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资料
《管理学原理》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概述
一、单项选择
1.B
2.D 9.C 16.B
3.A 10.C 17.C :
3.BE
4.B 11.B. 18.B
5.C 12.C 19.D
6.C 13.C 20.B
7.D 14.C
8.B
15.C
二、多项选择题 1.ABE
2.ABD 8.BD 13.AC
4.BD 5.ABDE 10.ABD 15.ABCDE 20.ABC
6.BCDE 11.BCDE 16.ABCE 21.BC
7.BE
9.ACDE 14.ABCDE
19.BD
12.AD
17.ABCDE
18.AC 23.ABE
22.BCE
三、判断改错题
1.×。管理是一个过程,是让别人与自己一道去实现既定的目标,
是一切有组织的集体活动所不可缺少的要素。
2.×。组织分为三个层次,拥有的权力范围最大、担任的职务最高
的管理人员是上层主管人员。
3. √
4.×。管理的任务是设计和维护一种环境,使在这一环境中工作的
人们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的目标。
5.×。管理是由许多人协作劳动而产生的,具有同生产力、社会化
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
优选资料
6.×。管理学的历史性决定了管理学是对前人的管理理论、管理思
想的总结、扬弃和发展。7.×。研究如何完善组织机构与各种管理
体制的问题是管理学内生产关系方面的内容。
8.√
9.√
四、名词解释 (答案略)
五、简答题
1.管理是一个过程,是让别人与自己一道去实现既定的目标,
是一切有组织的集体活动所不可缺少的要素。管理的基本特征是:
(1)管理是一种文化或社会现象。其存在的必要条件,一是多人集体
活动;二是共同一致目标。这就使组织成为管理的载体。(2)管理的
主体是管理者。他的责任是管理组织、管理管理者、管理工作和工
人。(3)管理具有特定任务,职能和层次。即通过上、中、基层三个
层次,运用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等基本职能,
设计和维持一种体系,使共同工作的人以尽量少的支出,实现既定
目标。
(4)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
2.组织内部有五个基本要素。①人,即管理的主体和客体;② 物,即管理的客体、手段和条件;③信息,即管理的客体、媒介和
依据;④机构,反映了管理分工关系和管理方式;⑤目的,表明为
什么要有这个组织。
3.要点:德鲁克认为:管理者的第一个责任是管理一个组织;第
二个责任是管理管理者;第三个责任是管理工作和工人。
优选资料
4. 要点:任务: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使在这一环境中工作的人
们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的目标。职能:计划、组织、
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
5.要点:三个层次:上层主管人员;中层主管人员;基层主管人
员。
6.管理的本质是让别人与自己一道去实现既定的目标,这需要处
理好人际关系;管理者的三个责任中,有二个责任,即管理管理者
和管理工作与工人的责任,需要处理好人际关系;管理职能中的组
织职能,人员配备职能以及指导与领导职能更加充分表现了管理的
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
7.科学是系统化了的知识,科学方法能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判定其
本质,并通过不断观察其本质的确切性进行检验。而管理正是在长
期的实践中使其知识逐渐系统化,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
法,尽管还不够精确,但确是一门科学。
管理又是一门艺术,这强调了管理的实践性。与其他技艺一样,
管理工作要利用管理理论与方法,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创造性地运用。
最有成效的管理艺术,是以对它所依据的管理理论为基础。
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有效的主管人员是两者的
有机结合,因此管理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
8.要点:一方面,管理是由许多人写作劳动而产生的,它是有效
组织共同劳动所必需的,具有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
然属性;另一方面,管理又体现着生产资料所有者指挥劳动、监督
优选资料
劳动的意志,因此,它又有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
性。这就是管理二重性。
9.要点: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
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其特点:1)一般性;2)多样性;3)历史性;
