神,不应把传统作为一种僵硬的知识,而应讲透传统背后的幽微,触摸知识背后的人心。在这方面,李敬泽的《小春秋》《咏而归》等写作就提供了书写中国传统独特而有效的路径。而张定浩、黄德海等批评家,近年也深入到中国历史的腹地,去重新阐释中国复杂的文化精神。这种从中国表情到历史化的中国精神的对照和辩证,无疑也是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的有益探索。

④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还涉及如何坚持现实主义立场的问题。无论是时代之新变还是中国之辽阔,都决定了其催生的经验必有驳杂含混及尚未获得充分理性观照的特点。因此,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并不是在一般意义上讲述发生在当下时代、当下中国的故事,而是要在形形色色的中国表情和来来往往的中国经验中由偶然抵达必然,有机地融合偶然与必然,从而提炼、捕捉和定格真正具有内在性的“新时代中国精神”。这既是新时代的要求,也是现实主义的要求。

(陈培浩《“新时代”与“中国故事”的理论辩证》,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正确认识“新时代”与“中国故事”之间的辩证关系,是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的重要

前提。

B.在时代巨变中,正是有了“中国”这一精神共同体的认同,我们才不会迷失自我。 C.历史地表现中国,既要站在“新时代”观照历史,也要以中国文化涵养“新时代”的

精神。

D.只有把握住时代的变量,与时俱进,文学才不会在瞬息万变的新事物面前随波逐流而 丧失初心。

2.下列对原文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三个角度阐述了正确认识“新时代”与“中国故事”之间辩证关系的必要性。 B.文章既有充分的理论分析,也有典型的事实论据,有理有据,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C.文章采用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模式,逐层深入地展开论证。 D.文章第②段辩证地分析“变”与“常”、“新创”与“守望”的关系,逻辑严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时代巨浪召唤定海神针,“变”和“新创”就是这样的定海神

针。

B.身处新时代,人们容易认识到文学“新创”的重要性,但对于民族文化的“守望”可

能会有所忽略。

C.如果能深刻认识“时代”之新变与“中国”之恒常之间的辩证关系,就能讲好新时代

中国故事。

D.只有像李敬泽的《小春秋》《咏而归》等作品那样书写中国传统,才能讲好新时代中国

故事。

高三语文试题 第2页 (共10页)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早在20世纪40年代,叶圣陶就提出了“读整本的书”的观点。2011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当前,“部编本”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更是“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不断加强对读“整本的书”的引领力度。

整本书阅读得到了很多教师的重视,但是有的老师却缺乏语文的学科意识和一定的审视眼光,把语文看作是无所不包的学科,不作边界设定,什么材料都推荐,比如《博物》《清朝十二帝》《世界名画背后的故事》等,而语文的文学名著等读本偏偏被晾在了一边。显然,《博物》是科学学科该读的,《清朝十二帝》是历史学科该读的,《世界名画背后的故事》是美术学科该读的。

现在的学科分工已经很细,每个学科都应坚守自己的岗位,都应有本学科的整本书阅读。推荐阅读不是语文老师的“独担之任”,而是每个学科老师的“应尽之责”。只有各科老师都承担起来,作专而准的整本书荐读、导读,学生的阅读才会完整与丰富,文化素养也才会全面而丰厚。

(摘编自《整本书阅读指导需“三弃三重”》,《中国教育报》2018年6月4日 ) 材料二:

新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作为必修课8学分中的1学分固定下来,足见对整本书阅读的重视。

然而,怎样理解和践行整本书阅读,目前还处在一种比较盲目的状态。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存在两种错误的倾向。

一是把整本书阅读混同于单篇课文的教学,占用大量的课内时间进行整本书的解读和探讨。须知语文教学的课时安排是有限的,不可能腾出很多时间进行整本书阅读,因此,整本书阅读应该课内外相结合,且主要是一种课外阅读。对于高中生而言,由于“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被列入学习任务群,因此可以多用一些课时来完成,但也不宜像单篇课文那样,进行细化的解读。

二是对学生课外的整本书阅读限制得太死,甚至对阅读的书目也做了严格的规定。古今中外的经典之作不可胜数,为什么不能阅读“指定书目”之外的作品呢?语文的涵盖面十分广泛,那些“非语文的读本”莫不与语文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广泛涉猎,不仅能增长知识,而且有助于语文水平的提高。很多作家都有过读“杂书”的经历。因此,语文教师不应狭隘地理解整本书阅读,固守语文学科的“一亩三分地”,而应在提倡阅读经典作品的同时,允许学生在课外读一些其他方面的健康有益的书籍。

(摘编自《整本书阅读不应过于“课程化”》,中国教育新闻网2018年12月3日 )

高三语文试题 第3页 (共10页)

材料三:

从阅读规律、教学规律出发,拿捏尺度,是整本书阅读的当务之急。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有许多难题待解。

如何开展整本书阅读?

走进教学现场,教师要处理好讲解和活动的关系。教师应该对作品的关键处、难解处提纲挈领地分析讲解,但要注意避免不顾学生实际的“自我陶醉”。把学生发言放在前面,耐心倾听学生的观点,不轻易给出自己的答案,用评价学生发言吸引学生注意。同样,不妨拓展教学资源,丰富活动样式,但应始终坚持以文本分析、文献阅读、问题探究和论文写作等静态活动为基础。需要强调的是,教师的讲解不仅在课上,课后的个性化指导也非常重要。

如何开展整本书阅读的评价?