4)实践性。
10.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一般方法有:(1)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
主义认识论作为人们认识自然和社会的一般规律,是学习与研究管
理学的总的方法论指导。(2)系统方法。指用系统的观点来研究和分
析管理活动的全过程。(3)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管理学理论与方法
源于实践、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修正、丰富和完善。
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具体方法很多,如运用分析法研究管理思
想史,用综合法研究管理历史事件;运用比较法研究中外管理差异;
运用案例分析法研究管理经验与教训。
六、论述题
1.所谓管理的两重性,是指它既有与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化大生产
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又有与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管理问题的基本观点。掌握这一原理的意义是:
(1)认真总结我国建国以来在管理中的经验教训,以充分发挥社
会
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管理体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我国 曾长期受“左”的思潮影响,在管理上重社会属性,强调生产关系,
轻自然属性,忽视生产力,这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学习
管理二重性原理,我们要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探索中国特色的管理
优选资料
学科体系,更好地指导实践。(2)注意学习引进国外有益的管理理论、
方法和技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充分利用发达国家成
熟的管理思想体系。掌握二重性,利于正确评价和运用国外管理理
论、方法与技术,博采众长,为我所用。(3)注意揭露资本主义管理
的剥削本质。借鉴学习资本主义管理成果时,要分清哪些内容与社
会制度有关,哪些是纯粹的技术、方法问题,不能笼统地下结论。
(4)要联系实际,随机制宜地学习与运用。任何管理理论、技术与方
法的出现,都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及社会条件相适应。因此,我们
在学习时要结合实际情况,随机制宜,才能取得效果。
2.(1)管理:管理是一个过程,是让别人与自己一道去实现既定
的目标,是一切有组织的集体活动不可缺少的要素。(2)管理学是人
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系统化理论和行之有效的方法。(3)学习
管理学的意义。(三点) ①管理的重要性决定了学习、研究管理学的
必要性。②学习、研究管理学是培养管理人员的重要手段之一。③
学习、研究管理学是未来的需要。(4)联系实际说明。
第二章 西方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A 4.A
5.A 6.C 7.A
15.D
8.A 9.C 16.D
17.C 24.C
10.D
11.B 19.B 26.B
12.C 20.A 27.B
13.A 21.A
14.D
18.D
22.B 23.C
25.C
二、多项选择题优选资料
1.BDE
2.BCD 3.ABCDE 4.ACDE 5.ACDE 10.ABD 15.ABCD
6.ACE 11.ABE
7.ABCDE
8.ACE 13.ABCDE
9.ABE 14.BCDE
12.ABCDE
三、判断改错题
1.X。管理实践中产生管理思想,管理思想反过来影响管
理实践。
2.X。我国古典书籍《墨子》、《孙子兵法》等书中对于管
理中的日常职能如计划、组织、指挥等有许多精辟见解。
3.X。在工业革命以及工厂制度发展时期,促使了人们对
管理问题的论述,但未建立起管理理论。
4.X。艾尔弗雷德·巴歇尔把自力更生和敏捷列为一个合
格的管理人员必备的品德。
5.X。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中的“心理革命”是雇主和工
人双方。
6.X。泰罗指出在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
7.X。1916 年法约尔发表了管理过程理论的代表作《工业
管理和一般管理》。
8.X。法约尔的统一指挥原则是指组织内每一个人只能服
从一个上级并接受他的命令。
’
9.X。韦伯认为高度结构的、正式的、非人格化的理想行
政组织体系是对人们进行强制控制的最合理手段。
10.√
优选资料
11.X。企业中的主管人员要同时具备经济技能和人际关系
技能。
12.X。古典管理理论的系统化主要是从古利克的管理职
能和厄威克的管理原则两方面进行的。
四、名词解释(答案略)
五、简答题
1.在漫长而重复的管理活动中,管理思想逐步形成。随着社会
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把各种管理思想加以归纳总结,形成了管理理
论。人们运用管理理论指导管理实践,并在实践中修正和完善管理
理论。
2.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出现是管理学形成的标志。在此之前经
历了两个阶段,即早期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阶段和管理产生的萌芽
阶段;在此之后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古典管理理论阶段、新古典管
理理论阶段和现代管理理论阶段。
3.管理过程理论有四个方面。(1)企业职能不同于管理职能;
(2)管理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3)管理的十四条原则;(4)管理要
素,即对管理职能的划分。
4.霍桑实验的结论有四点主要内容:(1)职工是社会人,受社
会和心理影响;(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这种小团体通过不成
文的规范左右着成员的感情和行为;(3)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
工的满足度;(4)存在着霍桑效应,即对新环境的好奇和兴趣,可以
导致较佳的成绩,至少在最初阶段是如此。
优选资料
5.行为科学包括三个层次,即:(1)有关个体行为的理论,包
括有关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理论和有关企业中的人性理论;(2)有
关团体行为理论;包括团体动力、信息交流、团体及成员相互关系
三个方面;(3)有关组织行为理论,包括有关领导理论和组织变革与
发展理论。
6.管理科学理论主要内容是:(1)运筹学,它是管理科学的基
础:(2)系统分析,它是运用科学和数学方法对系统中事件进行研究
和分析;(3)决策科学化。现代管理科学主要是服务于决策,该理论
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决策科学化的过程。
7.简述科学管理理论的要点。
(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生产率。
(2)为了提高生产率,必须为工作配备“第一流的工人”。
(3)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
和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
(4)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
(5).工人和雇主双方都必须来一次“心理革命”。
(6)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分开,变原来的经验工作方法为科学
工作方法。
(7)实行职能工长制。
(8)在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
8.简述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的特点。
(1)明确的分工;
优选资料
(2)自上而下的等级系统;
(3)人员的考评和教育;
(4)职业管理人员;
(5)遵守规则和纪律;
(6)组织中人员的关系完全以理性准则为指导,不受个人情
感的影响。
9.人际关系学说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本世纪 20 年代前后,一方面是工人日益觉醒,工会组织日
益发展,工人组织起来对雇主进行反抗和斗争;另一方面,经济发
展和周期性危机的加剧,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单纯用古典
管理理论和方法已不能有效地控制工人来达到提高生产效率和增加
利润的目的。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管理学者进行“霍桑试验”并创建了
“人际关系学说”,适应了管理发展的需要。
六、论述题
2.试述法约尔管理过程理论的主要内容。
(1)企业职能不同于管理职能,任何企业都有六种基本活动
或职能,即技术、商业、财务、核算、安全和管理。管理只是基本
活动之一,下属人员的主要能力是具有企业特点的职业能力,而较
上层的主要能力是管理能力,而且随着其地位的上升,其管理能力
越重要。
(2)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企业对管理知识的需要普遍的,
优选资料
应尽快建立管理理论并在学校中进行管理教育,使之能起到技术教
育那样的作用。
(3)管理的十四项原则是:分工;职权与职责;纪律;统一
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报酬要公平;集中化;
等级链;秩序;公正;任用期稳定;首创精神;集体精神。但要懂
得得如何加以运用。
(4)管理要素。管理者的职能又是由五个管理要素(或职能)
组成的,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法约尔的贡献在于,对管理组织和管理过程进行系统地、