首先,应把阅读习惯纳入评价。最重要的有两条,一是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复述阅读内容,二是边阅读,边批注,记录阅读的发现。前者有利于掌握知识,提高记忆力和表达能力;后者有利于激发灵感,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其次,注重写作成果的评价。适当布置仿写、鉴赏论文等写作任务,并在选题、立意、结构、素材、语言等维度做好点评,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再次,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不妨引入纸笔测试的内容,让学生之间互相出题,互相检测,互相评阅。上述评价聚焦应试和素养的“交集”,把学生短期需求和终身阅读的关键能力统一起来,不失为“两难”之中的“两全”之策。

(摘编自《指导“整本书阅读”关键是拿捏尺度》,《光明日报》 2018年11月26日 )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整本书阅读”从提出观点到纳入教材体制, 经历了断层式发展,也导致实际操作中 出现一些困难,因此很有必要加强引领力度。

B.语文学科有其自身的学科特点,是有学科边界的。作为语文教师应注重指导学生多读文学名著,而不能什么材料都推荐。

C.语文教师应具有开阔的视野,不要过度限制学生课外阅读的书目,允许学生读一些健康有益的非语文的读本,这有利于学生提高语文水平。

D.教师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善于倾听,而不要作不顾学生实际的自我陶醉式的讲解,先让学生发言,并注意评价学生的发言。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目前对如何理解和践行“整本书阅读”存在认识不清的状态,在教学中出现了错误倾向,但也有解决的办法。

B.一般来说,“整本书阅读”注重课内外结合的同时又向课外阅读侧重。而高中阶段因学习任务需要,应当向课内讲解倾斜。

C.开展“整本书阅读”评价,能有效兼顾学生短期和长期需求,评价过程既利于学生应试,也利于能力培养,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D.三则材料侧重点不同,但都关注“整本书阅读”存在的问题,也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6.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述有效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需要教师做哪些努力。(6分)

高三语文试题 第4页 (共10页)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温钝的刀 刘博文

不否认,女人的脸上是有过桃花的。

桃花灿烂,如日薄西山时特有的余晖,在玻璃镜片折射下,点缀着为数不多的光芒。不刺眼,有引导与示好的意味。

还剩三天。时间隐藏在手臂上的腕表里,不急不快地走着。

橱窗前的林一峰定下脚步,余晖一片片散下,打在他身上,和先前女人脸上的桃花相同,有催促的意味,是不是示好他就不知道了。

他只知道,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扶了扶镜框,玻璃橱窗里摆放的挂钟每转一圈,时间就像刀刻般划入他的皮下骨。刀锋利,林一峰的心里,一直都住着这样一把刀。

此刻,他悄悄将刀藏起,目光转向橱窗,眼神中重新透出一个少年应有的温和。

橱窗是精致的,从那里面传来的眼神也受到感应般温柔,也许是为了引导客人购买自家柜台上的物品,来收取提成而换做的温柔表象。

林一峰能理解,在每周一的市场营销课上,老师曾给他们讲过,在业内,这叫刀背营销法,往白了说就是营销者把自己如刀尖的脾气收一收,藏起来,展示给顾客的永远是刀背般温钝的笑容。

女人的笑容真的不失为温钝。

相比之下,林一峰的笑容便有点窘迫了,他已经不是第一次经过这片橱窗,远能搜索到的记忆停留在半个月之前。

不同的是,第一次并非经过,他是刻意进去的。

或者说,他是做好了足够的准备推门进去的,但他未曾料到,自己辛苦兼职赚的钱,与里面任何一件商品的价格都挂不上等号。

更别提那套做工精良的电动剃须刀了。

那天推门而出的林一峰的脊背,在推开门的瞬间弓成了小于号(<),像一把本该出鞘却不得不藏入袖中的刀。

还剩三天!

尽管隔着玻璃,林一峰仍能听见柜台上那把剃须刀的嗡嗡声——女人正在给客人试刀。 他低下头,用室友吴尽满嘴新潮的话形容,丧丧的。

说这话时吴尽正在刮胡子,那把拥有流线机身的电动剃须刀比魔术师还要神,眨眼工夫,吴尽脸上因为蓬勃生长的胡子而导致的邋遢、疲态全部消失了,林一峰知道它们的归处,胡碴的归处在那小小刀片下的罩子里。艳羡的目光收回,林一峰在那一刻清楚了自己努力的方向。

为了那套做工精良的剃须刀!他将刀轻轻的藏在心底,最柔软那一处。

大三的课程不多,推算好时间,和多数精力充沛的同学一样,林一峰加入了大学生兼职的行列。

是好事,学校鼓励学生这么做,相当于早一天踏入社会品尝生活的艰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嘛。

是好事,对林一峰这个出身于农村,从小靠父亲养育的单亲家庭来说,真的是好事,大一时他就在电话里为兼职的事情和父亲争执过。

高三语文试题 第5页 (共10页)

肇庆市2019届高三三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试卷类型:A肇庆市2019届高中毕业班第三次统一检测本试卷共10页,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已所在县(市、区)、姓名、试室号、座位号和考生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区域。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rxia2y0a66tck19hpxv8jj329nz7x003mn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