独创地研究,特别是对管理组织和管理过程的职能划分理论,对后
来管理理论的研究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3.试述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要点及其现实意义。
(1)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是管理发展史上第一个有影响的、
系统的管理理论,标志着管理学的形成。泰罗是古典管理理论的代
表人物之一。
(2)泰罗科学管理原理要点(共八点)。
(3)结合实践论述其意义。
第三章 计划职能
一、单项选择题
1 C
2 A 3 D 4 D 5 A 6 B 7 B 8 C 9 A 10 D
11 B 12 B 13 C 14 B 15 16 B 17 C 18 B 19 D 20 D 21 D 22 A 23 A 24 B 25 C
优选资料
二、多项选择题
1 ABCDE 2 CD 3 ABCE 4 BCDE 5 CD 6 ABCDE 7 A 8 ABE 9
ACD 10 ABE
三、判断题
1 X 2 X 3 X 4 X
5 X 6 √ 7 X 8 X 9 X 10 √
四、名词解释(答案略)
五、简答题(答案略)
六、论述题:(主要要点)
1、(1)决策的定义;
(2)决策的过程;
(3)决策的分类;
(4)个人决策、集体决策;
(5)个人决策和集体决策的优缺点——重大决策须民主决策;
执行决策须专断决策。
2、(1)决策过程;
(2)程序化决策、非程序化决策的概念;
(3)属于程序化决策。
3、(1)最优化决策及其优缺点;
(2) 决策环境的动态性;
(3)满意决策原则及其现实性。
4、(1)理性限制:知识有限、预见能力有限、设计能力有限;
(2)克服:决策权力下放。组织民主决策、
优选资料
第四章 组织职能
一、单项选择题: 1.B 2.D 3.A 4.D 5.A 6.C 7.A 8.A 9.C 10.C 11.B 12.B 13.A 14.C 15.B 16.D 17.B 18.C 19.C 20.B 21.B 22.C 23.C 24.A 25.B 26.A 27.C 28.B 29.A 30.C 二、多选题:
1、A C E 2、BCDE 3、ABD 4、BD 5、CD 6、BC 三、判断题:
1.对 2.对 3.错 4.对 5.错 6.对 7.对 8.对 9.错 10. 对 11.对 12.错 13.对 14.错 15.对 16.对 17.对 18.错 19.对 20.错
四、名词解释(答案略) 五、简答题
1、 影响管理宽度的因素有六点:主管人员及其下属双方的能力; 面对问题的种类;组织沟通的类型和方法;授权;计划;组织的稳 定性。
2、授权应遵循的原则有五点:(1)要“因事设人、视能授权”; (2)明确所授事项;(3)不可越级授权;(4)授权要适度; (5)授权后要适当控制
3.、主管人员培训应注意的问题有:(1)培训工作必须与组织目标 相结合;(2)上级主管人员必须支持并参与培训工作;(3)任何 有助于组织成员培训的人都可以作为教员;(4)学习是自愿的; (5)培训的内容必须满足受训者的需要;(6)培训方法必须有效; (7)理论与实践必须相结合。
4、1)因事设职与因人设职相结合的原则;2)权责对等的原则; 3)命令统一的原则。
5、1)上下级关系密切,信息纵向流通快,管理费用低,被管理者
有较大的自由性和创造性,利于培训下属人员。
6、在整个组织规模给定的情况下,较大的宽度意味着较少的层次,
而较少的宽度意味着较多的层次,因而,管理宽度与管理层次成反
比例的关系。
7、1)决策的数目;2)决策的重要性及其影响面;3)决策审批手
优选资料
续的简繁。
8、授权主要是权力的授予与责任的建立,仅指上下级之间的短期的
权责授予关系;而分权则是授权的延伸,是在组织中有系统地授权,
这种权力根据组织的规定可以较长时间地留在中、下级主管人员手
中。
9、优点是管理严密,分工明细,上下级易于协调;缺点是管理层次
多,管理费用高,下级人员积极性受影响。
10、(1) 内部提升的优点:
①由于对组织中的候选人有较充实可靠的资料,因此易于判断
其是否胜任该职位。
②组织中的候选人对组织的历史和现状比较了解,一旦入选,
能够较快地胜任工作。
③可激励组织成员的进取心,努力充实和提高本身的知识和技
能。
④工作有变换机会,可提高组织成员的兴趣和士气,使其有一
个良好的工作情绪。
⑤可使过去对组织成员的训练投资得到回报,并可判断其效益
如何。
(2) 内部提升的缺点:
①所提供的人员有限,尤其是关键的主管人员,当组织内有大
量空缺时,往往发生“青黄不接”的情况。
②会造成“近亲繁殖”。
优选资料
③组织内没有被提升的人的积极性将会受到挫折。
(1) 外部招聘的优点:
①有较广泛的来源来满足组织的需求,并有可能招聘到第一流
的人才。
②可避免“近亲繁殖”,给组织带来新的方法。
③可避免组织内没有提拔到的人积极性受挫,避免造成因嫉妒
心理而引起的情绪不快和组织成员间的不团结。
④由于大多数应聘者有一定的经验,可节省在培训上所耗费的
大量时间和费用。
(2) 外部招聘的缺点:
①由于不了解应聘者的实际情况,不容易对应聘者作出客观评
价,有时会造成很大的失望。
②应聘者对组织的历史和现状不了解,需要有一个熟悉的过程。
③如果组织中有胜任的人未被选用,则从外部招聘会使他们感 到不公平,对自己的前途失去信心。
11、优点是:它遵循专业化原则,能充分发挥专业职能,使得主管
人员的注意力集中在组织的基本业务上,有利于目标实现。另外,
简化了训练工作,加强了上层控制手段。
缺点是:会导致所谓的“隧道视野”的现象:易产生只顾自己
的本位主义,给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带来很大的困难。
12、这种结构的优点是具有适应管理工作分工较细的特点,能够充
优选资料
分发挥职能机构的专业管理作用;由于吸收专家参加管理,减轻了
上层主管人员的负担,使他们有可能集中注意力以实现自己的职责。
其缺点是由于实行多头领导,妨碍了组织的统一指挥,容易造成管
理混乱,不利于明确划分职责与职权;各职能机构往往从本单位的
业务出发考虑工作,不能很好地配合,横向联系差;在科学技术迅
速发展,经济联系日益复杂的情况下,对环境发展变化的适应性也
差,不够灵活;强调专业化,使主管人员忽略了本专业以外的知识,
不利于培养上层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事实上不存在纯粹的职能
型组织结构。
13、优点是:灵活性、适应性强;易于协调,集思广益,推动项目
方案的实现;有利于把组织垂直联系与横向联系结合起来,加强各
部门之间的协作。
缺点是:稳定性较差;小组成员要接受双重领导,当两个意见
不一致时,会使他们的工作无所适从。
14、1)降低决策的质量;2)降低组织的适应能力;3)降低组织成
员的工作热情。
六、论述题:
1、(1)组织是否能够有效运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织结构是否合 理,组织工作是指设计和维持一种职务结构。
(2)在设计组织结构时,主要解决三个问题:纵向的管理层次划 分问题;横向的部门划分问题;职权划分问题。
(3)为了设计和维持一个适合于组织要求的组织结构,必须遵循 几个基本原理:目标统一原理;分工协作原理;管理宽度原理;责 权一致原理;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理;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的 原理
(4)结合实际说明。
优选资料
2、组织活动的进行、组织目标的实现,无一不是有人所决定的,因 此,人员配备在任何一个组织中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主要表 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员配备是组织有效活动的保证;
(2)人员配备是做好计划、领导与控制工作的关键和基础; (3)人员配备是组织发展的准备。
3、要点:1)这一现象的本质是组织设计不当或组织老化;
2)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人员配备不科学,人员结构、
数量失衡,组织职能混乱,分工不清,对各部门权力、责任及部门 间关系没有明确的规定,组织未随外界的环境变化而变革,缺乏弹 性,久而久之发生老化,丧失活力和效率。
3)对策:进行宣传教育,改变观念;严格考核、优胜劣
汰;进行组织分析和设计,明确部门责任;有计划地进行人员精简; 营造良性组织文化。
4、要点:1)组织扁平化;
2)合理授权;
3)采用富有弹性的组织形式(矩阵式、网络式等); 4)重视培训,提高员工素质;
5)建设优良的企业文化,鼓励创新,允许失误; 6)弹性用工;
7)一人多岗,一专多能;
8)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沟通。
5、要点:1)分析阻力的构成和来源;
2)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成为变革的推动者; 3)与员工充分沟通,使员工认识变革的必要性; 4)注意要把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相结合。
6、要点:组织结构和战略的关系是:一方面,战略的制定必须考虑 企业组织结构的现实;另一方面,一旦战略形成,组织结构应做出 相应的调整,以适应战略实施的要求。
第五章 领导职能 一、单项选择题:
1.C
2.A 3.C 4.D 5.B 6.D 7.A 8.A 9.B
10.D 11.C
12.C 13.A 14.C 15.A 16.C 17.C 18.A 19.B
优选资料
20.B
21.C 24.C 33.A 35.A
22.D 25.C
26.B
27.C
28.A
29.B
30.B
31.B
23.B
32.D
34.A
36.C 37.B
二、多项选择题: 答案:1. A. B. C. E.
2. A. B. 3. A. B. C. 4. A. B. C. D. 5.
A. B. C. D. E.
6. A. C. D. 7. A. B. C. D. E. 8. A. B. E.
三、判断题:
1.×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14. × 15. √ 16. × 17.√ 18.√ 19. × 20.√
四、名词解释
1.授权:有广义和狭意之分,广义的授权即通过与组织成员共享信息,
并让其控制更多的影响工作绩效的因素,从而给组织成员提供更多的
自主权的过程。狭义的授权,是指领导者将自己的部分权力授予下属,
以完成特定的工作。
2.领导艺术:所谓领导艺术,就是指实施领导的能力、方式的过程中表
现出的创造性。它是领导者素质和经验的综合体现。3.关怀维度:关
怀维度指的是领导者尊重和关心下属的看法与情景,更愿意建立相互
信任的工作关系。4.下属成熟度:主要是指个体完成某一具体任务的
能力和愿意的努力程度。
优选资料
5.纵向沟通:即垂直沟通,是指按组织的上下隶属关系和等级次序进行
的上下沟通。
6.正强化:正强化就是强励那些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以便命名这些行
为得以进步加强,重复地出现,从而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
7.正式沟通:按照组织正式规定的浅路,即正式组织系统与层次来进行
的沟通。
8.非正式沟通:通过正式系统以外的途径来进行的沟通,它主要是通过
个人之间的接触来进行的。
9.激励:指创没满足职工各种需要的条件,激发职工的动机,使之产生
实现组织目标的特定行为的过程。
10.领导:影响群体或组织成员,使其成为确定和实现组织或群体目标
而做出努力和贡献的过程。
五、简答题:
1.答:①帮助员工精通工作;②允许更多的控制;③操作成功的色模型;
④利用社会强化和劝说。
2.答:①生理特质。②个性特质。③智力特质。
④工作特质。 ⑤社
会特质。
3.答:1.9 型
俱乐部管理 5.5 型 中庸型管理 9.1 型 任务型
管理
9.9 型 团队型管理 1.1 型 贫乏型管理
4.答:①专门独裁式。 ②开明权威式。 ③协商式。 ④参与式。 5.答:①成就需要。 ②权力需要。 ③合群需要。
6.答:领导者的权力则职务权力和个人构成,前者是强制影响力,后者
优选资料
是非强制怀影响力。
7.答:沟通有控制、激励、情绪表达、信息四种功能。四种功能无重要
的不重要之分。
8.答:合法原则。 民主性原则。 例旬原则。
9.答:①语言障碍。②观念障碍。③角色障碍 ④时空和习俗障碍。⑤心
理障碍。⑥政治障碍。
10.答:(1)自我----内部
(2)别人----外部 (3)自我----
内部
别人----内部
六、论述题:
1.答:需要:①通过组织设计、规章制度建立完善的正式沟通渠道。
②运用多种沟方式、书面、口头、非语言沟、电子沟通等。
③通过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沟通反能。
④管理应注意与员工的非正式沟通,要多接触员工。
2.答:
基本内容—专门研究保健和激励因素对人们行为的不同作用,
认为保健因素只能消除不满但不具有激励作用,激励因素才具有真正 的激励作用。如何运用—注重区分两类因素,增大激励因素,防止激
励因素向保健因素转化。
3.答:
提高效价—要针对多数员工的主导需求设定激励目标,加大其
效价综合价值,激励目标要明确。提高期望值—以制度保证奖励、晋 升和公平化正;适当地确定目标,适当控制实际概率与期望概率。
4.答: 所谓“无商不奸”是说所有从商的人都以经济利益为惟一目标,
优选资料
为了自身经济利益,可以为择手段。这符合人性假设的“×”理论,
即认为人工作的目标是满足基本的生理及安全需要,选择经济上获利
最大的事去做。×理论对人性的认识是片面的,缺乏对人的具体分析
和分类研究,因此,所谓“无商不奸”是一种片面的说法。
5.答: 这一现象的本质就是高度集权、专制式领导。
成因:①历史
原因。官本位。
②领导者素质不高。③机制不合理。.④中国传统的
封建思想,将希望寄托于好家长。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以下方 面解决:①产权清晰。
②权责明确。 ③政企分开。 ④
管理科学。
七、分析题:
1.答:
①“改革就是放权”的认识是片面的,从总体上看,放权确
定是改革中的重要问题,也是主要的问题,但决不能把改革简章看成 是放权。
②集权和分权的关系应当是适度集权或说是适度分权。
③任何权力都要制约,放权同时必须进行控制,没有控制的
分权势必会造成混乱,“管”、“放”、“乱”、“收”现象主要是放权的同
时,法制不健全,控制不力,以及授权无度造的。
2.答:中国企业中所以普遍存在“公平”问题,主要因为:
①中国人民人传统的平均主义思想。
②中国企业传统的平均主义分配方式。
③缺乏科学,有效的考核制度和干部录用制度。
④缺乏能按劳分配思想的好的分配制度与方法。
优选资料
⑤干部素质不高,不能秉公中国人民事,依法办事。
⑥存在腐改现象。
实现“公平分配”、“公平竞争”,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① 转变公平观念、破除平均主义。
②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特别是考核制度。切实做到按劳分配。
③机会均等,创造公平竞争的机会。
④改革干部用制度,提高管理者素质。
第六章 控制职能
一、单项选择题
1.A
2.C 9.D 16.B 23.A
3.C 10.A 17.B 24.B
4.C 11.C 18.D
5.D 12.C 19.C
6.D 13.B 20.D
7.A 14.C 21.B
8.A
15.A
22.B
二、多项选择题 1.ACD
2.BC 3.ABCE 4.ACE 10.ACDE
5.ABCD
11.CD
6.ABCDE 12.AB
7.BCDE 8.ABCDE 9.ABCDE 13.ACD
14.BC 15.ABCDE
三、判断改错题
1.√
2.X。反馈控制的工作重点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历史结果上,
并将它作为未来行为的基础。
3.√
优选资料
4.X。现场控制是一种主要为基层主管人员采用的控制方
法。
5.√
6.X。例外情况原理是指主管人员越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例
外情况下,控制工作就越有成效。
7.√
8.X。控制系统应当切合主管人员的个别情况。
9.X。控制工作如果在计划全盘错误的情况下,也应当发
挥其作用。
10.X。二者是按控制的原因与结果而进行分类的。
四、名词解释
1.现场控制工作是指主管人员通过深入现场来亲自监督检查、
指导和控制下属人员的活动。其纠正措施是用于正在进行的计划执
行过程,主要为基层主管人员所采用,是控制工作的基础。
2.反馈控制是分析工作的执行结果,将它与控制标准相比较,
发现已经发生或即将出现的偏差,分析其原因和对未来的可能影响,
及时拟定纠正措施并予以实施,以防止偏差继续发展或防止其今后
再度发生。
3.前馈控制是当主管人员对即将出现的偏差有所察觉时,就
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纠正或防止。这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控制,克
服了反馈控制中因时间延迟所产生的弊病。
4.间接控制是根据计划和标准,对比和考核实际结果,追查
优选资料
出现偏差的原因和责任,然后进行纠正。直接控制主要是指通过提
高主管人员的素质来控制工作。
5.管理控制:是指主管人员对下属的工作成效进行测量、衡
量和评价,并采取相应纠正措施的过程。
6.管理突破过程:一个组织中存在着两类问题:急性问题和
慢性问题。要是控制工作真正起作用,重点就要解决慢性问题,打
破现状,实现管理突破,是需要一定时间的,这段活动时间就叫做
“管理突破过程”。
7.慢性问题:是指在长期活动中逐渐形成的组织中大量存在
的问题。人们对于其存在已经习以为常,以至于适应了它的存在,
不容易被人发现,或者即便已经发现也不愿意承认和解决。
8.急性问题:是指经常产生、对多数人的工作和利益会产生
显而易见的影响的问题,容易被人们发现、承认和解决。
五、简答题
1.前馈控制的优越性在于,它能使主管人员及时得到信息以
便采取措施,也能使他们知道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就会出现的问题,
它克服了反馈控制中因时间滞后所带来的缺陷。
2.(1)许多管理成绩难以计量。(2)责任感难以衡量。(3)有
时主管人员不愿费时查找偏差。(4)有的误差不能及时发现而进行纠
正。(5)有时主管人员推卸责任,不愿纠正偏差。
3.要点:1)在对个人委派时能有较大的准确性;2)揭露出
工作中存在的缺点;3)为消除这些缺点而进行专门培训提供依据。
优选资料
4.控制和计划既有联系,
又有区别,它们是—个事物的
两个方面。首先,计划是实现控制工作的依据,主管人员往往是根 据计划来设计控制系统,确定控制工作的标准;其次,控制又是实
现计划的保证。例如,预算是计划的一种,是数字化的计划,它可
以促使一个组织预先(不管是一周还是五年)对预期的现金流动、开
支和收入、资金支出或人时、台时利用等进行数字上的整理;反之,
预算也是一种控制方法,我们可以根据预算来确定控制的标准,并
以此来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
5.控制关键点原理,是指主管人员越是尽可能选择计划的
关键点来作为控制标准,控制工作就越有效。例外情况原理,是指
主管人员越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例外的情况,控制工作就越有效。
例外的原理必须与控制关键点原理相结合。仅仅立足于寻找
例外情况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寻找在关键问题上的例外情况。这
里,这两个原理似乎相互混淆了。的确,它们确也有某些近似之处。
然而,控制关键点的原理强调控制必须去注意需要观察的点,而例
外情况的原理则强调必须观察在这些点上所发生的偏差的大小。
6.控制工作即使是在面临着计划发生了变动,出现了未预
见到的情况或计划全盘错误的情况下,也应当能发挥它的使用。如
果要使控制工作在计划出现失常或预见不到的变动的情况下保持有
效的话,那么,所设计的控制系统就要有灵活性。这就要求在制定
计划时,要考虑各种可能的情况而拟定各种抉择方案。一般说来,
灵活的计划最有利于灵活的控制。但要注意的是,这一要求仅仅是
优选资料
应用于计划失常的情况,而不适用于在正确计划指导下人们的工作
不当的情况。
7.简述一般控制和管理控制的异同。
(1)我们把控制论中的控制简称为一般控制,把管理中的控制工
作间称为管理控制。
(2)相同点:①同是一个信息反馈过程。管理控制系统实质上也
是一个信息反馈系统,通过信息反馈,发现管理活动中的不足之处,
促进系统进行不断的调节和改革,使其逐渐趋于稳定、完善,甚至
达到优化状态。②都由两个前提条件,即控制标准和控制结构。③
都包括三个基本步骤,即拟定标准、衡量成效和纠正编差。④都是
一个有组织的系统。根据系统内外变化而进行相应调整,不断克服
系统的不肯定性,使系统保持某种稳定状态。
(3)不同点:
①一般控制是一个简单的信息反馈过程,它的纠正措施往往是
即刻就可以付诸实施的;而管理控制的信息非常复杂,因此它的纠
正措施往往有一定的时间滞后。
②一般控制的目的是设法使系
统运行的偏差不超出允许的范围而维持系统活动在某一平衡点上, 而管理控制的目的不仅要使一个组织按照原定计划,维持其正常活
动,维持现状,而且要突破现状,即管理突破。
8.简述控制工作的步骤。
(1)控制工作是指主管人员对下层的工作成效进行测量,衡量和
评价,并采取相应纠正措施的过程。(2)控制工作的步骤是:①拟定
优选资料
标准;②衡量成效;⑧纠正编差。
六、论述题:
1、要点:(一)控制系统应切合主管人员的个别情况
(二)控制工作应确立客观标准
(三)控制工作应具有灵活性
(四)控制工作应讲究经济效益
(五)控制工作应有纠正措施
(六)控制工作应具有全局观点
(七)控制工作应面向未来
2、要点:
(1)组织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目标确定后,为
使各部门和成员的工作有助于实现目标,就需要有控制工作。
(2)控制工作的含义:即主管人员对下属的工作成效进行测量、
衡量和评价,并采取相应纠正措施的过程。
(3)控制工作的重要性体现在:任何组织、任何活动都需要进行
控制,由于主、客观原因,主管人员的预测不可能完全准确,制定
的计划在执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偏差,还会发生未曾预料到的情况,
因此需要加强控制工作。
(4)控制工作的重要性还表现在它在管理的五个职能中所出的地
位及其相互关系上。控制工作通过纠正编差的行动与其他四个管理
职能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管理过程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
不仅可以维持其他职能的正常活动,而且在必要时,还可以采取纠
优选资料
正编差的行动来改变其他管理职能的活动。
(5)结合实际说明。
第七章 创新职能
一、单项选择题:
1、C
2、A 3、D 4、B 5、C 6、D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E
2、ABCD 3、ACD 4、ABC 5、ABCD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 7、 ? 8、×
9、?
10、?
四、名词解释
1、为适应环境的变化,组织应具备不断调整系统内部的内容和
目标的职能。
2、用开会的形式,为成员创造宽松和谐的气氛,以激励成员多
提意见的方法叫 BS 法。
3、依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和消费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企业的经营
目标称为目标创新。
4、企业制度主要包括产权制度、经营制度和管理制度,企业对
这三方面的调整与变革。
5、为适应变化对组织结构的调整与变革。
6、对品种和结构的创新叫产品创新。
7、在知识经济时代,各类组织为了快速应变日益复杂的环境,
优选资料
在竞争中求生存,就要善于学习,不断获取新的知识、新技术,
不断改进创新的组织。
8、二十世纪 90 年代,提出的一种理论,即:“企业以先进的信
息系统、信息技术(IT)及及管理技术(JIT,TQM,MRP)为手
段,以顾客需求为中心,通过最大限度的减少对产品价值增值无
实质作用的环节和过程,建立科学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提高
企业核心竞争力。”
五、简答题:
要点:
1、经济学家熊彼特所提出的创新概念,其包含的含义主要侧重
于技术创新方面,我们今天研究的管理创新内容主要侧重于组织
管理方面,诸如组织结构、管理方式、方法,管理制度、组织文
化等。
2、目标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
环境创新
3、寻找机会、提出构想、迅速行动、坚持不懈、过程管理
4、人员的精简、结构的扁平化、富有弹性、善于不断的学习、
自主管理。
六、论述题:
要点:
1、(1)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
(2)创新是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主要包括组织创新和技术
优选资料
创新。组织创新包括制度创新、组织结构创新、企业文化创新
等,技术创新包括材料、产品、工艺、手段等创新。
(4)创新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主要表现在:企业各方面工
作的良性循环;企业应变能力的增强;快速对市场做作出反映;
不断满足消费者的日益增多的需求;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等。
2、(1)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
(2)创新是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主要包括组织创新和技术
创新。组织创新包括制度创新、组织结构创新、企业文化创新
等,技术创新包括材料、产品、工艺、手段等创新。
(3)创新使企业可持续发展。主要表现在:企业各方面工作的
良性循环;企业应变能力的增强;快速对市场做作出反映;不断
满足消费者的日益增多的需求;增加利润,极大的提高企业的竞
争能力。
3、(1)BS 法即头脑风暴法,指用开会的形式,为成员创造宽
松和谐的气氛,以激励成员多提意见的方法。
(2)头脑风暴法的优点是能激发人员的智力潜能,提出更多的
创造性意见。
(3)BS 法主要运用于创新的提出构想,创意阶段。
4、对于依赖传统的制造业为主的中国企业而言,学习型组织对于它
们意味着不断变革,以适应市场,生存发展。